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那些
本文目录索引
- 1,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那些
- 2,制造费用、人工分配方法
- 3,制造费用如何分摊?
- 4,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有哪些
- 5,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有哪些?
- 6,分配制造费用的标准一般有哪些
- 7,制造费用的5个分配法分别是什么?
- 8,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
- 9,制造费用是怎样发配到生产成本中的.有什么方法??
1,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那些
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某种(类、批)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该种(类、批)产品y费用_生产工人工资总数X分配率 三、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 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为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拓展资料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参考资料:制造费用-百度百科
2,制造费用、人工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按产品产量等进行分配。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你单位采用什么分配方法都没说,怎么分配呀?
人工按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分配:总原材料合计=35499.54+4212.32+3134.04+34478.92+27431.82=104756.64
A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5499.54/104756.64=1626.61
B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4212.32/104756.64=193.01
C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134.04/104756.64=143.60
D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4478.92/104756.64=1579.84
E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27431.82/104756.64=1256.94
制造费用也按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分配:总原材料合计=35499.54+4212.32+3134.04+34478.92+27431.82=104756.64
A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5499.54/104756.64=3727.63
B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4212.32/104756.64=442.32
C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134.04/104756.64=329.09
D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4478.92/104756.64=3620.47
E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27431.82/104756.64=2880.49
3,制造费用如何分摊?
制造费用分摊:直接计入责任中心指可以直接判别责任归属的费用项目,直接列入应负责的成本中心。例如: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等。按责任基础分配,有些费用虽然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成本中心,但它们的数额受成本中心的控制,能找到合理依据来分配。例如:动力费、维修费等。 按受益基础分配,有些费用不是专门属于某个责任中心的,但与各中心的受益多少有关,可按受益基础分配。例如:按装机功率分配电费。 归入某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有些费用既不能用责任基础分配,也不能按受益基础分配,则考虑有无可能将其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例如:车间的运输费用、试验检验费用。 不进行分摊,不能归属于任何责任中心的固定成本,不进行分摊,可暂时不加控制,作为不可控费用。例如:车间厂房的折旧。 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新准则规定车间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不再资本化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不再通过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待摊费用,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制造费用如何分摊?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4,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有哪些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有: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三、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
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为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5,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有哪些?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有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下面具体介绍: 1、工时比例法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计算公式: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2、工资比例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计算公式: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3、机器工时比例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制造费用分配表: 扩展资料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 (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造费用
6,分配制造费用的标准一般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制造费用是组织生产所产生的费用,因此,应按各产品所占组织生产难易程度来进行分配。而最能休现组织生产难易程序的,当然是直接人工这个指标,因此可简化为按各产品直接人工指标进行分配。
当然,如果特殊行业里,制造费用里的某项费用占比特别大,而这项费用与直接人工并没有线性关系,那么可研究这项占比特大的费用,与产品的关系,形成指标进行分配。
7,制造费用的5个分配法分别是什么?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有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下面具体介绍有:1, 工时比例法,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计算公式: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2, 工资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计算公式: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3, 机器工时比例法。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4, 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拓展资料: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 (1) 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 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 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 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 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 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8,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
一、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有: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3、机器工时比例法,即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4、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5、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6、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即按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
第三十六条 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9,制造费用是怎样发配到生产成本中的.有什么方法??
1、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率,按产品工时计算
总工时=59996+5129+4875+2155.8=72155.8
总制造费用=10000+7644+22000+8003 +35947.44+16894.2 =100488.64
分配率=100488.64/72155.8
A应分担的制造费用=100488.64/72155.8*59996=83554.15元
B应分担的制造费用=100488.64/72155.8*5129=7142.96元
C应分担的制造费用=100488.64/72155.8*4875=6789.23元
D应分担的制造费用=100488.64/72155.8*2155.8=3002.3元
2、不用分配在内,为计提福利费的需要各科目分别按计提福利费下级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