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东莞市万江区,东莞万江那里是属于东莞市区么,或者说是中心区么

本文目录索引

1,东莞万江那里是属于东莞市区么,或者说是中心区么?

东莞万江那里是属于东莞市区。 万江是东莞市区的组成部分,为东莞市四个街道之一,东莞市区副中心之一;东莞市万江街道,东隔东江支流-东莞水道与莞城街道、东城街道接连, 东南至南城街道,西南达道滘镇,西邻望牛墩镇,北与高埗镇、中堂镇接壤。截至2004年,街道辖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万人。 扩展资料: 东莞万江东偏北部,东经113°30′,北纬22°50′,北临珠江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东至横门出海处,南至南朗镇,西至中山市东区,北隔横门水道与民众镇相望。 2013年,东莞万江以第二产业为主,以第三产业产业为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99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45.8亿元,比2012年增长18.4%。三次产业比例为0.1:80.5:19.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江街道

东莞万江那里是属于东莞市区么,或者说是中心区么?

2,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属于哪个区

截至2019年,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直隶属于东莞市。 万江街道,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原名东莞县万江区公所;是东莞市区的组成部分,为东莞市四个街道之一,东莞市区副中心之一; 东莞市万江街道,东隔东江支流-东莞水道与莞城街道、东城街道接连,东南至南城街道,西南达道滘镇,西邻望牛墩镇,北与高埗镇、中堂镇接壤。截至2004年,街道辖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万人。 扩展资料: 1957年12月26日,东莞撤区并大乡工作结束,全县撤去15个区,设立37个大乡和莞城、石龙、太平3个区级镇。 其中撤去附城区,成立万江(包括万江、石美、拔蛟窝、新和、胜利、共联、金泰7个小乡)、篁村、罗沙3个大乡;撤去道滘区,成立新村(包括新村、大汾2个小乡)、道滘2个大乡;撤去中堂区、成立中堂(包括小享、谷涌、滘联3个小乡)、潢涌、冼沙、望牛墩4个大乡。 1958年09月28日,又将37个大乡合并为30个大乡。小享、谷涌、蕉利并入望牛墩大乡;滘上、滘前、滘贝划为滘联乡,并入中堂大乡;万江、石美、拔蛟窝、新和、胜利、共联、金泰、与新村、大汾、小河、昌平,并入新村大乡,辖11个大队。 1958年04月20日,东莞废除大乡制,全县共撤30个大乡,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全县共有14个人民公社。万江、篁村、樟村(罗沙)3个大乡合并成立附城人民公社;新村大乡并入道滘人民公社。 1959年06月29日,将原来14个人民公社、划分为23个。其中农村公社20个、城镇公社3个。成立万江人民公社,管辖范围增加了中堂公社的小享、谷涌、滘联3个大队,全公社分出新村、大汾、小河、昌平4个大队,建立新村人民公社。 1959年06月,万江辖下的7个大队,从附城公社分出来,并与中堂公社分出来的小享、谷涌、滘联,合并成立万江人民公社。 1963年03月,又将新村人民公社的新村、大汾并入万江公社。 1968年05月,改万江人民公社为万江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3年01月,取消革命委员会称谓,恢复万江人民公社。 1983年09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称区公所;生产大队改称乡人民政府,万江称万江区公所。 1985年09月,东莞县改称东莞市(县级),万江被列为“广东工业卫星镇”。 1986年06月,东莞市开始撤区建镇,1月5日樟木头等9个区撤区建镇。2月4日,莞城镇和篁村区、万江区、附城区等3个区公所被撤销,设立莞城区街道办事处,万江区街道办事处、附城区街道办事处、篁村区街道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 1988年0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07月东莞市城区人民政府筹备组成立,作为正县级单位,管辖城内区街道办事处,城外区街道办事处、附城区街道办事处,篁村区街道办事处和万江区街道办事处5个科级街道办事处。 2000年3月,撤销附城区街道办事处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2001年10月,(huáng)篁村区街道办事处改名为南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月,撤销1988年1月起分设的城内区、城外区街道办事处,合并重新设立莞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1月,万江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万江街道办事处。 至此2011年9月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各镇(街道)共下辖383个村和214个社区。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镇办事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为街道办事处;村办事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办事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2年11月,万江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万江街道办事处,其建制、管辖范围未变。 2003年09月,万江街道完成村改社区的工作,26个村改为26个社区,连同居民社区(即万江社区)共27个社区。 2004年08月,经东莞市人民政府同意,设立万江街道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 参考资料来源:万江街道政府—万江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3,东莞市万江区是镇区还是市区?

东莞市万江区是市区。 万江区一般指万江街道,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原名东莞县万江区公所;是东莞市区的组成部分,为东莞市四个街道之一,东莞市区副中心之一;东莞市万江街道,东隔东江支流-东莞水道与莞城街道、东城街道接连,东南至南城街道,西南达道滘镇,西邻望牛墩镇,北与高埗镇、中堂镇接壤。 扩展资料: 2002年11月,万江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万江街道办事处,其建制、管辖范围未变。2003年09月,万江街道完成村改社区的工作,26个村改为26个社区,连同居民社区(即万江社区)共27个社区。 位于东江之滨的万江是东莞城市中心区的组成部分,位属中心城区的西部,对接东莞水乡片区与其他市区的桥头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江街道

4,东莞有哪些镇区

东莞市辖4个街道(莞城区、南城区、万江区、东城区)、28个镇(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滘、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头、大岭山、望牛墩)。 拓展资料: 东莞,又称“莞城”,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广州东南、珠江口东岸,南邻深圳,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三国时期建郡,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音乐之城” 、“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 、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等美誉。2015年4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LEI世界大会全球200余城代表聆听“东莞声音”。 东莞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