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意大利射击冠军意外击中自己身亡,意大利的射击冠军意外击中自己

本文目录索引

1,意大利的射击冠军意外击中自己身亡,你如何看待这起事故?

环球时报报道了一则很有意思的国际新闻,在意大利有一名射击冠军意外击中自己而导致身亡,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只能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那么这名枪法出众的射击冠军究竟是如何致使自己身亡的呢?是有人蓄意谋杀还是武器出了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下事情的始终。这名发生意外的射击冠军是一名意大利籍的19岁青年男子,他曾在双向飞碟射击比赛少年组当中斩获世界冠军,而就在不久之前的一次狩猎事故当中,在他弯腰捡子弹之时不小心,抠动了手中猎枪的扳手,于是他自己开了一家。虽然受到了及时的治疗。但由于几种要害,医院也无法挽回生命。由此对于这名优秀的射击冠军的逝世,意大利联盟主席卢西亚诺.罗西也表示了惋惜。 对于此次意外,我深有感悟。我认为在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抱有小心谨慎的态度,任何一件,无益之举或者是小事,都有可能致使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生命是脆弱的,也是珍贵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其实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在雨季之时,河道水位上涨,有很多的调皮青年常去拿着鱼保护鱼竿前去钓鱼,由于河道泥土松滑,这也时常导致新闻报道有很多年轻少年失足掉入水中,而致使失去生命。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把每一件小事当做一件大事。尽量避免或解决可能会出错的方面。 而对于一些存在有危险的游戏或者是设施,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与其接触,例如在道路上行驶飞快的载货汽车或者坠落在地上的脱皮电线,而在进行存在有危险的游戏之时,更应该有专业的指导教练或者安全员在身旁进行监督。无知不是无畏,有知当要谨慎。

意大利的射击冠军意外击中自己身亡,你如何看待这起事故?

2,意大利射击冠军意外击中自己身亡,如何评价他的职业生涯?

意大利射击冠军意外击中自己身亡。很多人都为这个冠军感到不幸。真的非常的可惜。在运动界缺少了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对于她的死亡是意大利设计界的一大损失大家都知道射击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项目,所以在进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 一、如何评价他的职业生涯 在射击比赛中是非常考验选手毅力的时候。因为稍有不适可能就会导致误差的出现,就会使射击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程度。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这是一项高危的运动。在生前赢得了许多的金牌。对于他的一个死亡,很多人都感到痛心疾首。都觉得这个意外,真的非常的可惜。他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设计运动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拿到过世界杯团体和混合团体的金牌,同时还在澳洲竞标赛上火的多项冠军,有了很高的成就以及荣誉。他的职业生涯其实拿到过非常优秀的成绩,而且他19岁就是获得射击冠军,并且拿到世界冠军,但是没想到在狩猎的时候出现了事故。 二、如何避免这种危险发生 在射击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能够马虎大意。设计这个行业比赛的危险性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世界冠军能够做出这样的失误,让人大跌眼镜,这也警告运动员们一定要反复练习,精益求精。而且这个事件也是因为射击运动员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他当时正在和朋友在树林里面打猎,不小心开枪打中了自己医院,为他采取了紧急救治,但最终也没有挽救成功,所以才让他丧失于此。就算他生前有再多的成就也都化成了虚,有因为人已经不在了,有再多的成就都不能够换回他这个人。 三、总结 这个事情的发生让我们知道,不管在什么运动中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安全,要时刻警惕着,不能够三心二意,不能够粗心大意,因为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出现生命危险。而且对于射击来说更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因为很容易擦枪走火。所以在这里也希望各位射击界的运动员们能够平平安安的。他的职业生涯非常的辉煌,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冠军,本来有非常美好的生活和未来,却因为意外,不幸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北京大学王也夫到底是什么人?

逸夫不是王逸夫,而是邵逸夫。邵逸夫的简介如下:【原名】 邵仁楞
【英文名】 Run Run Shaw
【职业】 其他
【地区】 港台
【籍贯】 浙江宁波镇海
【出生年月】 1907年10月4日
【曾获奖项】 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慈善大家邵逸夫
2002年11月15日,一条从香港发出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著名香港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
“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该奖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第一届颁奖于2004年举行。颁奖原则: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性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宗旨。由于其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足以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因而一设立就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2008年5.12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亿港币!2009年8.8水灾关爱行动邵逸夫捐款1亿新台币。
邵玉轩育有5男3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六老板”。他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囤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创业之初,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其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即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结果赚得盘溢钵满。旗开得胜,邵氏兄弟们为之欢欣鼓舞,随后新影片不断地从“天一”推出。
进入六十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市场,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据说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文怀、张彻……无不出自“邵氏”门下。其中《江山美人》《貂蝉》《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倾倒无数观众。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完全疯狂”,有位老太太连看一百多场,由《梁祝》而在台湾掀起黄梅调狂热;而《天下第一拳》更掀起功夫片新狂潮,发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符其实的拓荒英雄。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献出的心血。从20年代从事电影业到现在,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堪称电影史的见证人。
邵逸夫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知人善任,拥有一大批各方面人才,为其所用,更在于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学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年轻时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为了树立邵氏的良好形象,他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
散尽千金济众生。多年来,虽然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三藩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1987年后,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几乎每一个大学都有邵逸夫捐的楼。具体的你和楼上的可以去网上查一查。怎么会有个世行行长的说法出来了?林毅夫是至今唯一的一名华裔的世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至今没有任何一位中国人或者外籍华裔担任过世行行长的职位。楼上的,你说错了吧。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想问郑也夫,北大倒是有个郑也夫!郑也夫是中国社会学界一个很特殊的人,在社会学界是一个很独特,很有声望的社会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社会学。他原来是人大的社会学教授,后来是北大的社会学研究。

4,薛涛 其人其事其诗 拜托帮个忙 谢谢!!

我想薛涛这样的女子,还是做妓的好;如果不去做妓的话,还真没有更好的职业适合她。寻常男子配不上她绝色的姿容和才情,也难有那个心胸去包容她做个才女;若做个深闺贵妇,或者做个小家碧玉,前者空虚无聊,后者日日操心家长里短,日子久了,再好的珍珠也成了鱼目。

只有像歌妓这样的角色,虽然不是良家女子,倒也空气清甜,水源丰富,供她长袖善舞,伸展自如。所以没什么好可惜的,况且大多时候留得个虚名供后人钦敬,还是好过默默无闻,老死一生。要不然这世上追名逐利的心,怎么只见多,不见少?薛涛这样长袖善舞,青史留名,反而是幸事一件。

当初的妓不同与日后倚楼卖笑任君挑选的妓女,她们只歌舞助兴,不卖身失色。间或有个公子相公看中了,问主人要来,收为内室。即使身为姬妾,也是一个男人的私物,或爱或厌,但怎样地卑微到底,也比明清时的妓女们多点安慰。

唐宋的妓女,更应称作姬,更不比怡红院里一叫一大串的俗艳。尤其是达官贵人宴席间应酬的女子,大多是有姿有才的女子。娥眉婉转,还要胸有文墨,多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薛涛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薛涛梧桐诗谶的故事很有名。据说她八岁那年,她父亲薛郧看庭中有一棵梧桐树开得茂盛,便以“咏梧桐”为题,口占“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两句,让薛涛来续答,试她才华。薛涛应声而吟:“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了,除了讶异她的才华,更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女儿今后恐怕会沦为一个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薛涛后来果然成了官妓。

薛涛做的是官妓,比起和她齐名的李季兰,放浪无忌,不是妓女,犹过妓女,倒更多一份庄重高贵。她的才情美貌名动蜀中,历任蜀中节度使都对她既爱慕又尊重。最先赏识薛涛的是名臣韦皋。韦皋听说薛涛诗才出众,且出身不俗,是官宦之后,就把她召来,要她即席赋诗,薛涛即席写下一首《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皋看过赞叹不已,传阅给席间众宾客,大家也都叹服。薛涛这首诗写的是过巫山神女峰,《谒巫山庙》的情景。其实这样的诗不算特别出奇,只不过自从宋玉的《高唐赋》以后,巫山云雨已经成了男女欢爱的代言,薛涛却偏偏写出了点惆怅怀古的味道,大有凭山凭水吊望,感喟世事沧桑的味道。尤其最后一句“春来空斗画眉长”更隐隐指责前人沉溺女色,这样的立意出自女人之手已是不易,出自一个官妓更是殊为难得。

所以薛涛的诗好,后人赞:“工绝句,无雌声。”是有道理的。韦皋走后,继任的剑南节度使李德裕,对她同样非常欣赏。后来她和李德裕在“筹边楼”饮宴,还写出了“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样见地深远、雄浑豪迈的诗,让人惊讶于她除了美色之外的眼界心胸。

同为女子,我们看鱼玄机,感慨的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二十六岁的鱼玄机因妒挞死了侍婢绿翘,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而薛涛晚年则隐居高楼,穿起女道士的服装,安然地接受老去的现实,因为心态平和,得享高寿。她殁后,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还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相较鱼玄机,薛涛阅尽世事的淡定,更让人倾慕。

韦皋对薛涛另眼相看,一捧再捧,把她捧成了蜀中首屈一指的交际花。韦皋是个敢于破旧除新的人,他看薛涛实在是才高,寻常男子也比不过,干脆让她做了自己的女秘书,担任校书之职,帮自己处理公文。薛涛才能出众,她做女校书有实无名。韦皋觉得委屈了她,就想上书朝廷,让朝廷下旨封她做真正的“女校书”。我总感叹这样的奇思异想也只有唐朝人才冒得出来。后来的人恪守礼教,心苗全是些枯枝败叶,再也绽不出花火。

这件事后来顾及影响不好而作罢,但韦皋这么一闹腾,却好像现时媒体的炒作一样,使薛涛的“女校书”之名,更加广为人知。当时有个叫王建的诗人就千里迢迢地写了信去赞美薛涛: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忍不住要感叹薛涛命比现在很多女大学生都好,遇上个唯才是用,不歧视性别,也不单看容貌的男人。若说薛涛是烟花如幕,韦皋就是那根揭幕的火柴。如果没有他,薛涛的一生想必不会如此光华耀目。

在韦皋的帮助下,薛涛名盛一时。她的艳名随着蜀江水越流越广。意态高昂的她用胭脂掺水制出红色的小彩笺,题上诗句,曾给那些她认为相宜的客人,这就是后世称赞的“薛涛笺”。

多年以后,也有个女子制了“桃花笺”, 每日随水流诗,也招得无数王孙公子趋之若骛,行事作风与薛涛近似。然而,若说“薛涛笺”是文人书房里的经久不息的沉香,“桃花笺”则更像是春梦醒后衣襟上沾染的香痕,淡薄地香艳地,很快就随风飘散。

无论是何年月,人们对轻薄浮浪人的尊重总是少于端庄的。薛涛远比鱼玄机沉着庄重,她的风流赢得了后世文人的爱重,“薛涛笺”成为后世风流雅韵的象征,也因此能够获得比“桃花笺”更久远、更深长的存在。

男女相悦似一种舞,更是一种斗。每每看到薛涛的《十离诗》我就会想起这句话。人欢我不欢,薛涛与众男士的周旋流连,让韦皋吃醋了。他将薛涛贬往偏远的松州。

薛涛的一生都是个聪明机警的女子。她审视度势,一直能够冷静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和韦皋交往如是,和元稹交往也是一样。一旦确认元稹没有和她共聚白首的可能,她也就不多作纠缠,安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继续过自己的生活。虽然,她曾经写诗清楚地表现自己对元稹的欢喜眷恋——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薛涛《池上双鸟》

诗中浓情蜜意,还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大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头,想来在情深意密的时候薛涛是想过嫁给元稹的。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元稹离开四川。那时薛涛已经四十六岁,芳华已至秋暮,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薛涛就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是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词中女子如是说。可叹痴情女子太多,像薛涛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得珍重。我所喜欢薛涛的也正是这一点: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

韦皋发怒,一纸贬书送到她面前。薛涛忽然醒悟自己玩得过火了,再怎么声名远播也是他捧出来的。那些王公子弟,再怎么赞美留恋,数日之后,也是绝尘而去的事。真正和自己朝夕相对,能够掌握自己生死的,是这个叫韦皋的男人。

心中的悲戚涌上来,小小的波折让她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艳名是虚名,才名是虚名,觥筹交错,男欢女爱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是——她是一个妓女,需要依靠别人的慈悲怜悯才可以立足于世。

聪明非常的薛涛,冷静地收敛起自己的悲切,那是无谓的。没有一个人的悲伤可以感动上苍,除非她有力量扭转乾坤。薛涛在赶赴松州的途中写下了十首著名的离别诗,差人送给韦皋。这十首“十离诗”是这样写的——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犬离主》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笔离手》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马离厩》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鹦鹉离笼》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燕离巢》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珠离掌》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鱼离池》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鹰离鞲》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竹离亭》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镜离台》

这十首诗是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

说实话,薛涛这十首诗不是我喜欢的味道,有离思而无离情,说是离思,却没有诚挚的苦意。一叠声的“不得”不像在作诗,十足地一封认罪书。太谄媚,失却了她诗里原有的气节。然而仅就离别而言,薛涛的构思算得上新巧,着眼的都是身边事物,不惊不奇,写诗最难得的就在于能把身边寻常事物写得曲折动人,薛才女娓娓写来如泣如诉,难怪韦皋看过以后立刻派人把她追回来,两人和好如初。

这一场舞斗纵然是韦皋赢了,可也胜得不那么光彩。

不知道为什么,这“十离诗”总叫我想起宋高宗的十二面金牌,如果岳飞当初也有薛涛的媚诗功,不知道能不能使得高宗改变心意,任他直捣黄龙,免去后世百姓两百余年的离乱之苦?但这只不过是我的一种异想天开罢了。

读“十离诗”,我感觉到薛涛是强忍委屈的。然而就是委屈也得生受着。世人多是委屈的,只是依附与人的姿态不同罢了,像一园盆景,多被人剪去枝蔓,拗断筋骨,摆弄成喜欢的模样。只是有的血泪见得,有得见不得,深埋土底。

况且做英雄做美人,原都是委屈的,想迎合这俗世,却迎合不上。“夜深同花说相思。”说到底,薛涛比很多人都要幸运。

------------------

如果单纯研究薛涛生平的话,http://baike.baidu.com/view/11238.html?wtp=tt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如楼下所说,的确很详细。但我认为liuqiwei26是想得到一些主观性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客观的叙述,不然的话,人家不是早就自己去看百科了么?又何须来这里提问?

5,有关于奥运冠军杜丽的详细资料

姓名:杜丽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03.05
身高:170cm 体重:55kg
国籍:中国 籍贯: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
项目:射击 位置:

主要成绩
2002年8月就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世界杯射击总决赛中获得亚军。釜山亚运会射击比赛的第一天,在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赛中,赵颖慧、高静和杜丽联袂出手,把她们此前在芬兰世锦赛上创造的1190环的世界纪录提高了4环。这也是中国选手在本届亚运会上破的第一项世界纪录。在50米运动步枪3X20的个人比赛中,杜丽则以685.5环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创造了赛会纪录。另外由杜丽、单红和王娴组成的中国女队在女子50米运动步枪3X20的比赛中打出了1754环的成绩,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并取得了金牌。
运动经历:1996年进入山东淄博市体校,1998年进入山东省队,2002年进入国家集训队。
主要成绩:
2002年 世界锦标赛 女子气步枪个人 亚军
2002年 世界锦标赛 女子气步枪团体 冠军
2002年 釜山亚运会 女子3X20个人、团体 冠军
2002年 釜山亚运会 女子气步枪团体 冠军
2002年 全国冠军赛 女子气步枪个人 冠军
2003年 克罗地亚世界杯 女子气步枪个人 冠军
2003年 世界杯总决赛 女子气步枪个人 亚军
2004年 泰国世界杯 女子气步枪个人 亚 姓名:杜丽 性别:女
英文名: 出生年月:1982.03.05
身高:170cm 体重:55kg
国籍:中国 籍贯:山东淄博
项目:射击 位置:
俱乐部: 俱乐部号码:
国家队号码: 杜丽简介
主要成绩
2002年8月就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世界杯射击总决赛中获得亚军。釜山亚运会射击比赛的第一天,在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赛中,赵颖慧、高静和杜丽联袂出手,把她们此前在芬兰世锦赛上创造的1190环的世界纪录提高了4环。这也是中国选手在本届亚运会上破的第一项世界纪录。在50米运动步枪3X20的个人比赛中,杜丽则以685.5环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创造了赛会纪录。另外由杜丽、单红和王娴组成的中国女队在女子50米运动步枪3X20的比赛中打出了1754环的成绩,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并取得了金牌。 姓名:杜丽(Du Li)
性别:女
籍贯:山东
生日:1982.3.5
身高:1.70米
体重:55公斤
项目:射击
运动经历:1996年进入山东淄博市体校,1998年进入山东省队,2002年进入国家集训队。
主要成绩:
2002年 世界锦标赛 女子气步枪个人 亚军
2002年 世界锦标赛 女子气步枪团体 冠军
2002年 釜山亚运会 女子3X20个人、团体 冠军
2002年 釜山亚运会 女子气步枪团体 冠军
2002年 全国冠军赛 女子气步枪个人 冠军
2003年 克罗地亚世界杯 女子气步枪个人 冠军
2003年 世界杯总决赛 女子气步枪个人 亚军
2004年 泰国世界杯 女子气步枪个人 亚军 主要纪录:
2002年 芬兰 世界锦标赛 女子气步枪团体 世界纪录:1192环
2002年 釜山亚运会 女子气步枪团体 世界纪录:1194环
2003年 克罗地亚世界杯 女子气步枪个人 世界纪录:504.9环

6,关于杜丽···高分

  北京时间2008年8月9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结束了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的争夺,中国选手杜丽发挥很不理想,以499.6环的成绩获得了第五位。冠军被捷克名将埃蒙斯夺得,成绩为503.5环,这个成绩也打破了杜丽四年前创造的奥运会纪录,这也是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俄罗斯选手加尔金娜和克罗地亚选手佩契奇分别获得亚军和第三名。

  杜丽赛后第一时间接受了采访,杜丽说:“今天的决赛打的感觉不是很好,可能还是赛前准备不够充分吧。”实际上这一次的预赛,杜丽成绩已经非常好了,399环的成绩已经相当完美,对此杜丽说:“资格赛成绩打的比较好,还是挺满意的。决赛可能还是感觉主场的压力比较大吧,始终不能安静下来。”

  杜丽此战承受了三重压力,卫冕冠军、奥运首金再加上主场作战,对此杜丽笑着表示:“可能有这方面原因吧。”关于伤病(杜丽比赛前几天曾扭伤脚踝),杜丽说:“可能有些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

  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杜丽在混和采访区没有接受采访。在场的200多名记者都看到杜丽离开时已流下了眼泪,尽管有记者试图叫住杜丽,但杜丽难以掩饰伤心之情,直接回到了休息室,没有再接受采访。
  但是杜丽没有倒下,她仍然在拼搏!

  女子50米步枪3×20决赛 杜丽顶住压力获得冠军

  在2008年8月14日上午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女子50米步枪3×20决赛上,中国选手杜丽顶住压力,凭借690.3环的总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奥运会决赛记录摘得桂冠,为中国射击队夺取本届奥运会上的第四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赢得的第19块金牌。 她的拼搏得到了回报!!

  这枚金牌,是杜丽职业生涯赢得的第二枚奥运金牌,而这枚金牌是在杜丽冲击奥运首金失利痛哭的情况下取得的,显得尤其难得,赛后,杜丽也说,“最难熬的不是这四年,而是最近四天,觉得这四天比四年还要长。输了第一个项目后,我一直很难受,但坚持了下来。我想感谢所有的观众、志愿者和我的家人,他们给了我支持和鼓励,我真的很感动,所以我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必须坚持下来。”

  今天,在进入决赛时,杜丽只领先一环,四年前的这一天,也是8月14日,她在雅典获得第一枚金牌,她显然希望曾经的好运气能再眷顾自己,事实上,她如愿的拿到了金牌。但是显然,这次艰辛的多,曲折的多,杜丽感慨的说,“最近状态不是很好。我从奥运选拔赛时就开始准备了。我想,最难的是心理准备,第一枪只有8.7环,当时有点紧张,我在10米气步枪中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但我知道,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不能重蹈覆辙。”

  如此大悲大喜,可能就是射击的魅力吧,凡事似乎很难接近完美,杜丽深有同感,“射击比赛的魅力在于,你总会有些遗憾,从而在今后有不断进步的空间。我在奥运会上拿了两枚金牌,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但还是比较接近完美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932e270100bm9t.html
  这里更方便直接来作文
  我也是查的,可以供你参考参考
  o(∩_∩)o...哈哈,是不是要写作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