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e5500,英特尔奔腾e5500处理器可以加独立显卡吗?
本文目录索引
- 1,英特尔奔腾e5500处理器可以加独立显卡吗?
- 2,我现在的电脑内存是4G cpu是奔腾E5500双核2.8Ghz 用的是win 32 位
- 3,CPU后面有S的是什么意思
- 4,CPU是属于硬件还是软件
- 5,奔腾E5500 CPU能不能发挥DDR3 1333内存的性能
- 6,软件和硬件的区别?
1,英特尔奔腾e5500处理器可以加独立显卡吗?
独显是插在主板显卡插槽上的。任何主板都会有个显卡插槽,专门用来加独立显卡的。配什么型号的显卡和CPU的能力有关,无论你的处理器带不带核显,独立显卡也是可以单独加的,只要你的CPU能发挥最佳性能的任何显卡都可以配备。
奔腾e5500处理器可以配HD5750、HD6670、HD 6750 、HD6770、GTS240、GT630、级别的显卡,并且可以发水较高的显卡性能。这些显卡需要配300W或350W电源供电。
如有疑问请及时追问,如对我的解答满意,请采纳,谢谢。
2,我现在的电脑内存是4G cpu是奔腾E5500双核2.8Ghz 用的是win 32 位
CPU从5200的代开始基本上都能上WIN7~64位的~~你这更不用说了~~~说实在这要看个人用的感觉~~~上了WIN732和64都一样的~只是现在很多大型单机的要求是64的~~所以看你怎样用~~玩网络游戏没关系了~~~XP就不要选择了~你都上了4G~~装XP之后只认出3.25有的只认出2.8G~~~很晕的~~~个人爱好~~如果想玩大单机就换个64的如果不玩~~就没必要换来换去了
3,CPU后面有S的是什么意思
CPU后缀S表示低功耗的意思,这些型号的CPU功耗降至65W的低功耗版桌面级版本。它的处理器是都锁倍频的,默认频率相对标准版有所降低,同时也不能超频,即使搭配能超频的主板,超频的提升也很有限。 这类型号的优点是功耗低,性能和功耗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影响日常办公使用,又可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扩展资料 intel CPU后缀含义: 1、ES:Engineer Sample(工程样品)的缩写,通常指所有测试版的工程样品。 2、QS:是英文Qualification Sample(品质确认样品)的缩写,其稳定性不存在风险,在所有测试版中,属于最好的版本。 3、Q:是指quad(4组)就是4核心。 4、M:是指mobile(移动版)就是移动终端(笔记本)用的。 5、E:E是指Embedded(嵌入式)是嵌入式系统用的,简单来说就是工控用的。 6、U:Ultra Processors(超极处理器),也就是超低电压处理器,低电压处理器虽然在功耗,续航,发热量方面有优势。 7、T:代表该处理器是功耗降至45W的节能版桌面级CPU。 8、K:代表该处理器是不锁倍频桌面级CPU。 9、XM:代表该处理器是至尊版移动处理器。 10、QM:代表该处理器是功耗为45W的四核移动CPU。 参考资料来源:intel官网-intel处理器编号
4,CPU是属于硬件还是软件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Data)、控制及状态的总线(Bus)。它与内部存储器(Memory)和输入/输出(I/O)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
因此,CPU属于硬件,望采纳!
5,奔腾E5500 CPU能不能发挥DDR3 1333内存的性能
额,你误解了总线的意思。
只要CPU支持的范围,内存都能用,但是会受到主板支持频率的影响,就是主板如果支持不到的话,这时候才有降频之说;如果CPU就支持不到你这个频率的内存(非高频版内存),那可能就会发生系统故障的问题,看情况了。谁给你说DDR3比DDR2没有性能提高了?呵呵,性能一样是对于很一般的应用,看不出来而已,你玩儿个大游戏,做长时间视频处理,做3D设计等等,就感觉到了。为了以后升级,还是买支持DDR3的板子吧,DDR3 1600多便宜。再说这样的板子也不贵啊,400左右的大有好板子在啊。
超CPU跟数据带宽没有关系,超的只是自己的频率,带宽上限是不会改变的。
6,软件和硬件的区别?
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一、软件是一种逻辑的产品,与硬件产品有本质的区别 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部件或设备。在研制硬件产品时,人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在把原材料转变成有形的物理产品。 而软件产品是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存在,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来体现他的作用。 在研制软件产品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活动表现在要创造性地抽象出问题的求解模型,然后根据求解模型写出程序,最后经过调试、运行程序得到求解问题的结果。整个生产、开发过程是在无形化方式下完成的,其能见度极差,这给软件开发、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软件产品质量的体现方式与硬件产品不同 质量体现方式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硬件产品设计定型后可以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检测体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生产、加工过程一旦失误。 硬件产品可能就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报废。而软件产品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进行生产,就目前软件开发技术而言,软件生产还是“定制”的,只能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或实现。但是软件爱你产品一旦实现后,其生产过程只是复制而已,而复制生产出来的软件质量是相同的。 设计出来的软件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产品也不会报废,通过修改、测试,还可以将“报废”的软件“修复”,投入正常运行。可见软件的质量保证机制比硬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三、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与硬件产品不同 硬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有形的物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硬件产品生存周期而言,成本构成中设计、生产环节占绝大部分,而售后服务只占少部分。 软件生产主要靠脑力劳动。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软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在开发和研制。研制成功后,产品生产就简单了,通过复制就能批量生产。 四、软件产品的失败曲线与硬件产品不同 硬件产品存在老化和折旧问题。当一个硬件部件磨损时可以用一个新部件去替换他。硬件会因为主要部件的磨损而最终被淘汰。 对于软件而言,不存在折旧和磨损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永远使用下去。但是软件故障的排除要比硬件故障的排除复杂得多。软件故障主要是因为软件设计或编码的错误所致,必须重新设计和编码才能解决问题。 软件在其开发初始阶段在很高的失败率,这主要是由于需求分析不切合实际或设计错误等引起的。当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被纠正后,其失败率便下降到一定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直到该软件被废弃不用。在软件进行大的改动时,也会导致失败率急剧上升。 五、大多数软件仍然是定制产生的 硬件产品一旦设计定型,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流程管理也就确定下来,这样便于实现硬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成批生产。 由于硬件产品具有标准的框架和接口,不论哪个厂家的产品,用户买来都可以集成、组装和替换使用。 尽管软件产品复用是软件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几家领军软件企业也建立了一些软件组件复用的技术标准。 例如,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sun的J2EE等,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大范围使用软件替代品。大多数软件任然是为特定任务或用户定制的。 扩展资料: 硬件: 计算机的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总称。计算机的硬件应包括5个基本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上述各基本部件的功能各异。运算器应能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存储器不仅能存放数据,而且也能存放指令,计算机应能区分是数据还是指令。 控制器应能自动执行指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输人、输出设备与主机进行通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操作人员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主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干预的情况下启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 软件: 电脑的外观、主机内的元件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一般称它们为电脑的「硬件」,那么电脑的「软件」是什么呢?即使打开主机,也看不到软件在哪里。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软件,就像植物人一样,空有躯体却无法行动。 当你启动电脑时,电脑会执行开机程序,并且启动系统」,然后你会启动「Word」程序,并且打开「文件」来编辑文件,或是使用「Excel」来制作报表,和使用「IE」来上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统、打开的程序和文件,都属于电脑的「软件」。 软件包括: 1、应用软件:应用程序包,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等 2、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编译解释系统服务性程序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 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 2、硬件和软件无严格界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硬件与软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面。 3、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 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密切地交织发展,缺一不可。 参考资料: 软件-百度百科 硬件-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