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多少个国家,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本文目录索引
1,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110个国家。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玄奘西游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太宗贞观二年(628年),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出发西行。
在途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2,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110个国家。 这得从玄奘从唐代都城长安说起,在太宗贞观年间,个人是不能私自出境的,当然玄奘向国家申请也是没有得到允许的,这里并不像《西游记》里面说的是李世民派他去的。 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便偷偷从长安出发了,悄悄过了玉门关。于是玄奘便开始他的西行之路。翻阅史书资料,我们了解到玄奘先是过了新疆哈密,沿着天山山脚往西走。 第一个国家就是阿耆尼国,随后又来到了屈支国,之后是跋禄迦国。过着这几个国家后,玄奘又翻越了凌山,来到了碎叶城,出了碎叶城又来到了飒秣建国,随后又翻过了铁门,进入吐火罗。 他又转向南边出发,越过了大雪山来到梵衍那国,再向东走到了犍驮罗国,最后终于来了佛教圣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由于当时印度的小国比较多,所以他走访了十多个国家才学到大乘佛法,之后从今天的巴基斯坦向北走,进过阿富汗,到达塔里木盆地,最后才回到长安。 扩展资料: 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的国家介绍: 1、高昌国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当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高昌历史文献,有《新唐书·高昌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汉族独立王国。 先后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国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 2、屈支 屈支,又作龟兹、鸠兹、屈茨、归兹、丘兹、屈兹、苦先、曲先、苦叉等等,乃是古代龟兹语kutsi,梵文Kuci之音译,今称库车。 其国境相当于今新疆库车县周近地区。汉通西域以后,龟兹归属西域都护府。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龟兹和于阗、疏勒、焉耆(或碎叶)一起成为唐在西域的“安西四镇”。龟兹位于“丝绸之路”的天山南麓分支上,地处要冲,是为印欧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处。 3、碎叶城 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位于中亚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 也是丝路上一重要城镇。它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曾经多次修筑城墙,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长安城而建。 4、伊吾 伊吾县,以古国而得名。一说为古代月氏语。伊吾的维吾尔名称为“阿热吐鲁克”,即“中间的图古力克”或“中间的吐葫芦”,是维吾尔和蒙古语混合的地名。 此名与“吐葫芦”有关,伊吾县城所在地周围又称“吐葫芦”,即“图古力克”(准语,物之圆者之意)的音变。 伊吾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天山东段北麓,位于东经93°35′~96°23′,北纬42°54′~44°29′之间。 “伊吾”是隋唐以前哈密的古地名,伊吾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9月1日正式成立。2013年, 伊吾县辖2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总面积19519平方公里。 2012年,伊吾实现生产总值(GDP)22433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44.8%。伊吾县境内有幻彩湖等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3,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 这得从玄奘从唐代都城长安说起,在太宗贞观年间,个人是不能私自出境的,当然玄奘向国家申请也是没有得到允许的,这里并不像《西游记》里面说的是李世民派他去的。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便偷偷从长安出发了,悄悄过了玉门关。于是玄奘便开始他的西行之路。 翻阅史书资料,我们了解到玄奘先是过了新疆哈密,沿着天山山脚往西走,第一个国家就是阿耆尼国,随后又来到了屈支国,之后是跋禄迦国。 过着这几个国家后,玄奘又翻越了凌山,来到了碎叶城,出了碎叶城又来到了飒秣建国,随后又翻过了铁门,进入吐火罗。他又转向南边出发,越过了大雪山来到梵衍那国,再向东走到了犍驮罗国,最后终于来了佛教圣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由于当时印度的小国比较多,所以他走访了十多个国家才学到大乘佛法,之后从今天的巴基斯坦向北走,进过阿富汗,到达塔里木盆地,最后才回到长安。 扩展资料 玄奘的早年经历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阳)。 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