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春深更著花,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是什么意思 帮
本文目录索引
- 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是什么意思 帮翻译下
- 2,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什么意思
- 3,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是什么意思 帮翻译下?谢谢!
-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啥意思?
- 5,关于花鸟鱼虫的诗句
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是什么意思 帮翻译下
意思是龙在老的时候还不忘行云布雨,很老的树在春天也会开花。等到恢复明朝江山的大业一旦成功,我们一起到太湖乘风着木筏钓鱼去。 《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 顾炎武(清初)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白话译文 只听见边关要塞处处都响彻着清军的胡笳声,却不见中原地区有抵御的军队。楚国已经亡了,但遗民坚持,不忘旧朝,龙在老的时候还不忘行云布雨,很老的树在春天也会开花。等到恢复明朝江山的大业一旦成功,我们一起到太湖乘风着木筏钓鱼去。 扩展资料《又酬傅处士次韵》描述作者拒绝入仕,遍游华北,考察边塞山川形势,表现了自己反清复明的决心和斗志,表明功成身退的心迹。 全诗运用反衬手法,首联以“愁听”和“不见”,写出当时令人忧虑的形势:清朝已统一了中国,抗清的斗争在清军镇压下逐渐沉寂。接下三联,先写清朝必灭,明朝必复的坚定信念;次写自己虽老而斗志弥坚;后写反清复明斗争必胜和自己功成身退的心迹。 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写了亡国的悲痛,表达了在艰难形势下对复明大业的坚定信心,勉励自己和友人老当益壮,积极投身到抗清斗争中去,诗的二三两联对仗精工,用典和比喻恰当,使全诗增添了感染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又酬傅处士次韵
2,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什么意思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的意思是:苍龙不忘自己的职责,在一天将尽时,还在抓紧时间做事;老树也抓住春天的最后机会,发挥潜能又开出了新的花朵。现用于歌颂老有雄心、老有所为。 这里,顾炎武是以苍龙和老树比喻自己和傅山,虽然年龄大了,但还要抓紧“日暮”“春深”这最后的机会,投入到抗清复明的活动中。不以年老忘其责,不以体衰堕其志。这句诗出自清代顾炎武的《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原诗及译文为: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译文: 听到到处是敌人吹响的胡笳声非常郁闷,因为看不见有抵御敌人的武装力量。 这就像楚国没有了屈、景、昭三户贵族,但少康凭着一成土地仍然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苍龙在傍晚时分还在行雨,老树在暮春时节又开出了花朵。 等到复明事成,朝廷下诏征召,那时我们就一同退隐江湖,去寻觅范蠡钓鱼船的踪迹。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康熙二年,顾炎武与傅山在太原相遇,傅山赠诗给顾炎武。傅山的诗是《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诗》。宁人是顾炎武的字,诗中对顾炎武的操行志节给予了肯定。《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是顾炎武为酬答友人傅山所赠的和韵之作。次韵,就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次序作的和诗。 二、词句注释 1、傅处士:即傅山。 2、三户:指楚国屈、景、昭三大贵族。 3、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 4、启:开拓,创建。 5、家:在这里有家国、族裔的意思。 6、明诏:英明的诏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又酬傅处士次韵
3,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是什么意思 帮翻译下?谢谢!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啥意思?
释义:苍龙不顾日落还腾空行雨,老树在春深时更发出新花。 一、出处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 二、原文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三、译文 令人忧愁啊!听到关塞处处吹起胡笳,可偏偏看不到中原地区有战车出发。楚国三户遗民已将秦国灭掉,十里方圆的土地依然能复兴少康之家。 苍龙不顾日落还腾空行雨,老树在春深时更发出新花。等到汉家朝廷获胜的明诏到来,你我泛游五湖,同去寻觅钓鱼的木筏。 四、注释 1、熊绎(yì)国:指楚国。 2、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方十里。启:开拓。少康:夏代中兴之主。 3、汉庭:指代推翻清王朝后建立的汉民族政权。明诏:英明的诏令。 4、“五湖”句:用范蠡复兴越国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典。 扩展资料一、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一》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译文: 悲凉凄切,频频吹着刘越石那感人肺腑的胡笳,忧愁已极,仍然乘着阮籍那痛哭途穷的车驾。正当汉人的腊日,先朝遗臣照样按礼祭祀,凛然大义永远激励着深怀亡国仇恨的旧相之家。 夕阳回照着先朝的陵墓宫阙,使人频添悲哀,河山流下眼泪,期待着大地发出新花。你我相互扶持,便是天涯的伴侣,用不着再白白去乘那浮海的木筏。 二、赏析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第一首赞扬傅山的民族气节,对失去山河的悲痛之情也有抒发,顾炎武为其行为所感动,因此,他勉励友人要互相扶持。 第二首,表达自己的复国之志,要遗民们坚持抗清,而不能隐居遁世,待到复国后,功成身退,才算得上有高尚的节操。此两首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虽是次韵,却能不受束缚而挥洒自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又酬傅处士次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炎武
5,关于花鸟鱼虫的诗句
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咏石榴花》 译文: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唐代李华的《春行即兴》 译文: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月夜 / 夜月》 译文: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盛唐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译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意思是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