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格林兄弟的资料,格林兄弟简介

本文目录索引

1,格林兄弟简介

格林兄弟(德语:Brüder Grimm或Die Gebrüder Grimm)是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两人的合称。 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 他们共同整理了销量仅次于《圣经》的 ”最畅销的德文作品“——《格林童话》。 扩展资料: 1、雅各布·格林 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1785年1月4日-1863年),著名的语言学家、童话作家。他还有个弟弟叫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也是语言学家。 兄弟俩是德国语言学的奠基人,他们搜集和编辑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通称《格林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宝贵财富。 2、威廉·格林 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格林兄弟中的老二,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一个律师家庭,1803年入马尔堡大学学法律。 1829年威廉担任了大学教授。1837 年格林兄弟和另 外5位教授因写信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 免去教授职务 ,这7位教授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 1840年底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之邀去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在大学执教。去世后葬于柏林马太教堂墓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简介

2,格林兄弟的简介

格林兄弟(德语:Brüder Grimm或Die Gebrüder Grimm)是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两人的合称。 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他们共同整理了销量仅次于《圣经》的 ”最畅销的德文作品“——《格林童话》。 扩展资料: 格林兄弟经历 1785年1月4日,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童话作家,雅各布·格林诞生。 格林兄弟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父亲是一名小官吏。他们的青年时代是在拿破仑占领德国时期度过的。当时,德国遭受异族侵略和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他们大学毕业后,埋头研究历史,在德国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和布仓塔诺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的启发下,于1806年开始搜集,整理民间童话和古老传说,并于1814、1815、1822年陆续出版了3卷本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欧洲各国反动势力重新抬头,德国分裂状况仍然十分严重。这使格林兄弟产生政治必须改革的信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兄弟

3,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是哪个国家的

王尔德的国籍是英国,代表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
格林兄弟的国籍是德国,代表作品:《格林童话》;
安徒生的国籍是丹麦,代表作品:《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1、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2、格林兄弟(德语:Brüder Grimm或Die Gebrüder Grimm)是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两人的合称,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他们共同整理了销量仅次于《圣经》的 ”最畅销的德文作品“——《格林童话》。

3、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4,王尔德,格林兄弟,安徒生的国籍在什么地方?代表作有那些?

王尔德是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
格林兄弟,德国人
。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他们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

5,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哪个国家?

  1785年1月4日,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童话作家雅各布·格林诞生。
他还有个弟弟叫威廉·格林,也是语言学家。兄弟俩是德国语言学的奠基人,他们搜集和编辑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通称《格林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宝贵财富。
格林兄弟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父亲是一名小官吏。他们的青年时代是在拿破仑占领德国时期度过的。当时,德国遭受异族侵略和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他们大学毕业后,埋头研究历史,在德国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和布仓塔诺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的启发下,于1806年开始搜集,整理民间童话和古老传说,并于1814、1815、1822年陆续出版了3卷本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9年,弟弟威廉·格林逝世,1863年雅各布·格林逝世。

6,它的作者是格林兄弟用英语怎么说

它的作者是格林兄弟
英文:Its author is Die Gebruder Grimm。
格林兄弟(德语:Brüder Grimm或Die Gebrüder Grimm)是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两人的合称,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他们共同整理了销量仅次于《圣经》的 ”最畅销的德文作品“——《格林童话》。

7,格林童话里智慧帽的主要内容谁知道?望大神解决我这个问题,谢谢!

 从前,有个国王老了,要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个王子很愚笨,人们都反对他继承王位。他们向老国王提出,六个月后举行一次国王候选人的竞选演说,如果王子不能证明他比别人更有才能,民众将把国王全家赶出王宫。
  “这可怎么办呢?”
  老国王与王后在王宫里急得团团转。他们想来想去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对王子说,你去树林里找巫婆帮忙。你一路上要送东西给大家吃。那些巫婆或许有办法,吃了你的东西,就会把本领传授给你的。
  王子牢牢记住了父母的话,带了许多东西,一路走一路吃,见到人就随手把东西送给人家吃。走了不过几个小时,他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光送光,只剩下一把干果了。但他还是一边吃着,一边把干果壳吐在地上。
  在一片树林里,王子遇见了一个老婆子,就把吃剩下的干果拿出来送给她。老婆子果然是个巫婆,对他说:“我很乐意把智慧帽给你,可是,如果你做了国王,得把所有的学校都封闭掉。因为它让人有了知识,夺去了我们巫婆的权力。”封闭学校,没有比这更让王子称心的事情了。他一口答应下来,于是,巫婆收下了他。
 巫婆用六个月的时间,给王子编了一顶智慧帽。这顶用灰色绒线编织的帽子,王子一戴上,就会变得非常聪明。
  王子回来后不久,就参加竞选。在政厅里,人民推选的九个青年和王子一起发表演说。王子因为戴着智慧帽,演说很成功,博得了人们的赞赏。
  王子的智慧使人们感到意外,他在大热天戴着绒线帽,也同样使人觉得奇怪。于是,有个聪明人建议:在演说时应当起立和脱帽,以表示对人民的尊重。
  这么一来,王子便露了馅。人们从九个青年中选了一位最聪明的做国王,其余八个做了大臣。
  国王、王后和笨王子只好离开王宫。他们还想去找那位巫婆,却没有找到。因为新国王开办了许多学校,使人们变得聪明起来,巫婆再也站不住脚,只好溜到别的国家去了。
  在共和的国家里,贤明的人统治着国家,人民安居乐业,勤奋好学,知识丰富。
  故事里国王的儿子又笨又傻,想靠智慧帽取胜,而巫婆则希望所有人都成傻瓜,这样的人是人民的大敌。当然不能允许他们存在了!

8,求翻译,谢谢大家

人类有多种不同的需求。经济学只关注人类的物质需求。这些物质需求通过消费商品得以满足,这些商品既包括了货物(比如食物)也包括了服务(比如暖气)。 对于所有社会来说,三个基本的问题是:生产什么,怎么生存,为了谁生产。前面两个问题关注了生产环节的问题,后面一个问题关注了分配环节的问题。 人类的需求实际上是无穷的,不幸的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人类社会是出于资源稀缺的状态。 也许经济学里面最古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无可置疑的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人,应该是指工作的人)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