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美人天下萧淑妃,《唐宫美人天下》中萧淑妃的饰演者

本文目录索引

1,《唐宫美人天下》中萧淑妃的饰演者

曹曦文 曹曦文,1983年11月16日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大陆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001年,曹曦文出演了第一部戏《上有老》,饰演了一个青春期女孩。2008年,出演全国首部儿童公益电影《走路上学》。《走路上学》获得第十二届平壤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华表奖优秀少儿影片。2011年,与张桐、袁珊珊、李颖主演了电视剧《野鸭子》,并在剧中饰演了野鸭子。8月,荣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提名奖”和2011乐视影视盛典“年度卓越进步奖”。2012年,曹曦文再次主演了电视剧《野鸭子2》。

《唐宫美人天下》中萧淑妃的饰演者

2,美人天下萧淑妃是谁扮演得

角色 演员 配音 备注 武媚娘 张庭(中国台湾) 季冠霖 武皇后(剧中未称帝) 贺兰心儿 李小璐 乔诗语 王皇后的金兰姐妹,边塞国初云公主,武皇后贴身侍女 明崇俨 明道(中国台湾) 张杰 大唐第一戏法师 明崇义 明道(中国台湾) 张杰 明崇俨双胞胎哥哥,边塞国细作 裴少卿 何晟铭 陈浩 丹凤门守卫将军 青鸾 杨幂 张丽敏 假狐仙,边塞国细作,宸妃 李治 郑国霖 姜广涛 唐高宗 王霓君 周牧茵 张凯 王皇后 长孙无忌 张晨光 李立宏 李治的舅舅,长孙皇后的哥哥 玉麒麟 吕佳容 李金艳 禁卫军统领,女扮男装 舞倾城 佟丽娅 鸣翠坊第一舞姬 百合 王丽坤 青楼花魁 萧绾绾 曹曦文 金雁 萧淑妃 玄鱼 张檬 玄美人 长孙无垢 郭珍霓 李世民的皇后 林雪仪 何赛飞 郝幽玥 尚宫 苗凤娘 洪欣(中国香港) 金雁 司膳房掌司 红袖 刘芳 白发使女,隋炀帝公主

3,唐宫美人天下的皇帝扮演者是

郑国霖
内地当红实力男星,其主演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曾获28届飞天奖最佳影片。他出演过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剧作品,像《隋唐英雄传》中的李世民,《绝世双骄》中的小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里的两弹之父邓稼先以及《美人天下》颠覆性饰演腹黑皇帝李治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表面昏庸,实者聪明如狐,大智若愚。李治的昏庸埋着心计,爱情藏着毒药,他抱在怀里的,设了陷阱,许诺一生的,除之而后快,只要大业得逞,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武器!他的作为伤了媚娘的心,为何她进宫十三年阅人无数,却看不清他?她没想过,他在宫里的时间比他长很多,也没想过他其实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她,爱惨了她!!!

4,美人天下里的萧淑妃的真实身份,好像是一名杀手,说具体一点

  萧淑妃的身份:皇上还是九太子的时候,长孙大人给九太子出了个主意,让九太子训练几个杀手,九太子同意了,就找了一些人训练,里面就有萧淑妃。有一次九太子让她们互相对杀,谁杀赢了,就送谁去王爷府当妃子,最后只剩下萧淑妃一个人,她被选上做魏王的妃子,可就在这时,九太子来看看训练的杀手怎样了,萧淑妃第一眼看见他,就喜欢上了九太子,从那以后萧淑妃总想为九太子做点什么,直到有一天魏王死了,萧淑妃进了宫,她知道九太子是当今皇上,所以进宫的目的就是为皇上做点什么,可是最后还是被皇上,武媚娘,贺兰心儿,玉麒麟,裴少卿等人杀死了,最后,萧淑妃临死之前才说他是皇上的杀手,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她这时才觉得当初为什么不选魏王,而选择了皇上,如果当初选择魏王,也不会死,可是选了皇上,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死。然后萧淑妃就死了。
  《唐宫美人天下》是于正工作室联合紫骏影视传媒集团出品的一部历史宫廷悬疑魔幻电视剧。该剧由李慧珠执导,于正改编,张庭、李小璐、明道、何晟铭、郑国霖领衔主演。
  剧情简介:该剧以大唐高宗年间大明宫中一场大规模的宫女逃亡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故事。女主角贺兰心儿与丹凤门守卫裴少卿相恋,不想却在新婚之日发现,曾经对她有恩的王皇后因小公主被杀一案而被打入冷宫,为了报恩,心儿放弃婚礼毅然闯入深宫,开始调查整件事的始末,不想却卷进了以武媚娘为首的宫廷斗争之中。面对情与义、对与错,她不断地接受着考验,也面临着抉择,最后她被武媚娘心怀天下的魅力所感动,决定留在她身边辅佐。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两位女人互相携手,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目标,也实现了自己的完美人生。

5,唐宫美人天下李治的秘密是什么

唐宫美人天下李治的秘密是李治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是陆明珠的儿子,皇帝身边的元修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 《唐宫美人天下》第28集讲述了崇俨借着教舞姬们变戏法之机想救心儿,却发现心儿不见了。玉麒麟告诉他明珠也不见了。心儿醒来发现和明珠坐在同一辆马车上,明珠将自己建鸣翠坊的初衷告诉了她。原来当今皇上李治是明珠的亲生儿子,而元修才是前皇后的儿子。 明珠认为心儿是个跳舞的材料,想要她进宫接近皇上,给自己创造见皇上的机会。心儿想给崇俨留下线索,便假装肚子饿了,明珠拿出玉露糕给她,心儿随口就说出了糕点的名称,明珠疑窦顿生。崇俨和玉麒麟顺着磷粉追踪而至,发现马车突然改了方向,朝着与皇宫相反的地方驶去。 创作背景: 《唐宫美人天下》取材唐朝李治皇帝时期青年武则天的故事。但是与以往的武则天的故事不同,它并非是一部讲述武则天当皇帝的历程,而是一部以唐朝李治时期为背景的宫斗戏。该剧除了讲述宫廷之中人与人的争斗、感情以外,还加入鬼、狐的魔幻色彩,是一部集合了宫廷、历史、悬疑、魔幻等元素的古装戏。 美人天下分人、鬼、狐三部分,但不是独立成篇,而是纵横交错,互有关连的,是一部古装悬疑电视剧。该剧采用美剧的结构来塑造武媚娘、贺兰心儿,明崇俨三个特色人物一起来冲破重重谜团,期间揉入亲情、友情、爱情,而这三个一号人物彼此间的关系是拍挡,各自有感情归属,与一般电视结构相左。 致命的诱惑,离奇的案件,逃与不逃都是死路一条,明崇俨、裴少卿、武媚娘、贺兰心儿他们分别将别人当作棋子,同时又成为别人的棋子,机关算尽,却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6,请专家帮忙评价一下历史女皇武则天的功过

武则天的功与过
武则天,名曌,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人。生于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龙元年(705年),享年82岁。67岁登基称帝,在位15年。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从此,“则天”二字逐渐代替其名,传至今日,人们都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一代王朝治理为世界强国。但在1000多年的历史评论中,有的称她为淫荡凶狠的女人,有的赞她为明察善断的君主。如此相悖的评价,一则侧重于女人的“妇德”’一则侧重于帝后的政绩,各执其理,莫衷一是。近10多年来,以武则天为专题的全国性学档术讨论会已开过5次,专象们各抒已见。“五四”运动以来,以武则天为内容的论文、专著已超过500篇,这在中国历史上能享受如此殊荣的帝王仅此一人。
出身官宦之家
武则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县的第八代子孙。北魏时,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书、晋阳公,食邑于文水,赐田50顷。这块封邑大约占据着南徐至北徐两村之地。在这块土地上至今仍留有和武氏家族有关的古迹,如则天庙、武家山、武家廓、泌水河、神福泉、武辕城等。其父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历任井钺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在唐太宗朝,历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大都督。贞观九年(635年),卒于荆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岁。其母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自幼笃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养,42岁嫁武士彟为继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则天是其次女。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
武则天幼年是都督府千金,后来是圣神皇帝,关于她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神话故事的很多,如袁天罡相面的传说,至今,四川广元还留有望云铺的地名。相传,唐代火井令袁天罡回京,走到朝天关山上看见利州方向有王气,又往西南走了15里到望云铺,见利州上空祥云累累,说:“王气至。”武土彟听说他善长相面,便邀至府上。当时武则天尚在强褓怀中,穿男孩服装,袁天罡看后说:“龙瞳风颈,富贵之极。”又反复细看说:“若是女当为天子。”又如正月二十三日妇女游河湾,是四川广元一年一度的民间例会,相传这天是武则天的生日。还有则天婆婆梳妆楼、则天坝等遗迹与传说。
贞观九年(635年),武则天随柩回乡葬父,应该是她首次回故乡。《永乐大典》文水县部分有“武后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流东南,注文水”的记载,这一工程很可能就是武则天在村守孝期间所为。武则天称帝后,这一小河被唐人抄入《水经注》,流传至今。
从才人到皇后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受召入宫。临别时,母亲杨氏伤心恸哭,武则天却泰然处之,安慰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夫?”由此小事已可看出武则天从小即见识非凡。
武则天入宫之初被册封为才人,但10多年过去了,武则天既无子女也没有被提升,可见她在当时的处境并不十分理想。然而,武则天却时时在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马,名号“狮子骢”,没有人能够驯服,唐太宗为此叹息不已。当时武则天侍侯在侧,她勇敢地提出驯马的要求,说:“妾能驭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马供人骑,若不能驯服要它何用。”唐太宗听了夸奖她的胆略。这也正是日后武则天的一条驭政之道。之后,她逐渐与太子李治志趣相投,关系密切。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按当时宫廷常规,武则天出家为尼。两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生活的富贵与艰险,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则天再次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唐朝皇官。这是她与唐高宗李治的共同要求,同时还有着另一层复杂的背景,这就是王皇后在宫中受到萧淑妃争宠的困扰,迫切希望借武则天回宫来离间皇帝对萧淑妃的宠爱之情。武则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王皇后身边。武则天出于政治上的要求,聪明乖巧,“卑词曲体以事后”,王皇后“数称其美于上”。
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生了长子李弘,给自己带来了晋升的希望,也给王皇后增加了一层忧虑。本来武则天就与唐高宗志趣相投,皇帝对她的恩宠日益增多,使王皇后大为吃醋。
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则天被册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淑纪,成为后宫的第三号人物。同时,皇帝又应武则天的请求,追赠武德功臣屈突通等13人官爵,其中包括武则天的父亲。这一举动使王皇后大为震惊,当初武则天仅仅是个先朝宫女,今天忽然变成生有皇子的昭仪,而且出生于开国元老之家,这时的王皇后深切地感受到来自武则天的威胁,于是她与武则天之间开始产生了地位与感情上的矛盾。
王皇后,并州祁县人。其父王仁佑,封魏国公,其从祖母是同安长公主,是唐太宗的亲姑妈,正是在这位姑妈的荐举下,王氏在成为晋王纪后,又成为唐高宗的皇后。王皇后入宫多年不生子女,成了她无法弥补的大缺陷。
永徽元年(650年),王皇后册封之初,萧淑妃已生有儿子素节,同时别的宫女,如刘氏生陈王忠、郑氏生原悼王孝、杨氏生杞王上金。
永徽三年(652年)以前,后妃之间并无矛盾,只是萧淑妃母以子贵比较得宠。 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但王皇后却产生了嫉妒心理,第一步策划让武则天进宫,“以间淑妃之宠”,第二步即串通其舅父柳(特殊字)抢立庶子李忠(即陈王忠)为太子。《新唐书·燕王忠传》中写道:“王皇后无子,后舅柳(特殊字)说后,以忠母微,立之必亲己,后然之,请于帝,又(特殊字)与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继请,遂立为皇太子。”当时唐高宗只有25岁,并不是迫切要求册立太跋子,这只是由于宰相与几位重臣要帮助王皇后压倒萧淑妃而做的一件事。
永徽三年(652年),太子确立了,王皇后胜利了,萧淑妃失败了。武则天回宫以后生了儿子又夺宠,对王皇后构成新的威胁。于是矛盾再起,王皇后联合萧淑妃共同对付武则天。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密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即请巫师作法咒诅他人),事发,唐高宗大怒,断令柳氏不得人宫,舅柳(特殊字)罢知政事。十月十三日,唐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鸠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亡父王仁佑追夺告身。”连贬出京城的柳(特殊字)也因潜通宫掖,谋行鸠毒处以死罪。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
武则天朝中,官员和侍卫有不少风流倜傥之人,他们中有不少或有人推荐、或自荐、或有武后召幸,从而成为武后的面首。
理朝政显才华
登上皇后宝座的武则天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废为庶人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资治通鉴》载,唐高宗偶然行间其所,见门窗关闭甚严,于是呼曰:“皇后淑妃安在?”二人听了呜咽痛哭,说皇上如果念旧日情份使妾再见天日,请改此院为回心院。她们希望唐高宗回心转意,撤销对她们的处分。这件事很快被武则天知道。她身为皇后,对后宫操有生杀之权,但她深知一旦让王皇后、萧淑妃重见天日将意味着什么。所以,武则天采取果断措施,缢死王、萧二人,以绝后患。
废立皇后中表现出来的矛盾,归根到底是新君与旧臣之间的矛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总是以长辈身份、先朝旧制管束新皇帝,而新皇帝又总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处理朝政事务,摆脱旧臣的控制。这也是所谓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种矛盾一般在皇权更替时期最为明显。
在唐代,唐高宗初年、唐玄宗初年、唐肃宗初年、唐代宗初年都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在清代,康熙、雍正、嘉庆几代皇权交替中也都表现得比较突出。武则天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为自己消除了政治上的对手,也帮助唐高宗摆脱了顾命大臣的控制。在这一点上,唐高宗的手段是起用东宫旧臣。在他登基不久即起用自己的旧部下,原太子右庶子许敬宗、太子舍人李义府。起初,他们都未能进入内阁,在废立皇后的斗争中,他们始终站在皇帝一边,帮助唐高宗、武则天战胜对手。斗争中,褚遂良与皇帝对抗,被贬为谭州都督,柳(特殊字)被贬为遂州刺史。随后又在几年的时间内,把韩瑗、来济、于志宁等贬出京城。国舅长孙无忌,于显庆四年(659年)以朋党案件被贬逐巴州。至此,敢于和高宗、武后作对的势力清除干净,唐高宗与武则天配合的王朝开始了自己的有作为的时代。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密切配合虽开始于显庆年间(656年~660年),但在永徽之际(650年~655年)已有深厚的政治基础。《资治通鉴》中载有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潜布心腹于武昭仪的事。说明在永徽年间武则天已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可以说他们的配合体制在显庆元年(656年)已基本形成,到显庆四年(659年)贬逐长孙无忌之后,史称“政归中宫”,武则天在朝廷的影响已比较深远。
显庆五年(660年)正月二十三日,唐高宗与武则天双双回并州巡幸。二月十五日,宴请随从官员及亲属等,对并州官属父老赐帛有差,佐命功臣子孙及原大将军府官员,活着的量才赐官,死亡的给以祭祀,年高80以上的版授刺史、县令。二月二十三日,祭祀太原旧宅,以武士彟、殷开山、刘政会配食享祭。三月初五,武则天宴请亲族、邻里、故旧于并州朝堂,命妇人人会于内殿,皇室亲 族赐以金帛。下诏以皇后故乡,并州长史、司马各加勋级,年逾80的高龄妇女版授郡君,又各赐以布绢帛物品。事后,武则天再次回到故乡文水县,朝拜了崖底村孝文帝庙后,当晚住在村内,夜间外出观星,被酸枣刺勾住下裙,她伸手摘开衣裙,掰掉勾刺,骂声讨厌的刺要你何用。次日离去,从此这里的酸枣都不再长刺。由于该村做过武则天的行辕,以后人们叫该村为“武辕池”。这个村名一直到今天未曾更改。1958年修文峪河水库,武辕池村没入水中,每当天旱水浅时记有武辕池村名的石碑仍能露出水面。
武则天离村,行至碟子沟,看到这里的河流便于开渠引水,便建议文水县令开渠引水,浇灌农田。事后,当地开成两条水渠,一名甘泉渠,一名常稔渠,但由于土地纠葛未能解决,规模不大。到开元二年(714年),文水县令代谦组织民众开渠引水,在县内形成甘泉渠、千亩渠、荡沙渠、灵长渠4条大渠,灌溉农田数千顷,成为造福于后代的不朽工程,完成了武则天的遗愿。
太子的选择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困扰她多年的事。在称帝之初,武家子孙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动求为太子。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在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不许,王庆之以死泣请。武则天给印纸一张作出人证,让他走,以后王庆之多次求见专言此事。武则天怒,命凤阁侍郎李昭德赐杖。李昭德引王庆之出光顺门,立即杖杀,余党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劝武则天立亲子为太子,无人再敢为武承嗣等求乞。
圣历元年(邱8年)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二十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怕自己死后太子与武家子孙不能相容,令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三思等立誓于明堂,铭之铁卷,藏人史馆。
长安元年(701年)十二月,武则天为其父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又称攀龙台碑)于文水吴陵。碑高5丈,宽9尺,厚3尺,碑文6700余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墓碑。碑文由唐代宰相李峤撰写,记载了武氏家族的起源及其父武士彟的一生经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次年六月,武则天又为其母立大周无上 孝明高皇后碑于咸阳顺陵,也是一块巨大的墓碑。碑文由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撰写,记载了其母杨氏的一生经历。
武则天的无字碑
长安二年(702年)正月,武则天首设武举选拔将领,使许多有才干的人得到重用。十一月,武则天令苏(特殊字)平反酷吏所定的旧案,从而使许多蒙冤者得以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昭雪。
长安四年(704年)八月,武则天卧病在床。十一月,封张柬之为守凤阁侍郎。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合并)等迎李显太子,杀张昌宗、张易之等,逼武则天让位于李显。二十三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监国。二十四日,武则天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帝位,为中宗。二十六日,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二十七日,唐中宗李显率百官谒上阳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至此,15年的武周王朝告终。同日,唐中宗复改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病死于上阳宫仙居殿,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归乾陵合葬。王皇后、萧淑妃及其牵连的人都予赦免。神龙二年(706年)五月十八日,葬武则天于乾陵,谥号“则天大圣皇后”;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天后”,后又改称“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称“则天后”;天宝八年(749年),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因为她触犯了家族天下的传统,打倒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指责为“狠毒、淫荡、杀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