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郭敬明,最强大脑第3季 郭敬明离场是哪期
本文目录索引
- 1,最强大脑第3季 郭敬明离场是哪期
- 2,最强大脑郭敬明离场是哪一期?
- 3,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评审小四是谁
- 4,最强大脑第三季郭敬明为什么离场 魏坤琳小四开撕
- 5,郭敬明在最强大脑里跟那个魏教授撕逼是第几期
- 6,郭敬明愤怒离场,是在《最强大脑》的哪一期发生的?意外还是炒作?
- 7,综艺节目中有哪些场景让你尴尬到脸酸而当事人还毫无察觉?
- 8,郭敬明是不是毁了《演员请就位》这档综艺节目?
1,最强大脑第3季 郭敬明离场是哪期
《最强大脑第3季》郭敬明离场是第三期(2016年1月22日),原因为魏坤琳和郭敬明不和。 《最强大脑第3季》第三期内容 寻找地图鱼(黑色椭圆形的身体上布满了不规则的红色、橙黄色的斑纹,就像是一幅地图,因此得名)。 三位嘉宾为苏清波“爆灯”陶晶莹、张召忠、周杰伦。挑战者现场观察 T-ara表演后,需找出嘉宾指定成员所跳的5段对舞蹈所对应的光点影像,5个全部正确,则挑战成功。 扩展资料 《最强大脑第3季》评委介绍 1、郭敬明 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中国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熟知和关注。 2、陶晶莹 1969年10月29日生于台湾省,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主持人、演员,毕业于中山女高、台湾政治大学。 1988年,推出首支个人单曲《加糖咖啡》,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990年,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天空不要为我掉眼泪》。
2,最强大脑郭敬明离场是哪一期?
最强大脑郭敬明离场是第3季2016年1月22日的那一期。 一开始,郭敬明只是对DR.魏魏坤琳关于某部电影在打分方面存在不同看法,从而引起争执。在争执的过程中,魏坤琳很突然的说了一句:我怎么觉得像是在和一个女人在吵架。郭敬明就怒了,直接离场。 我认为,在节目中存在不同观点,交流、争执都很正常。但是Dr.魏的这句话,有点没品,在节目中的辩论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人身攻击。当然,也可能是魏坤琳一时口不择言,这要么就是情商低,要么就是专业素养不够。 至于郭敬明,网友应该都知道他有一个黑称叫做“四娘”,这是由于他的文笔偏细腻华丽,然后外观瘦小造成的。甚至韩寒在接受采访问“你与郭敬明的区别”调侃道“男女有别”。结合中国的传统,在性别方面调侃一个男性是一种侮辱,而郭敬明长期忍受这种调侃,突然在节目上当面提及,必然是会愤怒的。
3,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评审小四是谁
小四是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中国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
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熟知和关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岛”工作室,开始主编《岛》系列杂志。2005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2007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悲伤逆流成河》。2008年至2012年陆续出版《小时代》“三部曲”。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小时代》问世,并因此获得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最佳新人导演”奖。2013年12月,郭敬明出版散文集《愿风裁尘》,并在腾讯文学首发。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上映[1] 。2015年6月3日,郭敬明宣布自己不仅以导演身份入主《爵迹》同时也参演《爵迹》。2015年7月9日,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2016年郭敬明所创作小说《夏至未至》将拍电视剧。
4,最强大脑第三季郭敬明为什么离场 魏坤琳小四开撕
在这期节目中,迎来韩国人气女子天团T-ARA组合,她们化身“最强出题人”,在现场连续表演五段劲歌热舞,作为“光点美人”挑战项目的考题,性感的舞姿引发现场粉丝疯狂呐喊。Dr.魏与郭敬明因对这个挑战项目的难度评判不同再次产生巨大争执。
为了指出Dr.魏的打分存在严重问题,郭敬明开始回忆前一场与本场同样有“光点”因素而Dr.魏却打出9分高分的“星际穿越”挑战,引得全场惊呼。就在郭敬明努力回忆Dr.魏在之前挑战中还有过什么不合理的打分时,Dr.魏突然说出“自己好像跟一个女人吵架一样”,引起了郭敬明极大的不满,并直言Dr.魏作为一个北大的教授其修养和学识,都出现了问题。
两人间的火药味极为浓重,陶子更是直呼“不要再吵了”。主持人蒋昌建关键时刻打圆场,让焦点回到本场比赛并请Dr.魏回应解释,Dr.魏竭力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来说明自己的打分没有问题,认为郭敬明不可以将两场不可比较的挑战放在一起对比。
对于Dr.魏的回答,郭敬明全程表情淡漠。
随后,Dr.魏也意识到自己之前言语不当,向郭敬明道歉,并提出他可以用爆灯来“狠狠地打击自己”,而郭敬明却不为所动,拒绝按下爆灯键。
选手离场后,陶晶莹劝说二人,要包容“让犯错的人懂得认错,去让失去机会的人有下一次机会”,Dr.魏也趁机再次向郭敬明道歉,甚至走下座位希望握手言和。
就在全场满怀期待两人可以如愿“化干戈如玉帛”时,郭敬明却出乎意料地起身摆手表示拒绝,表情冷漠转身离开,全场气氛跌至冰点,Dr.魏表情尴尬回到座位。
郭敬明离开节目录制现场后,直接搭车离去,节目录制被迫中断。
于是,《最强大脑》第三季郭敬明与魏坤琳之间的恩怨就这样发生了!
其实,郭敬明与魏坤琳之间的事情绝对不止那么一点!
5,郭敬明在最强大脑里跟那个魏教授撕逼是第几期
20160122这期(第三季第三期)节目中,在光点美人一项目被宣告淘汰后,魏坤琳与郭敬明激烈争论,因为评分标准的不一致,小四和叨叨魏的意见又产生了分歧。小四认为,之前静止的光点挑战项目中叨叨魏给了9分,而这次动态的光点项目却只给了6分。叨叨魏则觉得小四的判断很业余。而之后郭敬明因被魏坤琳喊像女孩儿被激怒,不管魏坤琳如何道歉,最终郭敬明离场。
6,郭敬明愤怒离场,是在《最强大脑》的哪一期发生的?意外还是炒作?
最强大脑郭敬明离场是第3季2016年1月22日的那一期。 一开始,郭敬明只是对DR.魏魏坤琳关于某部电影在打分方面存在不同看法,从而引起争执。在争执的过程中,魏坤琳很突然的说了一句:我怎么觉得像是在和一个女人在吵架。郭敬明就怒了,直接离场。 我认为,在节目中存在不同观点,交流、争执都很正常。但是Dr.魏的这句话,有点没品,在节目中的辩论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人身攻击。当然,也可能是魏坤琳一时口不择言,这要么就是情商低,要么就是专业素养不够。 至于郭敬明,网友应该都知道他有一个黑称叫做“四娘”,这是由于他的文笔偏细腻华丽,然后外观瘦小造成的。甚至韩寒在接受采访问“你与郭敬明的区别”调侃道“男女有别”。结合中国的传统,在性别方面调侃一个男性是一种侮辱,而郭敬明长期忍受这种调侃,突然在节目上当面提及,必然是会愤怒的。
7,综艺节目中有哪些场景让你尴尬到脸酸而当事人还毫无察觉?
都说娱乐圈的新闻真真假假让人难辨,甚至于看到现在录制的综艺节目,吃瓜群众对于很多情节都会觉得是为了炒作,亦或有剧本安排。 事实上,有很多细节仔细琢磨后,发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秀,尤其是很多综艺节目片段,看后真是细思极恐——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都有哪些? 1、许魏洲参加《舞林大会》,在训练的时候做动作,突然觉得膝盖疼,把护膝拿下来看到腿上流血,再看看护膝,仔细看看,里面竟然有一根针。 节目方说是不小心留下的。 有这么不小心吗?假如许魏洲再用点力,或者方向不对,是不是针就会折在膝盖中呢?这些人居心真是可怕极了。许魏洲和彭楚粤都算不得当红,就这还挡了某些人的路。到底这俩人是挡了别人的路,还是有人存心整这二位,就是为了看着爽呢? 在节目中经常有前辈仗着自己有资历就欺负新人的,这样的事也实在不是少数。胡歌的车祸,还有一些明星莫名其妙致死的车祸,都是不小心吗?未必。这个圈子以前更加胆大妄为,现在收敛多了。 2、刚出道还未走红的陈乔恩。 当时,她的经纪公司为了让她吸睛有话题度,在参加综艺做活动的时候,因做游戏输掉了,不得不被迫当众把自己Bra给脱掉。 由此可见,娱乐圈中不火的艺人生存是多艰难,有很多事都身不由己。 3、杨颖狂撕熊黛林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第九期,大家疯传的是杨颖撕名牌时扯熊黛林衣服。 实际上,前面还有好几轮撕名牌,包括和谢依霖的撕名牌都有不少看点。 我就想说:“娱乐圈真可怕”。
8,郭敬明是不是毁了《演员请就位》这档综艺节目?
当下最火的国综,非它莫属——《演员请就位 第二季》 这档综艺有多火呢?每播出一期,相关话题就能屠榜热搜。第一期播出后,第二期播出后,节目的热度有了,然后呢? 观众赞一波尔冬升骂一波郭敬明,然后呢?凛冬将至,好演员依然孤独。 01 节目一开始,制片人和导演们根据市场对40名演员进行SAB评级。 S组里有谁呢?男团成员陈宥维。B组里有谁呢?有演技的中生代演员马苏、倪虹洁、温峥嵘。 当然了,这只是最初的市场分级。导师和观众评审可以根据他们的现场表演对他们二次分级。 第一个表演片段,来自陈宥维和王楚然合作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情是夜华为了保住素素的命,不得不亲手挖掉她的双眼。 陈宥维怎么演的呢?手抖、瞪眼、表情像在嚼口香糖。 没错,这就是市场定位为S级的演员的演技。王楚然怎么演的呢?瞪眼、瞪眼、再瞪眼,最后瞪出了一滴泪。 没错,这就是市场定位为A级的演员的演技。 对这段表演,李诚儒连用三个四字词语: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 大家都以为李诚儒已经很严厉了,没想到尔冬升更严厉。 对王楚然,“你知道像你这种外形的演员,全中国有多少? 你这种漂漂亮亮这种,最糟糕是没有性格。希望不要伤到你。” 对陈宥维,“你连五官的控制都还不知道怎么样用技巧控制,你那个哭很尴尬,像在嚼口香糖。”“你继续回男团也不行啦,年纪大没粉丝看你的了。你靠样子是没用的,要靠实力演戏的。” 对于现场粉丝不同意陈宥维和王楚然拥抱的行为,尔冬升说,“如果你要做一个偶像,你就先把偶像演好。当你要进入演员这个范畴,你必须要当演员,它是有差别的。” 说得狠吗?狠。但句句在理,句句都是大实话。 只是批评就完事了吗? 不是,还有提点,还有鼓励。 “你自己要想办法,是不是要上进修班或者找一些好的老师。” “想办法去找老师,希望你们成功,否则过几年你们会被人淘汰的,要谨慎。” “看你怎么进步啊,落差大才可以翻盘的。” 不仅如此,尔冬升还在思考要不要给陈宥维一张S卡鼓励他, 帮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选到更适合的角色。 在其他导师的建议和陈宥维的拒绝下,尔冬升最终没有给出这张S卡。 在第一期里,我们看到了严厉的导师和有有自知之明的爱豆。 你以为接下来就是大家一起努力,靠演技说话了吗?当然不是。 短短一周后,打脸的来了。 02 第二期,从何昶希和张逸杰出演的《陈情令》片段开始。 片段中,两个人都是在面无表情地念词。 蓝忘机拔剑这样。 魏无羡被剑刺到这样。 内心的苦痛挣扎,没有。 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没有。 表演完,郭敬明说, “我觉得两位都是不太好的表演,两个都没有进入自己的人物”。 但亮牌时,郭敬明却给了何昶希一张S卡。 赵薇一语中的,“因为他觉得何昶希跟他长得很像哦”。 此时,不仅作为观众的我们惊了,其余39名演员也都惊了。 “他(郭敬明)是不是当这里是《少年之名》来选的?” 对此,郭敬明给出了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方面,他拓宽了S卡的内涵(student,seed,special)。 让S卡有了鼓励的含义,并根据自身经历证明了鼓励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他拒绝李诚儒对他这一做法的反驳, 认为自己的做法让节目变得百花齐放,不尊重他的选择就是不允许多样性存在。 对他的第一种做法,陈凯歌给出了回应,S卡是不是还可以是 surprise呢? 只有惊吓没有惊喜的那种。 对他的第二种做法,主持人大鹏煽风点火不说, 还旗帜鲜明地站队,硬怼了李诚儒一番。 问题是,李诚儒说“小小年纪”是说郭敬明打断他说话很不礼貌, 身为主持人的大鹏为什么要因此大张旗鼓地站队,还扯到年轻导演拍电影上? 至此,节目已经完全跑偏。 郭敬明给没演技的爱豆S卡本是一件公认的不合理事件,但节目却在讨论这一做法到底合不合理上花费了一二十分钟的时间。 当然,你可以说郭敬明的做法表现的就是演艺圈的残酷生态。 但是节目要做的,难道不就是去打破这种流量为王的大环境,让观众看到演员的闪光吗? 最后,再强调下S卡(super)的稀缺性。 4名导演一共有8张S卡,而现场有40名演员。 这意味着,S卡给出一张就少一张。 何昶希得到了,可能有一位好演员就无法得到了。 当我们明白了S卡的稀缺性,自然会认为它的发放应该有一个大概标准,以此保证公平公正。 把一张S卡发给一个完全不会演戏的人,真的不是导师在滥用职权? 要知道,这是一档演技竞技节目,不是郭敬明电影选角现场。 陈凯歌在后采里说,“我自己认为如果给予这个演员一张S卡,会误导这个稚嫩期的演员,对青年演员我觉得确实应该采取平等的态度。”“既然我们是一个竞赛类的综艺节目,那么请我们坐在这儿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对台上的表演给予专业的和正确的评论判断。” 李诚儒在后采里说, “你可以借口说,我鼓励那些演得差的,那你怎么就打击了那些演得好的呢?” “你弄得这些孩子们不知道导师的取向是什么?我们是演得好呢,我们还是努力地让他喜欢呢?” 一句话,郭敬明的做法,既是对没演技的爱豆的拔苗助长,也是对好演员的不公平,更让节目的导师丧失了威信。 四个字,情何以堪。 第二期看完后,我们会发现,郭敬明给了何昶希一张S卡并不是最悲哀的。 最悲哀的是,辣目洋子本可以凭借演技得到一张S卡,却因为现场S卡发放数量过多而没有得到。 前后对照,何其不公。 02 两期播下来。 说是“演员请就位”,其实更像“导师请开撕”或“爱豆请就位”。 爆点、看点全在导师和爱豆身上。 第二期播出后,不少观众愤愤不平地说, “郭敬明把这档节目给搞臭了”。 事实上,就算没有郭敬明,《演员请就位》也不会满足我们对演技类综艺的期待。 因为打一开始,它就没有打算打破流量主导市场的狭隘。 相反,它一直在迎合流量,用流量制造话题。 导师选择上,节目一边用陈凯歌、尔冬升压镇,一边用郭敬明来收获话题。 演员选择上,青年演员和中生代演员外,节目组还邀请了一些男团成员。 比如陈宥维、何昶希、丁程鑫,其中何昶希没有参演过任何影视作品,参加节目前没有做任何准备(除了给自己加油打气)。 在一档演技竞技类的综艺中,节目组之所以选择没有表演经验的男团成员,看中的当然是他们的流量和人气。 影视片段的选择上, 第一期让演员们演《悲伤逆流成河》,第二期让演员们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是这些影视片段有多经典吗?不是。 是因为这些片段要么出自导师之手,要么是热播流量剧。 内容剪辑上,节目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导师对有流量没演技的演员的评价上以及导师之间的分歧上。 第一期的重点是尔冬升评价陈宥维、王楚然的演技。 第二期的重点是郭敬明和李诚儒battle,大鹏大张旗鼓站队。 说是喧宾夺主,丝毫不为过。 那些好演员的表演,却默默地变成了节目对普通观众的补偿。 看尔冬升批评爱豆爽爆了? 那接下来看看马苏、倪虹洁的演技吧。 看郭敬明诡辩气死了? 那就看看黄奕、胡杏儿、辣目洋子的演技吧。 说到底,《演员请就位》只是一档要话题要讨论度要完成kpi的综艺而已。 好演员通过节目被观众看到了,爱豆通过节目证明了自己的流量, 节目凭借演员和爱豆收获了口碑和讨论度。 至于观众,看看表演吃吃瓜就完事了。 指望节目给好演员带来春天,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