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玮织毛衣,织毛衣什么梗 网络语织毛衣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 1,织毛衣什么梗 网络语织毛衣什么意思
- 2,求《织毛衣》的歌词。
- 3,《织毛衣》的歌词是什么?
- 4,求张玮玮《织毛衣》MP3音乐文件的下载,以及歌词和吉他谱
- 5,求一歌名才开头是我深深的爱着你你却爱着一个、
- 6,织毛衣的歌曲由来
- 7,织毛衣是什么歌改的???
1,织毛衣什么梗 网络语织毛衣什么意思
1、“织毛衣”一词最早出自于20世纪80年代歌手张玮玮的《织毛衣》情歌。现在被网友引申为形容词,例:大江东去,浪淘尽,你却还在织毛衣。该词而且放在古诗、名句之后都有意想不到的和谐效果。也引申为在微博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2、“织毛衣”为网络上人们恶搞诗句歌赋的万能用词,配在各种诗词后都有意想不到的和谐效果,不失为狗尾续貂中的上乘品。例:大江东去,浪淘尽,你却还在织毛衣。
2,求《织毛衣》的歌词。
唐诗版
两只黄鹂鸣翠柳,正在傻傻织毛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织毛衣。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怪当时织毛衣。
夜深忽梦少年事,唯梦傻X织毛衣。
垂死梦中惊坐起,笑为傻X织毛衣。
昔人已乘黄鹤去,空余傻X织毛衣。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傻X织毛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傻X织毛衣。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敌傻X织毛衣。
劝君更尽一杯酒,傻X宁可织毛衣。
试玉要烧三日满,毛衣要织一年半。
傻X在世不容易,明朝散发织毛衣。
满园春色关不住,傻X出墙织毛衣。
同是天涯沦落人,傻X何必织毛衣。
傻X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在织毛衣。
宋词版
衣带渐宽终不悔,仍给傻X织毛衣。
无言独上西楼,为傻X,织毛衣。
夕阳西下,傻X还在织毛衣。
毛衣几时有,傻X问青天。
傻X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织毛衣。
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织毛衣。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最怕傻X织毛衣。
大江东去,浪淘尽,傻X犹在织毛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看一傻X织毛衣。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要织毛衣。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件毛衣,更与傻X织。
乐府诗
少壮不努力,老大织毛衣。
3,《织毛衣》的歌词是什么?
织毛衣
00:19我深深的爱着你
00:24你却爱着一个SB
00:28SB却不爱你
00:32你比SB还SB
00:38我深深的爱着你
00:43你却爱着一个SB
00:45SB却不爱你
00:49你比SB还SB
00:56呜~~呜~~~呜~~~~
01:09还给SB织毛衣
music~~~
01:30我深深的爱着你
01:34你却爱着一个SB
01:38SB却不爱你
01:44你比SB还SB
01:50我深深的爱着你
01:54你却爱着一个SB
01:59SB却不爱你
02:02你比SB还SB
这是原版的,还有很多改编版
4,求张玮玮《织毛衣》MP3音乐文件的下载,以及歌词和吉他谱
《织毛衣》,最早的出处是一首歌,创作者及演唱者是独立音乐人张玮玮。这首歌在网上的走红是“歌未红词先红”,最早源于罗永浩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张玮玮的歌词。2010年2月11日,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老罗”的罗永浩在自己的微博和人人网公共主页上发了这样一件事儿:“周二晚上在‘江湖’酒吧喝糖水,张玮玮唱了首民间歌曲,歌词大概是这样的:‘我深深地爱你,你却爱上一个傻×,那个傻×不爱你,你比傻×还傻×,喔~~~你还给傻×织毛衣!’大家笑成一团,只有许岑惊讶地说,哎呀,这歌太伤感了。我想了想,也伤感了一下。”你给傻X织毛衣也就算了,还TMD用我的毛线!由此,这首歌的歌词便在网上走红了起来。不久之后,张玮玮本人的现场音频也被上传到了网上。情绪复杂的歌词配上抒情的音乐,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却迅速征服了网友们:“首先觉得很搞笑,笑得胃疼,想想又觉得挺难过。”有人在微博里评论如下:“真是个傻孩子,明明知道最傻的是自己。”网友“小丸子表妹”则给这首歌的叙事以极高的评价:“一个好的爱情故事,应该包含刻骨铭心的爱,咬牙切齿的恨;有小三,有争夺;既让人会心一笑,又让人悲伤无奈。现在用一句话就能讲明白这个爱情故事了——你还给他织毛衣!”乐评人兼专栏作家张晓舟就将《织毛衣》翻唱了一遍,加上更抒情温柔的背景,制作成了温柔完整版,直接放到了“榕树下”网站里。
5,求一歌名才开头是我深深的爱着你你却爱着一个、
歌曲:傻瓜 歌手:韩东 专辑:站着坐着都想你 词曲唱:韩东 我深深地爱着你 我从来没对你提起 我只有眼看着你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第一次看到你就爱上你 这爱情的火焰已开始燃烧 我想要对你表白我的爱情 想想我的处境 我看还是算了 时光如飞逝这花又开了 我提起勇气不能再等了 我刚要对你表白我的爱情 你却对我说你要嫁人啦 我说啊?啊? 我深深地爱着你 我从来没对你提起 我只有眼看着你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第一次看到你就爱上你 这爱情的火焰已开始燃烧 我想要对你表白我的爱情 想想我的处境 我看还是算了 时光如飞逝这花又开了 我提起勇气不能再等了 我刚要对你表白我的爱情 你却对我说你要嫁人啦 我说啊?啊? 我深深地爱着你 我从来没对你提起 我只有眼看着你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我深深地爱着你 我从来没对你提起 我只有眼看着你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我深深地爱着你 我从来没对你提起 我只有眼看着你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我深深地爱着你 我从来没对你提起 我只有眼看着你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和那个傻瓜在一起
6,织毛衣的歌曲由来
这首歌词激发了网友灵感齐写《织毛衣》。《织毛衣》走红之后,“织毛衣”这个动作也成了新的网络热词。网友“虎跳闸”说:“织毛衣成为了继折星星之后,又一个经典的爱情动作。”而网友“Rebecca”则说:“80年代谈恋爱就是要织毛衣送情人的,所以这个动作有很怀旧的感觉。”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之后,在豆瓣论坛,有网友发起了“改编张玮玮《织毛衣》”活动,吸引了一千多位网友参加,都拿“织毛衣”做文章。在活动介绍里,发起人“yeye”呼吁大家都来改编《织毛衣》:“歌词以‘简洁语句表达纠结伤感故事’的方向,随便怎么改。当然了,要押韵,有深度,有幽默感,还要很傻。”很多网友都响应号召,结合歌曲中“傻”和“毛衣”两个关键词,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忧伤的情感。网友“桂花肘子”就以王菲的代表作“我愿意”为范本,重新填词:“毛衣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就算多一秒能给你织毛衣,失去世界也不可惜。”而网友“花擦擦”则改编为:“我想我会一直犯傻,这一辈子都织着毛衣,我想我会一直犯傻,织着毛衣一辈子。”也颇有刘若英《一辈子的孤单》的风范。
7,织毛衣是什么歌改的???
八十年代市井小调《织毛衣》受网友追捧
===================================
张玮玮清了清嗓子,拨动琴弦,唱了那次聚会中属于他的最后一个“小歌”。这首歌曲叫《织毛衣》,时长一分钟,在此后的这段时间里,这段市井小调不断被网友消解,将它奉为爱情经典哭得泪流满面,又将它作为再创作对象玩得不亦乐乎……
如果一曲小调能让网络喧嚣,那么一定有它的魅力所在。
诗人梦亦非的解读是,这是一种以媚众为出发点与归属的反精英的艺术形式,歌的流行是庸众们的狂欢。
“织毛衣”的那点事
这首歌是自由音乐人张玮玮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演唱的。2月11日,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老罗”的罗永浩在自己的微博和人人网公共主页上将大概经过及歌词发布: “周二晚上在‘江湖’酒吧喝糖水,张玮玮唱了首民间歌曲,歌词大概是这样的:‘我深深地爱你,你却爱上一个傻×,那个傻×不爱你,你比傻×还傻×,喔…… 你还给傻×织毛衣!’”
此后,歌词在网上走红。不久之后,张玮玮本人的现场音频也被上传到了网上,并先后出现了包括快男选手、知名乐评人张晓舟在内的众多演绎版本。
此前,有媒体和网友认定歌曲的创作者及演唱者是张玮玮,记者先后从张玮玮等人处得知,这首歌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市井小调中流传下来的一首,目前尚不知创作者是谁。
擦干眼泪,折腾吧
与歌词的“市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歌曲旋律缓慢、忧伤、简单而又美丽,“闭上眼睛,完全可以想象到,张玮玮沧桑嗓音的背后一定有一颗执着又伤感的心。”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歌词的时候写道:“大家笑成一团,只有许岑惊讶地说,哎呀,这歌太伤感了。我想了想,也伤感了一下。”
罗永浩描述的现场与网络反映出奇一致,网友留言:听第一遍,笑得我胃疼;第二遍的时候发现,不是这么简单,有故事;听第三遍,我哭了。
网友们联想到自己的情感经历,想着自己曾经爱着的那个“傻×”,感慨“人一辈子都会傻一次”。网友将这首歌定义为一首爱情经典,觉得歌中的“我”真是个傻孩子,明明知道最傻的是自己。
眼泪注定不是互联网的主旋律。如果不是猫扑网和豆瓣网上一场改编“织毛衣”的“联欢活动”,“织毛衣”肯定不会风靡网络。
之前,有网友发现“一枝红杏出墙来”和“自挂东南枝”堪称“百搭句式”,不管放在怎样的古诗、名句之后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网友们忽然发现“傻×织毛衣”一样也是百搭句式,随后,各种唐诗版、宋词版、元曲版、外国文学版的神句频频涌现。
记者发现,这种类似的恶搞现象仍在网上持续发酵。
“织毛衣”范文
〔唐诗版〕
两只黄鹂鸣翠柳,正在傻傻织毛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织毛衣。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怪当时织毛衣。
夜深忽梦少年事,唯梦傻×织毛衣。
垂死梦中惊坐起,笑为傻×织毛衣。
昔人已乘黄鹤去,空余傻×织毛衣。
满园春色关不住,傻×出墙织毛衣。
同是天涯沦落人,傻×何必织毛衣。
〔宋词版〕
衣带渐宽终不悔,仍给傻×织毛衣。
无言独上西楼,为傻×,织毛衣。
夕阳西下,傻×还在织毛衣。
毛衣几时有,傻×问青天。
傻×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织毛衣。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最怕傻×织毛衣。
大江东去,浪淘尽,傻×犹在织毛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看一傻×织毛衣。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要织毛衣。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件毛衣,更与傻×织。
〔外国文学版〕
毛衣已经来了,傻×还会远么。《西风颂》
傻×还是毛衣,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
〔现代文学版〕
这世上本没有傻×,毛衣织得多了,便也成了傻×。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用来给傻×织毛衣。
专家解读:被消解的悲伤
某知名乐评人兼专栏作家说,网友们的再创作是想用网络语言去消解歌词中低俗和悲伤的东西以制造一种搞笑的效果,只是将歌曲停留在有趣的层面。
“网友追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首歌是属于八十年代的。八十年代是一个街头年代(卡拉OK之类的文化盛行),而现在是网络时代。”他称,如果没有网络的话,这首歌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东西。
此前,该乐评人对这首歌的思考和评价为:八十年代的过来人多少熟悉这歌的气息,就像清楚自己身上伤疤的来历。
昨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社会学家陈晓明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方向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将“织毛衣”的走红归结于网友寂寞、空虚所致,并预言“织毛衣”现象“风行几天就没了”、“下次又来一个什么东西,网友们就会将此淡忘”。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媛曾分析,很多网络现象都反映了网友一种无意识的娱乐状态,从去年以来,越来越多严肃的焦点事件难以引起网民的关注,这种无厘头的事件却很容易引起网友关注。在网络中,大家仅仅是为了一种热闹,很容易被网络推手所左右,造就了很多网络事件,而对于社会公益或者社会责任越来越缺少一种担当。整个网络变成了一个喧嚣的广场。记者周清树
“歌的流行是庸众们的狂欢”
70后代表、诗歌评论家、诗人、专栏作家梦亦非认为,歌曲的走红除了微博的传播力、歌词后面藏着故事、罗永浩等网络名人的推荐外,歌曲本身也符合文艺青年的口味。
梦亦非说,张玮玮那公鸭嗓作为“原本”门槛太低,任何一个文艺青年翻唱的“摹本”都不在“原本”之下,这深深地符合后现代艺术品的特征。
“简单化、口水化、粗口化、弱智化,这是后现代艺术走到今天的必然结果,这种反精英的艺术形式以媚众为出发点与归属。这种歌的流行,正是‘庸众们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