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羽绒服为什么保暖,理工类专业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理工类专业有哪些

理工类专业有: 1、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类知识的边缘学科。 3、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4、材料物理:材料物理的特色方向在半导体物理,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等领域,例如CPU。对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和微电子器件工艺,分析与设计等方向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5、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 参考资料:理工类专业-百度百科

理工类专业有哪些

2,羽绒服为什么能保暖

原因: 因为羽绒能聚集空气,羽绒服本身并不产生热能量。 羽绒是云朵状结构的,每一朵羽绒是由羽核和羽丝组成。羽丝非常的微细而纤长,羽绒的每根羽丝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鳞片叠加而成的。这些鳞片都是中空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微小的空隙中都贮存了大量静止的空气。空气的导热系数和众多的服装面料比起是最低的。 一件填满了羽绒的羽绒服就会锁住一层厚厚的空气。这层空气就会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可以把身体释放出来的热量锁在羽绒服的空气中,而外面的冷空气又因为这层空气进不来。这就是羽绒服的保温原理所在。因此我们说,羽绒服中真正起到保暖作用的不是羽绒而羽绒服中的空气。 扩展资料: 羽绒服的优点: 1、质量轻:一件用尼丝纺做表面面料,用羽绒做填充物上衣,总重量500~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 2、质地软:羽绒柔软,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 3、保暖性好:不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绒毛本身的结构跟特性可以抓住许多空气,而羽绒之间又组成更多不规则(也就更不容易流动)的空间,十分符合保暖所需的物理特性。

3,羽绒服保暖的原理是什么?

因为羽绒与羽绒之间有相互的空隙,能够形成一层与外界相隔的保暖层。羽绒很软很轻,相互之间的空隙有一定量的空气,由于空隙很小,造成其间的空气对流较果不好,使得外面的冷空气不容易到达到里面。相反,里面的热空气也不容易到外面。从而使得温度得到保持。其实不仅是羽绒,一些毛类也可以达到这种较果。 羽绒的优势: 1、热传导率: 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导和辐射传导,我们日常保暖就是为了阻碍热传导,热传导率越低,热量被牢牢锁在身体周围,保暖性就越好。羽绒最低(5.93),羊毛比羽绒高15%(7),棉花比羽绒高40%(9.72)。 2、保温率 : 羽绒为81%,羊毛略低为75%,棉花只有63%!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越到寒冷的地方,羽绒服越受欢迎。 3、蓬松度: 同样1立方厘米的纤维材质,如果膨胀后的体积越大,说明它越蓬松,蓬松度越高就能锁住越多的空气,保暖性越好。羽绒展开后的体积可以高达383立方厘米,是羊毛(101立方厘米)的三倍、棉花(77立方厘米)的五倍。 4、重量: 羽绒重量最轻,1立方厘米的羽绒重量仅1.14g,羊毛是1.32g,棉花为1.54g,比羽绒重35%!所以古人描述“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5、吸湿性: 一个成年人正常一晚上散发的汗水是100g,羽绒作为动物性的纤维,有非常多三角形气孔并表层含有防水油脂,能迅速吸收人体汗液并发散,保持被子的洁净和人体干爽,羽绒吸湿性能比羊毛高15%,比棉被高50%。睡眠不盗汗、被子不板结、长期使用还可以防风湿等。 扩展资料: 不是越重羽绒就越多 检测人员拆解了一件羽绒服,里面的填充物除了羽绒,还有羽毛、毛片、杂质等。充绒量的检测就是要把羽绒和这些填充物分离开。对分离出的羽绒进行称量,得出的重量就是羽绒服的充绒量。“一般来说,一件羽绒服里不是只有羽绒。”充绒量反映了羽绒服中有效羽绒的多少。 另外,羽绒服的重量还和羽绒服使用的面料有关。因此,羽绒服的重量不等于充绒量。也就是说,并不是羽绒服越重,里面填充的羽绒就越多,因此,不能用羽绒服的重量来简单判断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蓬松度是国际上衡量羽绒制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有不少消费者认为,羽绒服的羽绒越多,保暖效果就越好。“这是一个消费误区。”羽绒服的充绒量和含绒量代表了羽绒的“量”,而羽绒服的蓬松度才是决定羽绒质量中“质”的关键。 一件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羽绒服内存储的空气就越多,这样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绒服内外的空气流通。 从检测经验来看,羽绒服的蓬松度与羽绒服的厚薄无关。一件厚重的羽绒服,蓬松度可能不达标;一件轻薄的羽绒服,蓬松度的数值也可能表现突出。“蓬松度高的轻薄羽绒服也很保暖。”在充绒量、羽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松度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含绒量体现的是羽绒服中绒朵的含量。一般来说,绒朵是一件羽绒服中最保暖的部分。不少消费者认为,羽绒服含绒量达到100%,就是好货。“这又是一个消费误区,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可能达到100%。”何勇表示,如果一件羽绒服标明“含绒量100%”,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 从检测实验的结果来看,即便是使用了最优质的羽绒,当中也会既有绒朵,又有绒丝。所以,不可能出现含绒量100%的羽绒服。一般来说,羽绒服的含绒量越高越好,含绒量达到95%左右,就已经是很优质的羽绒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羽绒服(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 新华网——什么样的羽绒服保暖?3个试验告诉你真相

4,羽绒服为什么比棉袄暖和?

原因是羽绒中饱含空气。 羽绒服之所以比棉羽绒服暖和,是因为白羽绒都充满空气之气,羽绒与其他同等重量的保温材料(如丝、棉、化纤等)一样,蓬松性高,保暖性强。羽毛欢的绒毛花是花的形状结构,其中包含很多静止的空气。由于空气的导热性较低,对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天然屏障,所以羽绒服比棉袄更暖和。 决定一件衣服有多暖和的因素不仅是厚度,而且还有材料、结构和合身程度。在穿厚衣服合身的情况下,人体热量主要以传导的形式存在。同样厚度和合身的衣服导热系数越小,就越暖和。 羽绒服的结构和材料使其具有较低的导热性,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暖性。羽绒特殊的结构决定了羽绒服良好的热性能。 扩展资料: 冬天穿衣服最重要的是保暖。毕竟,没有人愿意整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其实羽绒服的保暖性能是很好的。 棉质西装的主要材料是棉,看起来材料丰富,但不是很紧,所以相对不那么暖和。另外,羽绒服比较多才多艺,搭配裙子或裤子,都很时尚,所以很多时尚的女性都喜欢在冬天穿羽绒服。

5,羽绒为什么能保暖

因为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所以能够达到保暖的效果。 我国的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提到:“选鹅腹绒毛为衣,被絮,柔软而新性寒,尤宜解婴儿之惊痛。”用现代的观点解释,羽绒被的保健功能是因羽绒独特的轻柔保暖和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所决定的。 从保暖程度上看,法国的科研机构公布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保暖材料超过羽绒的保暖性能,因为羽绒是星朵状结构,每根绒丝在放大镜下均可以看出是呈鱼鳞状,有数不清的微小孔隙,含蓄着大量的静止空气。 由于空气的传导系数最低,形成了羽绒良好的保暖性,加之羽绒又充满弹性,以含绒率为50%的羽绒测试,它的轻盈蓬松度相当于棉花的2.8倍,羊毛的2.2倍,所以羽绒被不但轻柔保暖,而且触肤感也很好。 扩展资料: 羽绒的保养方法: 经验一:一定要手洗。 在羽绒服内侧,都缝有一个印有保养和洗涤说明的小标签,细心的人都会发现,90%的羽绒服标明要手洗,切忌干洗,因为干洗用的药水会影响保暖性,也会使布料老化。而机洗和甩干,被拧搅后的羽绒服,极易导致填充物薄厚不均,使得衣物走形,影响美观和保暖性。 经验二:30度水温漂洗。 先将羽绒服放入冷水中浸泡20分钟,让羽绒服内外充分湿润。将洗涤剂溶入30度的温水中,再将羽绒服放入其中浸泡一刻钟,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漂洗也要用温水,能够利于洗涤剂充分溶解于水中,可使羽绒服漂洗得更干净。 经验三:使用洗衣粉浓度不能过高。 如果一定要用洗衣粉清洗羽绒服,通常两脸盆水放入4至5汤匙洗衣粉为宜,如果浓度过高,难以漂洗干净,羽绒中残留的洗衣粉,会影响羽绒的蓬松度,大大降低保暖性。 经验四:最好使用中性洗涤剂。 中性洗涤剂对衣料和羽绒的伤害最小,使用碱性洗涤剂,如果漂洗不净,残留的洗涤剂会对羽绒服造成损害,并且容易在衣服表面留下白色痕迹,影响美观。去除残留碱性洗涤剂,可在漂洗两次之后,在温水中加入两小勺食醋,将羽绒服浸泡一会儿再漂洗,食醋能中和碱性洗涤剂。 经验五:不能拧干。 羽绒服洗好后,不能拧干,应将水分挤出,再平铺或挂起晾干,禁止曝晒,也不要熨烫,以免烫伤衣物。晾干后,可轻轻拍打,使羽绒服恢复蓬松柔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羽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