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火烧云的资料,什么是火烧云?

本文目录索引

1,什么是火烧云?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大多出现在6、7、8月份的夏季和盛夏时节。 它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位于天空的西部,一般是红彤彤的。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云的形状千变万化。 火烧云的形成原因是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太阳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空气中漂浮的灰尘和水滴等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散射作用,将各色光线分散开来。 傍晚时,斜射的太阳光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因散射作用而减弱得更厉害,其中,减弱最多的是紫色光,减弱最少的是红、橙色光。这些减弱后以红、橙色光为主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了鲜艳夺目的彩霞。 扩展资料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得不好;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该判断结果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 因此,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云 (自然现象)

什么是火烧云?

2,关于火烧云的资料

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早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

那么,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这几种颜色的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天上没有云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

3,火烧云作者的资料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1] 中文名 萧红 外文名 Xiao hong 别 名 张廼莹,张秀环,悄吟,玲玲,田娣[1]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1] 出生日期 1911年6月1日 逝世日期 1942年1月22日 职 业 作家 毕业院校 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未毕业)[2] 主要成就 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代表作品 《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祖 籍 山东省聊城地区莘县[1]

4,火烧云是什么?

火烧云是指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 火烧云属于低云类。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所以叫火烧云。 出现火烧云的时候,天空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整个渲染成红色,犹如下方有一个正在喷发的火山口,令人炫目。 扩展资料: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 火烧云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烧云

5,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cbc17b380644db3097ddd883.jpg

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
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
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通通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
茂的时期即将到来。

成因简析
[编辑本段]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这些颜色的光的波长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空气里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叫作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越短的,像紫色、蓝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开来;波长越长的,像红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到散射就减弱得很厉害。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或橙色光。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鲜艳夺目的彩霞。

天上没有云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有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

6,火烧云有什么颜色?

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
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
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通通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
茂的时期即将到来。
成因简析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这些颜色的光的波长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空气里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叫作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越短的,像紫色、蓝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开来;波长越长的,像红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到散射就减弱得很厉害。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或橙色光。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鲜艳夺目的彩霞。
  天上没有云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有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就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

7,火烧云课文的作者

作者是萧红。《火烧云》萧红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摘入沪教版五年级课文。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40年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 扩展资料: 萧红作为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她对个性的解放和自由恋爱的执着的追求,至今尤其具有启示意义。她一生创作,始终顽强地表现了她的思想和个性,她的平民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立场。    萧红是鲁迅最青睐的学生,是鲁迅死都念念不忘的女弟子。因为鲁迅的关系,她的作品一直备受时代的热捧,这让她年纪轻轻就跻身民国史上“最有作为的女作家”之一。 正如鲁迅所说:“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萧红也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萧红

8,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

火烧云的形成是以因为太阳光穿过云层,傍晚时分空气中水分充足,大部分光在穿过云层的过程中被阻隔,只剩下红色、橙色的光,于是肉眼所见的云彩是红色、橙色的,就形成了“火烧云”。 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的太阳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 火烧云影响 火烧云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了。 出现火烧云的时候,天空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整个渲染成红色,犹如下方有一个正在喷发的火山口,令人炫目。

9,4火烧云的简短资料

火烧云是指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 火烧云属于低云类。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所以叫火烧云。 火烧云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了。 扩展资料: 相关原理 太阳刚刚出来或者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过的一样。这种通红的云称为朝霞和晚霞,形象地称之为“火烧云”。 那么,太阳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在这几种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 其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里“行走”没有多远就筋疲力尽了,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这就形成了火烧云。 火烧云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云

10,关于火烧云的资料。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 具体详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30.html?wtp=tt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