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国王的演讲是真的吗,电影《国王的演讲》,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虚构

本文目录索引

1,电影《国王的演讲》,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虚构的故事?

国王的演讲中乔治六世患有口吃是真实的。 乔治六世之所以口吃有几种说法: 1、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因为他的父亲严厉且强势,他指示导师纠正乔治六世的左撇子,因此而导致了他的口吃。 2、与生来就是王位继承人的哥哥爱德华相比,他从小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童年充满了孤独和忧伤。因此,也有人认为恐惧心理也是导致其口吃的原因之一。 在即位之前,乔治六世曾经代表父亲进行广播演讲。当红色的信号灯闪过三次后,他艰难地张开嘴,双唇颤抖,喉头却难以发出任何声音。 扩展资料: 乔治六世,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 乔治六世十分害羞,终身都患有严重的口吃。当他得知1936年继位为爱德华八世的兄长最终决定为了婚姻问题而退位,自己将继承王位时,他十分不愉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名望很低的王室希望能够成为带领国家迈向胜利的楷模。战争初期国王的圣诞节讲话鼓舞了士气。 战后,国王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由于长期吸烟,乔治六世患有严重的肺癌。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因血栓形成在睡梦中去世,遗体安葬在温莎城堡。长女伊丽莎白公主即位,是为伊丽莎白二世。她统治了王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乔治六世

电影《国王的演讲》,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虚构的故事?

2,《国王的演讲》的真实背景是什么?

  《国王的演讲》的真实背景:
  影片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
  乔治六世就是那位为了美人而放弃江山的爱德华八世国王的弟弟。由于拥有一个像爱德华王储这样优秀的哥哥,自小害羞、口吃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看起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在远离公众的平静生活中逍遥度日,抚养两个女儿。随着老国王身体衰弱,日益增加的公共责任落到了伯蒂身上,也因此,他开始了与口吃的艰难抗争,并找到了“民间医生”莱纳尔·罗格,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了终生友谊。 爱德华逊位后,伯蒂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两年后,二战爆发。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了口吃,通过广播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号召英国人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
  《国王的演讲》是由汤姆·霍珀指导,科林·费斯担当主演的英国电影,整部电影以叙述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本片于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了最高荣誉——观众选择奖。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上,《国王的演讲》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科林·费斯凭借本片获得金球奖最佳戏剧片男主角。影片还获得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

3,国王的演讲是个真实的故事?

是的,乔治六世历史上是口吃。 影片《国王的演讲》在英国王太后(也就是乔治六世的妻子)2002年逝世后获准拿到罗格的日记等资料,并开始筹备拍摄。 乔治六世生于1895年12月14日。自幼因保姆疏忽,而患有胃病。 乔治六世有位严厉且强势的父亲。父亲热爱集邮,便不允许孩子有其他爱好。乔治六世之所以口吃,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父亲指示导师纠正他的左撇子所引起的间接后果。 与生来就是王位继承人的哥哥爱德华相比,他从小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童年充满了孤独和忧伤。因此,也有人认为恐惧心理也是导致其口吃的原因之一。 在即位之前,他曾经代表父亲进行广播演讲。当红色的信号灯闪过三次后,他艰难地张开嘴,双唇颤抖,喉头却难以发出任何声音。 扩展资料: 乔治六世(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英语: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次子,退位的爱德华八世之弟。 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由于长期吸烟,乔治六世患有严重的肺癌。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因血栓形成在睡梦中去世,遗体安葬在温莎城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乔治六世 百度百科-国王的演讲

4,国王的演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里面的故事真的发生么

  回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历史,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故事。为迎娶曾有婚史的辛普森夫人,爱德华八世不惜退位,仅执政325天。退位后,他成为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他的继任者,正是从小怯懦、口吃的弟弟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  
 电影《国王的演讲》取材于这段历史,故事主角就是乔治六世。由于拥有一个像爱德华王储这样优秀的哥哥,自小害羞、口吃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看起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在远离公众的平静生活中逍遥度日,抚养两个女儿。随着老国王身体衰弱,日益增加的公共责任落到了伯蒂身上,也因此,他开始了与口吃的艰难抗争,并找到了“民间医生”莱纳尔·罗格,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了终生友谊。  
爱德华逊位后,伯蒂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两年后,二战爆发。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了口吃,通过广播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号召英国人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
而现实中乔治六世(艾伯特王子)天生害羞,且患有严重的口吃。他在妻子伊丽莎白王后的支持下积极地治疗,并于二战初期的圣诞节前夕,发表了鼓舞士气的演讲,也就是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场景。这些史料是近年发现的口吃治疗专家的秘密日记才被揭示到大众眼前,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英国王室。

  
对于这部电影的前世今生,马克·福利尼奥细细说道:“汤姆·霍伯在拍完《伊莉莎白一世》之后,就已经开始在准备继续拍摄皇室的故事,但他希望是一部一流水准的制作而不是一部电视电影,所以需要准备的工作就非常的多,例如在选演员方面,还有挑选剧本。当时我和汤姆·霍伯都还没有太清晰的目标,我们究竟想拍哪一段故事,一切都很模糊。直到我在公司的剧本库里发现了大卫·塞德勒所写的一个剧本,当时我给汤姆·霍伯看了之后,他和我都认为这个故事非常值得拍摄,它就是《国王的演讲》。而后我和汤姆·霍伯约见了大卫·塞德勒,确定了拍摄计划之后,一切都变得轻松简单了,因为在演员方面,我和汤姆·霍伯都非常赞同,而他拍摄起这类故事也是轻车熟路。这是一次愉快的电影制作经历。”

5,《国王的演讲》原型是什么?

乔治六。 乔治六世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是乔治五世的次子,生于1895年12月14日。幼儿时期因保姆疏忽而患有胃病。幼年时期的他说话流利动听,和其他人无异。 但当他逐渐成长时便开始受到各种约束,从那时候开始他便有了口吃的毛病,因此受到了兄弟姐妹的取笑和嘲弄。年幼时期的乔治六世还因罗圈腿要遭受每天几个小时的夹板治疗。乔治王子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巨大光环下,从小造成了他胆小、怯懦的性格。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演员 柯林·费斯饰演乔治六世 约克公爵阿尔伯特,自小怯懦和口吃,因而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流畅的演讲。最后经过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帮助,慢慢克服了心理的障碍。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他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发表了著名的圣诞讲话,鼓舞了当时二战中的英国军民。 2、演员海伦娜·伯翰·卡特饰演伊丽莎白·鲍斯-莱昂 约克公爵夫人,漂亮而贤惠大方,为了帮助丈夫能治疗好口吃的毛病,到处寻访名医,最终通过语言治疗协会主席介绍找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治好了约克郡公爵的口吃。 3、演员杰弗里·拉什饰演莱纳尔·罗格 澳大利亚语言治疗师,为人古怪、有原则,他的南半球式法既非正统又具有争议性,但技艺高超,最后治好了约克郡公爵的口吃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王的演讲

6,电影《国王的演讲》 主人公的原型是谁

乔治六 乔治六世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是乔治五世的次子,生于1895年12月14日。幼儿时期因保姆疏忽而患有胃病。幼年时期的他说话流利动听,和其他人无异。 但当他逐渐成长时便开始受到各种约束,从那时候开始他便有了口吃的毛病,因此受到了兄弟姐妹的取笑和嘲弄。年幼时期的乔治六世还因罗圈腿要遭受每天几个小时的夹板治疗。乔治王子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巨大光环下,从小造成了他胆小、怯懦的性格。 扩展资料 剧情介绍 约克郡公爵(科林·费斯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杰弗里·拉什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 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王的演讲

7,国王的演讲有一定真实性吗?

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很大程度美化了乔治六世

 1.影片的前半部分用了大量笔墨描述罗格试图争取伯蒂的信任。伯蒂抗拒与罗格见面,第一次见面也不欢而散。   
但事实上,伯蒂1926年第一次寻求罗格的帮助,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罗格曾记录下来这次会面,并发表在乔治六世的传记里,“第一次会面结束后,伯蒂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两个月的治疗结束后,伯蒂的进步非常明显 ,当时他已经开始胜任所有皇家旅行中安排的公众演讲。”   
2.历史上,伯蒂选择自己的王室封号为“乔治”,是为了表达对父亲乔治五世的尊重,而不像电影里丘吉尔说的那样,是因为艾伯特这个名字“太德国”。
3.坎特伯雷教堂大主教揭露出罗格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而事实上,罗格拥有行医执照,从未谎报过自己的资格。

事实上,英国王室在上世纪整个30年代都表示出对纳粹德国的好感。众所周知的是爱德华八世,他一直亲近希特勒,1937年,温莎公爵伉俪甚至前往德国,成为希特勒的私人访客。

8,国王的演讲的真实背景

《国王的演讲》的真实背景如下:   影片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 乔治六世就是那位为了美人而放弃江山的爱德华八世国王的弟弟。由于拥有一个像爱德华王储这样优秀的哥哥,自小害羞、口吃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看起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在远离公众的平静生活中逍遥度日,抚养两个女儿。 随着老国王身体衰弱,日益增加的公共责任落到了伯蒂身上,也因此,他开始了与口吃的艰难抗争,并找到了“民间医生”莱纳尔·罗格,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了终生友谊。爱德华逊位后,伯蒂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 两年后,二战爆发。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了口吃,通过广播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号召英国人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 《国王的演讲》是由汤姆·霍珀指导,科林·费斯担当主演的英国电影,整部电影以叙述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 本片于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了最高荣誉——观众选择奖。 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名单上,《国王的演讲》获得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科林·费斯凭借本片获得金球奖最佳戏剧片男主角。影片还获得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 影视评价: 影片拥有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因此,不需要演员夸大的表演,就能展示出乔治六世国王当时的窘迫。科林·费斯和杰弗里·拉什扮演的“国王”和“医生”,将贵族的游戏,演绎得极其平凡、深入人心,又极具艺术价值。 还映射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演员来说,能够参与该片,是演艺生涯的一大亮点。

9,《国王的演讲》里的 莱昂纳尔·罗格有这个人吗?

  1、医生莱昂纳尔·罗格真实存在。《国王的演讲》是传记电影,虽然有演义的部分,但基本是按照史实来改编的。
  2、莱恩尼尔·乔治·罗格(Lionel George Logue,1880年2月26日-1953年4月12日),CVO,澳大利亚籍语言治疗师与舞台剧演员。曾成功治愈英王乔治六世的严重口吃。国王与治疗师的友谊长存,直至国王逝世。
  3、《国王的演讲》(英语:The King's Speech)是2010年由汤姆·霍伯执导的英国传记片。男主角科林·费尔斯获得了包括第68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在内的许多表演奖。影片还在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12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及最佳男主角四项大奖‎。
  讲述的是现任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治疗口吃的故事,根据英国历史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身为约克公爵的乔治,父亲是国王乔治五世,兄长是王储威尔士亲王爱德华。乔治从小有严重的口吃,为了应付演说而时有无力感,遂连同妻子寻找语言治疗师来治疗自己,最终找到了澳大利亚籍的莱恩尼尔·罗格(Lionel Logue),但却又以龃龉与罗格决裂。
  乔治五世去世后,王储爱德华即位,面对欧洲情势丕变,纳粹德国崛起,爱德华仍过着风花雪月的人生,不理岌岌可危的朝政,且坚持要与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华丽思女士结婚,与离婚女子结婚,违背了英国国教与王室的继承规定,首相鲍得温于是令爱德华做出选择,并以解散国会作为要胁,不愿放弃美人的爱德华,选择禅让宝座给乔治,退隐山林,称“温莎公爵”。
  乔治因兄长不负责任的退位,不得不加冕登基,是为乔治六世。乔治此时再次想到罗格,为了能顺利发表各种演说,乔治辛苦经历了一系列的语言训练,不但与罗格成为好友,口吃也大为好转。最后结局,是乔治六世向当时二次大战中的英国人的一次著名战时演说,其发表顺利,声调铿锵有力,鼓舞了全国军民。

10,《国王的演讲》内容概要

约克郡公爵(科林费斯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 (杰弗里:拉什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 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 乔治五世驾崩,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却为了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成为了乔治六世。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部讲述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生平的传记电影,在开拍伊始就被看好成为2011年各大奖项的种子选手,因为它不仅有着和历史紧贴的时代背景,更有着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海伦娜·伯翰·卡特等好戏之人的精彩演绎。 对于这部电影的“奖项野心”,该片制作人马克·福利尼奥表示,《国王的演讲》是一个会唤起大家重温历史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地复杂和细致,‘这部电影有着精彩的故事和演员的出色演绎,大家都是非常认真地在做一部值得被观众记住的电影,为这个目标在努力。 编剧大卫·塞德勒跟片中的乔治六世一样,曾经也是口吃病患者,他小时候就读过乔治六世的故事。大卫表示,乔治六世的故事对他有很大鼓励,最后他也克服了口吃问题,所以长大后一直想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 虽然大卫对这段历史研究颇深,但由于缺少一手材料,剧本初稿很大部分要靠想象来填充细节。后来他找到曾获罗格医生治疗的一位叔叔,对罗格的治疗手法有了详尽了解。 影片开拍前9周,他得到了罗格医生的笔记本,从而对当时发生的事件有了更真实的了解,不少记载的内容都直接引用到了电影之中,也使得影片生动性大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王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