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封禅泰山

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几位
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几位
提示:

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几位

正史记载,一共只有六位帝王封禅过泰山,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在这六位封禅的皇帝中,唐朝和汉朝各自占了两位,比较符合汉唐两代的历史地位。
秦始皇嬴政,首创泰山封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行东方,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立石颂德。
汉武大帝刘彻开创汉武盛世的局面,公元前110年,在泰山进行封禅仪式。汉武帝曾先后五次举行封禅仪式。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开创“光武中兴”的盛世,建武三十二年在泰山封禅。
唐高宗李治,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开创盛世,史称“永徽之治”。665年,唐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在泰山进行封禅。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726年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进行封禅。
宋真宗赵恒。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但在局势有利的情况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1008年,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
“封禅”,是中国古代民族或国家最高祭典。因为它是人间“帝王”与天、地通话的仪式。《史记封禅书》正义云:“此泰山上筑土为埴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盲禅者,神之也。”又引《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但是,一般帝王还没有资格封禅,一定要受命于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资格。

12位封禅泰山的皇帝
提示:

12位封禅泰山的皇帝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明确列出的有十二位封禅泰山的上古帝王: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 而纵观中国封建历史,泰山封禅的皇帝仅仅只有六位,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宋真宗赵恒。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兼并天下,建立了一统的大秦帝国。在陆续施行于帝国各地的一统中,宗教祭祀的一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秦始皇帝整合了齐国和秦国两国的祭祀仪式,陆续立过两百多个坛庙,称为“祠畤”。秦始皇帝于公元前219年有一次极大规模的巡狩,从关中出发,周游今山东地区,登泰山,禅梁父,然后巡海南下,自荆州走南边的武关回关中。 汉武帝的封禅与之类似,也是倾全国之力的大祭祀,但是也严重消耗民力。此后便有了罢庙废祠的主张,到了新莽政权,在儒生皇帝王莽手里正式废除了大规模的封禅祭祀礼,而是在首都立坛,祭祀天地日月、社稷祖宗。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开创“光武中兴”的盛世,建武三十二年在泰山封禅。唐高宗李治,高宗时期唐朝版图最大,开创盛世,史称“永徽之治”。665年, 唐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在泰山进行封禅。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726年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进行封禅。 宋真宗封禅泰山之时,欲借天意来威慑外敌,故自导自演了一幕“天书由天而降”的闹剧。但是随意封禅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自此之后,帝王泰山封禅的历史就戛然而止了,甚至连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几次去到泰山,几经犹豫最后还是放弃了封禅。

第一个封泰山的人是谁?
提示:

第一个封泰山的人是谁?

第一位是秦始皇,他在统一六国之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于秦二十八年(前219年)登泰山封禅,祭告天地,显示他的成功;

第二位是汉武帝刘彻,他在大展宏图之后,又获宝鼎,政局空前稳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登泰山封禅,祭告成功;

第三位是汉光武帝刘秀,他在消除割据局面的过程中,苦心经营30多年,终于换得了天下太平,于汉建武中元元年(56年)二月举行了泰山封禅大礼。

后来唐高宗封禅泰山,又有唐玄宗、宋真宗封禅泰山。若把武则天女皇封禅中岳嵩山计算在内,历史上仅有七位帝王行过此种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