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与善治

善治的词源
善治概念主要有三个基本的来源:首先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政治语汇,在这种情境下,“善治”与“善政”两个概念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例如,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写到“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因而,在这种情境下,善治即等同于善政。其主要意义是指好的政府和相应的好的治理手段。善治语汇的第二个来源,来自于新的治理理论和对英文good governance的翻译。在这一情境下,新的治理理论更加强调社会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善治语汇的第三个来源和发展是俞可平教授的总结,其主要的概念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认为善治的实现是政治制度的终极目的。并更近一步提出了,善治是在概念上比民主更为一般化的治理目标(这一点也是引发较大争议的地方)。俞可平教授指出“善治既是对中国传统的善政善治概念的借用,更是对当代西方good governance的借用,力图将中西含义结合起来”。“这一概念对传统的超越在于,它不局限于好政府,而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好治理,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政府利益或某个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对西方的超越在于,在中国语境中,善政仍然是实现善治的关键。对一般政治哲学的超越在于,它包含民主法治,但不局限于民主法治,民主法治只是善治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可以说,以上的三种来源是互相递进的。 张尚仁认为“善治”这一译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正善治”。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系统性的“善治”社会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对社会应以柔性管理为主。“柔”与“和”是“道”的本质属性。柔性的社会管理,其内涵包括“天下神器”、“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正治国”及无形管理比有形管理更重要的思想。社会的治理者,必须重视民生;要在民众中形成淳朴的社会风气;不可与民争利,在利益面前要将自己摆在最后;管理民众时,管理者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要“居其实不居其华”,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善治的本土化
善治理论来自西方,如何使之本土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我国比较早系统研究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公共管理学者陈广胜置身于汉文化的语境,在专著《走向善治》中对善治这一概念进行了有代表性的概括:1、就治理主体而言,善治是“善者治理”。作为治理主体,无论政府、非政府组织或是私人企业都应具有合法性。尤其是发挥元治理功能的政府,更应是温良、公正的治理者,是值得公众信赖的合格治理者。2、就治理目的而言,善治是“善意治理”。治理的本意是服务,没有服务的治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根本上讲,政府治理的出发点,是让公众享有更充分的公共物品,享有更高满足度的公共管理,从而实现社会公众福利的最大化。3、就治理方式而言,善治是“善于治理”。它不是政府统包统揽的治理,更不是权力压制、单向施恩,而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合作。治理的过程,是多中心良性互动的过程,是政府不断回应公众需求的过程。4、就治理结果而言,善治是“善态治理”。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社会形态,虽然矛盾与冲突仍会频繁出现,却能最大限度地被社会所包容、被制度所接收、被机制所化解。 从西方学界来看,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是对如何实现善治的两种视角。多元主义强调竞争,主张在结构分化的基础上对权力进行多元配置;社团主义强调合作,主张国家和利益团体互相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践,需要践行“竞争—合作主义”,即探索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新格局。所谓多元治理,即引入竞争,促使政府改变自己对于公共权力资源的垄断性角色,让包括社会中介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等在内的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等,都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所谓和谐治理,即崇尚合作,毕竟多元治理绝非“无政府治理”,不是互不买账、相互掣肘、分崩离析的各行其是,而应当是在政府的主持之下,实现分工合作、良性互动、运行协调的共治。在很在程度上,善治可以作为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工具。善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当我们真正将多元治理、和谐治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国的发展将进一步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也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善治社会。
“沪、港、粤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五地征文的书籍书目是什么?
《三国演义》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2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广州出版社3 《我们仨》 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围城》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 《傅雷家书》 傅雷 辽宁教育出版社6 《家》 巴金 大象出版社7《丰子恺自述》 丰子恺 大象出版社8《鲁迅杂文选》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9 《我的家在高原上》 席慕蓉 上海文艺出版社10《金粉世家》 张恨水 江苏文艺出版社11《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 浙江文艺出版社12 《老猫》 季羡林 人民出版社13《中国文学论丛》 钱穆 三联书店14《四世同堂》 老舍 人民文学出版社15 《词林观止》 张毅 岳麓书社16《CCTV面对面真情访谈――非典时期的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17 《我的光辉岁月》 太阿花城出版社18 《窦蔻的年华》 窦蔻文汇出版社19《这里也有个金色池塘》 王小鹰 少儿出版社20 《哈佛铜像前的故事》 王周生 少儿出版社21《刘心武自述》 刘心武 大象出版社22《异乡的天籁》 赵丽宏 少儿出版社23 《乐神的摇篮――萨尔茨堡手记》 冯骥才人民文学出版社24《故我依然》 黄宗英 东方出版社25 《逝者如斯》 王觉非 中国青年出版社26《女生日记》 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27《路遥全集》 路遥 广州出版社28 《目击中国100年》 成勇 广东旅游出版社29 《嘭嘭嘭》童喜喜 春风文艺出版社30《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 几米 辽宁教育出版社31 《突破困难 成功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杨佐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32《聪明孩子想什么》 邵泽水 学苑出版社33 《人生每日必修课》 吴军红 浙江人民出版社34《遥远的完美》 铁凝 广西美术出版社35《成功者就是我:中小学生走向成功的42个关键点》 郭中平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36 《失落的历史》盛振华 百花文艺出版社37《两代人的热爱》 华姿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38 《灵魂饭》 余华 南海出版公司39《学子》 梁晓声 百花文艺出版社40《我是农民》 贾平凹 陕西旅游出版社41 《天使肚子痛》 陈丹燕 上海文艺出版社42《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管斌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3 《童言无忌逗你笑》滕俊杰编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44《淘气小女巫》 鸿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编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45《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等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46《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 〔英国〕 阿诺德 汤因比 上海人民出版社47《小香咕和她的表姐表妹》秦文君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48 《非法智慧》 张之路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49《中的精神》 〔日本〕吴清源 中信出版社50 《名人传》〔法国〕罗曼 罗兰 译林出版社51 《外国短篇小说经典100篇》 〔美国〕欧亨利 人民文学出版社52 《被背叛的遗嘱》 〔捷克〕米兰昆德拉 上海译文出版社53 《哈利波特与凤凰令》 〔英国〕J.K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54《高尔基传:去掉伪饰的高尔基及作家死亡之谜》 〔俄罗斯〕巴拉诺夫 漓江出版社55 《简爱》 〔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56《普希金诗选》 〔俄罗斯〕普希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57 《歌德谈话录》 〔德国〕艾克曼 译林出版社58《悲惨世界》 〔法国〕雨果人民文学出版社59 《第一视角――与中国航天员朝夕相处》 赵雁 北京出版社60 《金银岛》 〔英国〕斯蒂文生上海译文出版社61《茶花女》 〔法国〕小仲马 上海译文出版社62《窗边的小豆豆》 〔日本〕黑柳彻子 南海出版社6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美国〕海伦 凯勒 华文出版社64《泰戈尔抒情诗选》 〔印度〕泰戈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65《斯蒂芬霍金传》 〔英国〕迈克尔 怀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66《歇洛克福尔摩斯短篇故事集》 〔英国〕柯南 道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67《哈里王子》 〔英国〕马克 桑德斯 接力出版社68 《蝎子之屋》〔美国〕南希 法默 接力出版社69《爱因斯坦的“诡辩”――解开12个物理学迷惑》 〔美国〕考林布鲁斯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70《第三、四届沪、港、澳与新加坡中学生推荐书目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