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套路

买房赠送面积是什么鬼?这真的靠谱吗
房屋面积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提前测得,很多都是在交房前被开发商告知,房屋面积增加了或者公摊面积增加了。但有一种赠送面积,是开发商事先告知的,这真的是在赠送的吗?看看以下内容吧。 房屋面积 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提前测得,很多都是在 交房 前被 开发商 告知,房屋面积增加了或者公摊面积增加了。但有一种 赠送面积 ,是开发商事先告知的,这真的是在赠送的吗?看看以下内容吧。 开发商为什么愿意送面积? 所谓“送面积”、实际得房面积,都是相对于 产权 面积而言的。对于 买房 人而言,自己得到的是送面积;但对于开发商而言,更习惯用的术语是“偷面积”。 开发商为什么乐于这么干?在业内人士看来,“偷面积”的出现是开发商通过打擦边球,或者在工程验收后进行二次施工,面积超额了,但开发商不必补缴 土地出让金 。 类似许多 楼盘 开发的LOFT产品,实际 建筑面积 都超过规定的建筑面积。开发商通过少量成本的增加,可以获得接近双倍的收益。 同时在销售阶段,相对于 竞品 项目,有大面积赠送的楼盘就可以获得“比较优势”,促进销售。曾女士买LOFT时就是被售楼员“买40平方米得60平方米”的说词所打动,“折下来一平方米才12000多元”。 开发商为什么能做到送面积? 在所谓赠送的面积中,一类是室内面积,一类是室外花园。本质上,室外花园都是公共绿地空间的一部分,这种赠送实际都是公共空间的“私有化”。 而在室内空间中,有的送,多是打擦边球的行为。例如所谓送 飘窗 ,有的真飘窗本身是不计入有关规范约定的建筑面积的,就谈不上“送”;有的假飘窗,则是在工程验收后可以打掉,这种就规避了验收的检查。 二次工程是许多开发商实现偷面积的重要手段。不仅是飘窗、阳台,甚至地下空间都可以。开发商报送规划时只是一层的空间,但是后期足够的层高空间可以隔出两层。这种工程有的是直接由开发商负责,有的则是买房人在 装修 阶段完成。 这些面积其实是公摊面积! 共用面积是指 业主 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可以分为4类: 1、建在幢内为本幢服务的水、电、气、暖通等相关设备用房。 2、建在幢内为本幢服务的警卫室、信报间、消防控制室等管理用房。 3、墙体部分,包括外墙、套与共用空间之间的 分隔墙 中,未计入套内墙体面积的其他墙体 水平投影 面积。 4、本幢内的水平通道、垂直通道、大厅、门厅等公共通行建筑部位。 哪些部位不算入房屋面积? 1、层高小于2.20米的房屋部位。 2、突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装饰 柱 、装饰性的玻璃 幕墙 、飘窗、垛、 勒脚 、台阶、无柱雨篷、烟道、壁炉等。 3、房屋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 4、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 5、 骑楼 、过街楼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临街楼房挑廊下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不论其是否有柱,是否有围护结构。 6、独立烟囱、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线。 7、电梯下方的电梯机坑。 8、户室或阳台中由栏板、护栏等分隔的 空调 机位 9、露台 提醒 购房 者一点,房屋面积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要 面积误差比 不超过3%,法律是支持开发商的,也就是说,开发商只要把 房产 实测后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控制在3%以内,打官司基本上是稳操胜券。所以,购房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精打细算!
买房赠送面积是陷阱吗
法律分析:赠送的面积属于公用面积,譬如庭院、屋顶花园等,该部分面积属于小区业主共有财产,开发商无权赠送,该赠送行为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未来“赠送面积”发生重大的安全隐患、事故都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即使“赠送面积”写进合同的附加条款,也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二百七十二条 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