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

普天之下的意思?
注音 ㄆㄨˇ ㄊ一ㄢ ㄓ ㄒ一ㄚˋ 拼音 pǔ tiān zhī xià 词性 成语 基本释义 ⒈ 整个天下。 例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 英universally; 国语辞典简编本 普天之下「ㄆㄨˇ ㄊㄧㄢ ㄓ ㄒㄧㄚˋ」 全天下、全世界。 造句热恋中的男女,都会认为对方是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最佳对象。 国语辞典修订本 普天之下「ㄆㄨˇ ㄊ一ㄢ ㄓ ㄒ一ㄚˋ」 ⒈ 全天下。 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靡所不至。』」《红楼梦·第五回》:「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 引证解释 ⒈ 整个天下;遍天下。 引《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按,今本《诗·小雅·北山》作“溥天”。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 大悦,加 渊 爵位”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以天下为家。”《旧唐书·李密传》:“普天之下,率土之滨, 蟠木 距于 流沙,瀚海 穷于 丹穴,莫不鼓腹击壤,凿井耕田,治致升平,驱之仁寿。”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普天之下,黑暗即将过去,曙光迎来白昼。”亦省作“普天下”。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普天下的妇道,第一件开心的事无过丈夫当着他的面赞他自己养的儿子。”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普天下没有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普天之下什么意思?
词目 普天之下 发音 pǔ tiān zhī xià 释义 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引用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操大怒曰:“吾平生游历, 普天之下 ,四十余年,上至天子,下及庶人,无不惧孤;是何妖神,敢... 《西湖二集》第二十六卷 会稽道中义士 ...全要忠臣义士竭力扶持。古语道“岁寒知松柏,国乱显忠臣”,但“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论有官无官、有禄无... 《太平广记》卷第十 神仙十 ...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幸其庵,躬问之。帝曰:“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域中‘四大’,王居其一... 《太平广记》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 ...,自己的名声摇扬四海之间;道安则说:“弥天释道安”意思是说, 普天之下 无人不知道释道安的名字。这次对话在当时很有名气,尤其是...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 ...释道安闲谈,自我夸赞说:“四海之内习凿齿。”释道安应声说:“ 普天之下 释道安。”都认为这两句话是一付清对。 ... 《水浒传》第二十八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 普天之下 没我一般的了!’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 《脉经》脾胃部 ...则蛾蚋几微之虫,因阴阳气变化而生者也。喘息,有血脉之类也。言 普天之下 ,草木昆虫,无不被蒙土之恩福也)。德则为缓,恩则为迟,... 《九州春秋》九州春秋 ...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济之,则 普天之下 ,无思不服矣。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 《翠微先生北征录》卷十二 治安药石 ...技,分为二十八将,各置队伍,教以本色材技,兼习武艺、战斗。则 普天之下 ,无非可招之军;四海之内,无非可用之卒。三司、五驻与夫... 《东游记》老君道教源流 ...诏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帝即命驾诣之。帝曰:“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有四大,王居一也。... 《红楼梦》第 五 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我到各司中游顽游顽,不知可使得?”仙姑道:“此各司中皆贮的是 普天之下 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宝... 《翠微北征录》卷十二 ...技,分为二十八将,各置队伍,教以本色材技,兼习武艺、战斗。则 普天之下 ,无非可招之军;四海之内,无非可用之卒。三司、五驻与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小雅·北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意思:广阔无垠的中原大地,都是国家的领土;这片水土养育的人,都是华夏儿女。 既:这片土地是国家的领土,这里生活的人都是国民,每个人都有享受国家土地养育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为这个国家做贡献的义务。 【原文】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白话译文】 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颗颗采撷着红红的枸杞。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士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国君家的公事无尽又无休,最忧心无闲问候父母起居! 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可叹那大夫分配劳役不公,唯独让我为国事如此劳苦! 四匹雄壮的马儿奔走蹚蹚,我为国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国君忙不迭赞我宝刀未老,啧啧称赞我正当年富力强。我自我感觉也是膂力正壮,尽心尽力地奔波经营四方。 但我看到有的人静享安乐,有的人鞠躬尽瘁操劳国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卧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劳作不止; 有的人不闻不问百姓号叫,有的人勤政不息忧心烦恼;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无忧,有的人忙于国事长期操劳; 有的人完全沉溺饮酒作乐,有的人谨小慎微不敢承担;有的人出来进去高谈阔论,有的人忙里忙外万事都干! 【注释】 ①小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②陟(zhì):登,升。③言:语助词。杞: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入药,有滋补功用。④偕(xié)偕:健壮貌。士:周王朝或诸侯国的低级官员。⑤靡(mǐ)盬(gǔ):无休止。⑥忧我父母:为父母无人服侍而忧心。⑦溥(pǔ):古本作“普”,大,全。⑧率土之滨:四海之内。⑨大夫:指执政大臣。⑩贤:多,劳。⑪牡:公马。周时用四马驾车。彭彭:形容马奔走不息。⑫傍傍:急急忙忙。⑬嘉:嘉许,称赞,夸奖。⑭鲜(xiǎn):称赞。《郑笺》:“嘉、鲜,皆善也。”方将:正壮。将,强壮。⑮旅力:体力。旅,通“膂”。⑯经营:规划治理,此处指操劳办事。⑰燕燕:安闲自得貌。居息:家中休息。⑱尽瘁:尽心竭力。⑲息偃:躺着休息。偃,仰卧。⑳不已:不止。行(háng):道路。㉑叫号(háo):呼号。《毛传》:“叫呼号召。”㉒惨惨:又作“懆懆”,忧虑不安貌。劬(qú)劳:辛勤劳苦。㉓栖迟:休息游乐。㉔鞅(yāng)掌:事多繁忙,烦劳不堪貌。㉕湛(dān)乐:过度享乐。湛,同“耽”,沉湎。㉖畏咎(jiù):怕出差错获罪招祸。㉗风议:放言高论,空发议论不做事。㉘靡事:无事。为:作。 【作品赏析】 《小雅·北山》一诗着重通过对劳役不均的怨刺,揭露了统治阶级上层的腐朽和下层的怨愤,是怨刺诗中突出的篇章。 前三章陈述士的工作繁重、朝夕勤劳、四方奔波,发出“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的怨愤。“嘉我未老”三句典型地勾画了大夫役使下属的手腕,他又是赞扬,又是夸奖,活现了统治者驭下的嘴脸。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兴语显然有民歌的影响。接着便是“偕偕士子,朝夕从事”,部分点到主题,且点到为止。 这篇诗在封建社会起到了讽谏作用。等级森严、任人唯亲的宗法等级制度,必然造成如《小雅·北山》诗中所描写的上层的腐败和下层的怨愤,统治阶级这种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必将是内部的涣散、解体以至灭亡。 【创作背景】 当时周代社会和政权是按严密的宗法制度组织的,王和诸侯的官员,分为卿、大夫、士三等,等级森严,上下尊卑的地位不可逾越,完全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规定地位的尊卑。士属于最低的阶层,在统治阶级内部处于最受役使和压抑的地位。《诗经》中有不少诗篇描写这个阶层的辛劳和痛楚,抒发他们的苦闷和不满,从而在客观上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上下关系的深刻矛盾,反映了宗法等级社会的不平等性及其隐患。《小雅·北山》即为其中之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什么意思
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解释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x0d\x0a \x0d\x0a《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x0d\x0a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_,忧我父母。\x0d\x0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x0d\x0a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x0d\x0a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x0d\x0a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x0d\x0a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x0d\x0a全诗六章。首章怨恨繁重的公差加在自己身上,给父母带来忧愁;次章说同为王臣,却劳逸不均, 自己差事特别繁重;第三章自我庆幸年轻力壮,还能应付四方奔走的差役;第四、五、六章连用十二个“或”字,两两对举,具体揭示了劳逸不均的事实。诗人在这一系列鲜明的对照中,尽情地倾诉了心中的不平和牢骚,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
普天之下是什么意思
【拼音】pǔ tiān zhī xià 【注音】ㄆㄨˇ ㄊ一ㄢ ㄓ ㄒ一ㄚˋ 【解释】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出处】《诗经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的土地是不能卖给外国洋人的,这就不能不想个变通办法了。”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整个天下。 【感情】普天之下是中性词。 【英语】universally(on God's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