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院数字校园平台

广东医学院校内网网址是什么
广东医学院校内网网址:http://www.gdmc.edu.cn/
广东医学院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任校长郑学宝。
校园总面积1404亩。由两个校区构成:湛江校区、东莞校区。
湛江校区占地227亩,位于湛江市霞山区文明东路2号;
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占地1177亩,位于东莞市松山湖新城大道1号。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有教职工1400余人。
学校有15个学院,分别为 :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湛江)、 第二临床医学院(东莞)、第三临床医学院(湛江)、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 、外语教学学部
(点击进入)广东医学院教务网
广东医学院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从“八五”开始,学校连续在3个五年规划中被确定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建校52年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2009年被广东省列为国家限额指标内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总面积为1404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占地227亩,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占地1177亩,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于2003年开始招收首批新生。目前学校全日制学生2.05万人,其中本科生1.97万人,研究生746人。在校成人生达2.3万人。 广东医学院 教务管理系统 (点击进入)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https://jwc.gzhmu.edu.cn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广州医科大学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根据2018年国际最具权威性的四大高校综合排行榜(USNews、ARWU、THE和QS),广州医科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第1285位,全国高校第107位。
学校下设21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2个研究机构,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1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三、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五、重症医学科排名全国第十,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百强。
学校坚持“人才立校”战略,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
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0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名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其中5个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20强。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试点学院3个。
学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建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5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约11000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7%,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近五年(2014-2018),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 Medicine》《New Eng J Med》《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6500余篇,其中2018年发表SCI论文数量位居国内高校第80位。冉丕鑫教授团队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干预”项目荣获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医学界唯一项目),“噻托溴铵对早期慢阻肺疗效获确认”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刘见桥教授团队关于基因编辑的研究成果—“CRISPR编辑人类胚胎有效性首次获证”入选科技日报社评选的2017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推进“人才立校、学科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把学校建成为一所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