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卷席筒全集

曲剧戏词卷席筒大老爷你稳坐在察院
哎,我的大老爷呀——
你稳坐在察院
听我把这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曲曲弯弯、星星点点
一点不留一齐往外端,
俺的家住河南登封小县,
离城二十五里曹家湾,
我的后老答姓曹叫曹林,
我兄长名叫曹保山,
我的嫂嫂多贤慧性情良善,
生下了一双儿女乖巧玲俐真叫人喜欢,
我的娘阿
生来多不贤,
把兄嫂赶下院缺吃又少穿。
大比之年王开宣,
我兄长进京赶考没有盘缠钱,
到上院那去把我后老见,
我后老赠他十两盘缠钱,
不料想阿走到后门被我娘碰见,
又把那十两纹银夺回还。
我兄长回下院那
夫妻门哭连天,
无奈何手拿笔墨和瓦砚,
又带上我嫂嫂的白玉瓒
挨门那乞讨去赶考,
中途路上遇见俺,
前后之话细问一遍,
才知道我兄长进京赶考没有盘缠钱,
我帮兄长去赶考,
我赠他马匹蓝衫和银钱。
回家去又怕我娘看出破绽,
假意作伤将她瞒,
养伤到下院那
况我娘送米面,
孩子们有吃的,
我嫂嫂她不做难,
隔两天再送几个零花钱。
不料想被我娘看出破绽,
到下院强把我拉回还,
假言那假语把我骗,
叫我到下院那去把嫂嫂搬,
我接嫂嫂到上院,
又让我躲闲话出去三天,
我走后我后老病情好转,
我的娘又定下巧机关,
药内竟把毒药下,
她假装好意命我嫂嫂端,
我后老把药饮下去,
七巧出血命归天,
打官私到县衙,
遇见个胡涂官,
头一堂按理断,
我娘使银钱,
二一堂竟把我嫂压南监。
我躲把三天回家转,
见两个孩子用绳拴,
我打开绳锁把他们问,
才知道我嫂嫂遭下不白冤,
手拉着一双儿女把城进,
我到在南牢去探监,
叔嫂们见面细说一遍,
到叫苍娃作了难,
撇下了一双儿女无人管,
怎对得起我哥哥曹保山,
前思后想无计奈,
我一怒到在公堂去喊冤,
我就说后老是我害,
替我嫂嫂坐南监,
我只说到洛阳就要闻斩,
今生今世难鸣冤。
不料想大老爷把我问,
一肚子苦水到不完,
我的大老爷阿
你看我浑身上下、上下浑身都是冤哪。。。。。。
《卷席筒》经典唱段是什么?
如下: 《卷席筒唱词——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饥饿熬煎,二解差好比那牛头马面,他和我一说话就把那脸反。 (衙皂白)走!在途中我只把嫂嫂埋怨,为弟我起解时你躲到那边,小金哥和玉妮儿难得相见叔侄们再不能一块去玩。 (衙皂白)走!再不能中岳庙里把戏看,再不能少林寺里看打拳,再不能够摘酸枣把嵩山上,再不能摸螃蟹到黑龙潭。 (衙皂白)走!问解差里洛阳还有多远(衙皂白)二十里! (苍娃白)哎呀我的妈呀!顷刻间我就进鬼门关,我实在不愿再往前赶,能耽误一天我多活一天! 《卷席筒》简介 《卷席筒》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是河南曲剧传统剧目。也是河南曲剧的经典剧目。河南曲剧,主要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前身为曲艺“河南曲子”,于1926年经地摊、高跷阶段进入戏曲舞台。又有南阳曲子(大调曲子)和洛阳曲子(小调曲子)之分。 河南曲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起源于河南汝州,分大调曲和小调曲,小调曲优雅婉转,轻快。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的河南曲剧,发展为戏曲剧种。由于曲调易学,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传播极快。
《卷席筒》经典唱段是什么?
如下: 我的大老爷;老伯对我情意重;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卷席筒》是河南曲剧传统的经典剧目,该剧主要讲述了张苍娃跟着母亲嫁到曹家,可母亲害死了曹老爷,并嫁祸于曹保山之妻张氏。正直的苍娃代嫂张氏受斩,最后被被哥哥救出,一家团圆的故事。 河南曲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起源于河南汝州,分大调曲和小调曲,小调曲优雅婉转,轻快。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的河南曲剧,发展为戏曲剧种。由于曲调易学,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传播极快。 河南曲剧,是从流行在河南的曲艺—河南曲子和民间歌舞—“踩高跷”的基础上,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左右经地摊、高跷阶段正式搬上戏曲舞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迅速演变,已成为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曲剧唱腔结构为长、短句曲牌联套体制。唱腔曲牌有150多种。伴奏乐器以坠胡、三弦、筝、琵琶为主,并采用了锣鼓等打击乐。 它的伴奏乐器,在刚搬上舞台的时候,仅有手板、曲胡、三弦、软弓京胡和笙。随着发展和演出剧目的需要,不但增添了古筝、二胡、琵琶,而且采用了武场。曲剧演出剧目是逐步丰富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