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科齐 身高,拿破仑的26位元帅分别是?
本文目录索引
- 1,拿破仑的26位元帅分别是?
- 2,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夫人身高是多少
- 3,科比身高是多少?
- 4,梅德韦杰夫的身高是多少?
- 5,男孩19岁的正常身高是多少
- 6,姚明10岁时身高是多少?
- 7,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本人怎么看
- 8,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美国霸权时代必须要结束”,他为何这么说?
- 9,法国人民在为什么不支持萨科奇了?而选奥朗德当选总统?
- 10,我想了解法国
1,拿破仑的26位元帅分别是?
一、路易斯-亚历山大-贝尔蒂埃 Louis Alexandre Berthier ,Prince de Neufchatel 1753.11.20-1815.06.01 纳夏泰尔和瓦格拉姆亲王 父亲是地形测绘工程师,早年受过地图测绘员的训练。他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参谋长人选,精力充沛,为人严谨,一丝不苟,常常亲自核查自己下达的命令,此外对于地图的记忆力极好,善于领导侦察部队和将复杂的军事行动写成简单明了的报告。 但是由于缺乏果断的魄力,所以不适合担任军队的指挥官。另外,在忠于拿破仑时期,曾经依照皇帝的命令娶巴伐利亚公主为妻。 主要事纪: 北美独立战争中成为罗尚博将军的中尉参谋。 大革命时期为上校,指挥凡尔赛的国民自卫军,坚决反对列库安特尔党。后出任旺代省革命军参谋长,在作战中负伤。 1794年热月政变后,到阿尔卑斯军团担任克勒曼将军的参谋长, 1795年5月9日(一说3月3日)随克勒曼调意大利军团参谋长 9月又随克勒曼回阿尔卑斯军团任参谋长 1796年拿破仑出任意大利军团司令后,主动请求追随,3月份出任意大利军团参谋长 1797年12月9日接任意大利军团司令,指挥对罗马的占领。 1798年4月出任拿破仑指挥的东方军团参谋长,7月2日登陆亚历山大后,下令发布了用法文,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写的公告 1799年8月24日登缪伊伦号陪同拿破仑回国11月10日担任拿破仑为第一执政政府的陆军部长 1800年4月2日改任预备军团司令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5-1808年出任大军团参谋长 1808年担任西班牙军团的参谋长 1809年4月短暂兼任德意志军团副司令,代理指挥权几天,结果造成局面被动,很快被拿破仑解除指挥权。 1809年12月1日再度出任西班牙军团参谋长 1812年担任新建大军团参谋长 1813年初生病离职,3月底病愈后被任命为重建的大军团参谋长。 1815年3月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到法国后,他拒绝效忠拿破仑,护送路易十八出国,避居巴伐利亚。 4月10日被拿破仑从元帅名单上除名。不久,他突然发狂,跳楼而亡。 二、邦-阿德里安-蒙塞 Bon Adrien Moncey 1754-1842 孔内利阿诺公爵 莱因军团的军长。马伦哥战役后,该军调海峡监视。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1807年入侵西班牙。1808年初出任西班牙军团第三军军长,3月封为孔内利阿诺公爵。 退役后曾经担任荣军院院长,并以该身份于1840年在巴黎迎接由圣赫勒拿岛运回来的拿破仑灵柩。迎灵前已经病魔缠身,但是要求大夫无论如何让他活着看到皇帝的灵柩,安葬后,说:“我可以回家等死了。” 三、查尔斯-奥热罗 Charles Augereau ,duc de Castiglione 1757.10.21-1816.06.12 斯蒂维耶雷公爵 圣马尔索郊区人,年轻时做过小偷,加入波旁王朝的军队后曾在三支军队中开过小差。近乎无政府主义者,无政治头脑却喜爱政治辩论和行政活动,但每每把事情弄糟。 主要事纪: 大革命开始时是军士,曾被派往那不勒斯王国训练那不勒斯军队。后在东比利牛斯军团对西班牙作战因功升为将军和师长。 1795年法国西班牙签署和约后率本部调意大利军团隶属,是拿破仑刚执掌意大利军团时著名五师长之一。 1796年4月13日-14日在米勒摩斯以较大伤亡迫使奥将普罗韦拉投降,并击退奥将柯里。8月初于斯蒂维耶雷村阻击并反攻维尔姆泽和科斯达诺维奇,迫敌后撤。 9月7日在普里莫拉诺击败维尔姆泽前卫,8日在巴萨诺击败维尔姆泽。11月6日在布兰塔河边击退阿尔文齐。11月15日所部在阿尔科拉和阿尔文齐的奥军争夺木桥,未果。16日,17日两度攻击。 1797年1月16日在法沃里塔歼灭普罗韦拉。8月8日出任巴黎军区司令,9月4日参与“果月18日政变”,其后曾担任莱因军团司令和高卢-巴达维亚军团司令。 1801年之后,长期担任第七军军长。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5年参加多瑙河作战, 1806年参加对普鲁士作战,10月14日参加耶拿会战,12月底和友军进攻哥利敏的俄军布霍夫顿部,将其驱逐。 1807年2月8日战本尼格森俄军主力,部队遭遇迎面大风雪,被俄军炮兵杀伤很多,本人亦负伤,后去职养伤。 1808年3月封为斯蒂维耶雷公爵 1809年出任德意志军团第八军军长。 1809年接任西班牙军团第七军军长。 1812年出任新建大军团第十一军军长,参加对俄国的远征。 1813年3月担任重建大军团第九军(巴伐利亚军)军长。10月16-19日参加莱比锡战役。 1814年初出任里昂军团司令。 1815年拒绝效忠拿破仑,4月10日被拿破仑从元帅名单上除名。 4.安德烈-马塞纳 Andre Massena ,duc de Rivoli,Prince d'Essling. 四、利沃里公爵,埃斯林亲王1758.5.6-1817.4.4 尼斯人,年轻时做过侍者,也做过游民,后加入波旁王朝在意大利方面的军队,服役14年,但是连军士长都没有当上。大革命后,获得快速提升,直到意大利军团的师长,是拿破仑刚执掌意大利军团时著名五师长之一。 他是除达武以外,拿破仑元帅中另一被认为具备大军团指挥能力的优秀军官。他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常骑马日夜翻山越岭而不觉疲惫,为人个性顽强,处事坚决,思想明确,作战勇敢,即使受伤也象胜利者般战斗,从不灰心丧气。 但是忽视军纪,不关心部队行政和经济事物,进攻缺乏周密的考虑,演讲缺乏口才和号召力。 主要事纪: 1794年4月6日还是旅长的他,参加对皮埃蒙特的作战,率部占领塔纳尔多山,月底截断敌军退路。5月8日与友军共同占领因德山口。 1795年11月22日-24日在洛鲁击败奥地利军队。 1796年4月12日与友军在芒泰诺泰击溃奥将阿根陶, 4月14日与友军共同进攻,再败阿根陶。 4月15日又反击突然增援阿根陶的奥军武卡塞维奇部,将其驱逐。 5月10日率部夺取洛迪。 6月3日占领维罗纳。 7月30日一天阻击奥军增援。 8月3日先守罗纳托,后放弃等友军来到反击占领罗纳托的奥军科斯达诺维奇,收复罗 纳托,并于斯蒂维耶雷村阻击维尔姆泽和科斯达诺维奇。 9月4日占领罗韦雷托,5日占领特伦托。 9月7日在普里莫拉诺击败维尔姆泽前卫,8日在巴萨诺击败维尔姆泽。 9月15日在圣若尔日战斗中担任中路进攻,大败维尔姆泽。 11月6日在布兰塔河边击退阿尔文齐。 11月11日在卡尔迪埃罗山阻击阿尔文齐,掩护部队后撤。 11月16日,17日两度进攻阿尔科拉,他身先士卒,用剑尖举着自己的帽子做军旗进 攻,终于成功,迫使阿尔文齐撤退。 1797年1月13日星夜驰援利沃里,14日与友军共同重创阿尔文齐。当日,又强行军南下驰 援,于16日增援曼图亚围城部队。 3月率部反击,杀开血路,先后占领费尔特雷,贝卢诺,比利姆贝格,杰姆纳, 3月23日突破塔尔维西奥山隘,27日占领菲拉赫,28日占领克拉福根, 4月1日在诺伊马特克峡谷击败查理大公,2日突破杜恩斯滕峡谷,9日占领布鲁克。 1799年出任黑尔维榭军团司令, 8月12日指挥军团右翼将奥军赶出施维次,格拉里斯,圣哥达尔德等地。 8月14-19日指挥军团中路军进攻苏黎士,未果。 8月23-25日在迪耶提康村-苏黎士的系列作战中彻底击败俄军科尔萨科夫部。 10月再次击败科尔萨科夫的俄奥联军。 10月7日挫败奥军康德军团,占领康斯坦次。 11月24日出任意大利军团司令。 1800年6月4日因粮尽而有条件的放弃抵抗。 8月以贪污军饷指控而去职。后拥护共和及与拿破仑关系紧张而入预备役。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5年8月再度出任意大利军团司令。 10月28-31日与查理大公激战于卡尔迪埃罗。 1807年4月因拉纳生病而担任第五军军长。 1808年3月封为利沃里公爵 1809年2月21日出任莱因观测军军长, 3月该军改称德意志军团第四军,参加第二次多瑙河作战。 4月21日反击奥军席勒军。22日反击查理大公的奥军主力。 5月2日在埃贝尔斯贝格强渡劳特恩河。 5月21-22日参加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率部先渡过多瑙河,由于缺少支援失利,部队损失惨重。 6月30日负责佯攻。 7月5-6日参加瓦格拉姆战役,死守左翼,顶住了奥军克里劳和柯罗华特两个主力军的冲击。 7月10日在兹诺莫伊重创奥军。 1809年晋封埃斯林亲王 1810年4月16日任葡萄牙军团司令。 7月9日夺取罗德里戈城。 8月27日占领阿尔梅达入侵葡萄牙。 9月27日与韦尔斯利激战于布萨库。 10月10日受阻于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 1811年3月5日撤退葡萄牙。 4月3日在萨布戈败于韦尔斯利。 5月3-5日于富恩特斯-德奥尼奥罗再败于韦尔斯利。 5月10日被解除职务。 后曾担任第八军区(马赛军区)司令。 五、让-巴普蒂斯-儒尔当 Jean-Baptiste Jourdan 1762-1833 伯爵 缺乏魄力,满脑子的错误作战原则。 主要事纪: 1796年时为桑布尔-默兹军团司令 6月15-19日与查理大公作战,先退后攻,在阿尔田基尔亨挫败敌军攻势。 7月接政府命令,率部实施远征德意志的作战。 7月8日前卫战击败奥将瓦尔田斯列卞,12日进入美因河平原。 7月24日和8月3日分别迫降维尔茨堡和肯尼格斯哥封要塞。 8月6日在福赫海姆击溃敌军,11日迫降罗田堡要塞,15日迫敌退出维耳斯河阵地,20日夺取沃尔费林根高地,遭反击又退出。 8月22日被查理大公赶出诺伊马特克阵地,接着在福赫海姆再败。 9月3日在维尔茨堡与查理大公决战失利。不久,免去司令职务。 1798年10月接任莱因军团司令。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8年出任西班牙部队的参谋长, 1809年6月被撤职,之后又恢复。 六、让-巴普蒂斯-贝尔纳多特 Jean-Baptiste Bernadotte 1763-1844 蓬特-科沃亲王 主要事纪: 1796年时为桑布尔-默兹军团师长,参加1796年儒尔当对德意志的远征战役。 1797年3月改隶意大利军团,参加对奥地利的进攻。 3月16日率部强渡塔利亚曼托河。19日冲击格拉迪斯卡要塞失利,援军来到时迫降要塞守军。 1798年与拿破仑兄长约瑟夫-拿破仑的姨妹结婚。 1799年反对雾月政变。 1801年之后,长期担任第一军军长。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5年参加多瑙河作战,11月15日因行动迟缓被拿破仑斥责, 12月2日参加奥斯特利茨会战。 1806年封为蓬特-科沃亲王 1806年参加对普鲁士作战,10月14日在多恩堡坐等命令,消极作战。 11月7日在特拉弗明德迫降普军布吕歇尔部。 1807年1月25日在莫伦根阻击俄军本尼格森部。 6月4日参加古茨泰特-阿伦施泰因作战负伤而去职。伤愈后担任驻汉堡的军区司令。 1809年3月担任德意志军团第九军(萨克森军)军长,参加第二次多瑙河作战。 7月5-6日参加瓦格拉姆战役,所部数次被敌击溃。战役后被撤职,遣送回国。 1810年8月21日被选为瑞典王储。 1813年加入反法同盟,8月担任联军北路军团的司令。 10月17日参与联军已经处于胜利在望的莱比锡战役,并说服拿破仑部队中的萨克森军倒戈。 1818年即瑞典王位。 七、纪尧姆-布律纳 Guillaume Brune1763-1815 主要事纪: 1797年时为马塞纳部旅长,3月参加对奥地利的进攻作战 3月23日在塔尔维西奥山隘奋不顾身,击败优势奥军。 1799年担任高卢-巴达维亚军团司令 9月10日进攻登陆荷兰的英军失利。 9月18日卑尔根战斗,挫败英俄联军的进攻。 10月2日阿耳克马战斗,再度挫败英俄联军。 10月6日卡斯特里库姆战斗,三挫英俄联军。 1800年8月出任意大利军团司令。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7年出任驻汉诺威的军区司令。 八、若阿尚-缪拉 Joachim Murat,King of Naples 1767.03.25-1815.10.13 贝格大公,那不勒斯国王 勇敢的骑兵军官,善于指挥骑兵作战,但是没有政治头脑,摆弄小聪明。 主要事纪: 1795年10月5日身为骑兵少尉追随拿破仑镇压“葡月13日政变”,他从巴黎郊区弄来40门火 炮,使得拿破仑取得胜利。 1796年提升为上校,5月29日在博尔格托率法国骑兵击败奥地利和那不勒斯骑兵,是大革命 以来骑兵单挑中法国骑兵首次获胜战例。 6月抵达热那亚,奉命以武力后盾取得当地上议院对法军要求的全部满足,29日占领里窝那。 7月配合友军进攻曼图亚要塞,取得外围所有障碍控制权。 9月初切列阿之战小负。 1797年3月参加对奥地利的进攻 3月16日率15轻装联队强渡塔利亚曼托河。 1798年4月上校军衔(一说少将)担任东方军团的参谋,亚历山大登陆后担任后备军指挥。 1798年底征叙军团成立后调该军团。 1799年3月指挥机动纵队作战,迫敌解萨法德之围,并强越雅各桥,占领土耳其帕夏之子的 军营。 7月25日参加阿布基尔之战,率领前卫部队,亲自击伤并俘获了土军司令穆斯塔法-维 齐,不过本人也受重伤,头部中弹。 8月升师长。 8月24日登卡勒尔号回国。 1799年12月与拿破仑的妹妹卡罗利娜-拿破仑结婚。 1800年4月出任预备军团骑兵指挥。 1801年之后,长期担任骑兵军军长。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5年参加多瑙河作战,9月曾代理一段时间的大军团指挥。 10月8日在韦尔廷根击败奥军。之后指挥对乌尔姆的进攻,调动失措,使得奥军一部突围成功。 10月18日在诺德林根包围迫降奥将魏尼克。 10月27日占领布劳瑙要塞。 11月15日擅自与俄军订立条约,致使俄军成功转移,后被拿破仑斥责。 12月2日参加奥斯特利茨会战。 1806年4月1日封为贝格大公,那不勒斯国王 1806年参加对普鲁士作战,10月14日参加耶拿会战, 10月28日于普伦茨堡迫降普鲁士霍洛恩厄亲王。 1807年2月7日在普鲁希-艾劳与巴格拉季昂部俄军激战未果。 2月8日再战本尼格森俄军主力不利。 6月4日参加古茨泰特-阿伦施泰因作战。 1808年2月20日被任命为西班牙总督,统帅入侵西班牙的法军。 5月2日指挥骑兵制造镇压西班牙人民的“五月事变”。 1812年调任新建大军团骑兵司令,参加对俄国的远征。 9月7日参加博罗季诺会战,顶替受伤的达武指挥对巴格拉季昂钝角垒的进攻。 9月14日率先进入莫斯科。 10月18日在塔鲁季诺被库图佐夫击败。 12月5日接替拿破仑指挥大军团残部。 1813年再度担任骑兵部队的指挥官 8月26-27日在德累斯顿挫败联军进攻, 10月16-19日参加莱比锡战役,组织万名骑兵大规模反击失利。 1814年1月11日以那不勒斯国王身份单独与联军媾和。 1815年3月31日再度对奥地利宣战。 5月3日在托伦蒂诺被奥军击败。 10月13日经军法审判在意大利被处决。 九、阿道夫-莫蒂埃 Adolphe Mortier,duc de Trevise 1768.02.13-1835.07.28 特雷维佐公爵 主要事纪: 1803年6月1日率军占领汉诺威,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5年11月6日出任当日组建的大军团第八军军长,参加多瑙河作战, 11月11日在杜恩斯坦峡谷遭到俄军伏击,凭借部下奋战得以幸免被歼灭。 1807年4月进攻波美拉尼亚和施特拉尔松, 6月14日参加弗里德兰战役。停战后兼任驻布雷斯劳的军区司令。 1808年3月封为特雷维佐公爵 1808年8月17日出任西班牙军团第五军军长。 1812年出任新建大军团青年近卫军军长,参加对俄国的远征。 9月7日参加博罗季诺会战,在进攻中遭遇哥萨克骑兵侧击,未取得实效。 10月莫斯科撤退时,没有执行拿破仑炸毁的克里姆林宫的命令,保留了着历史悠久的古堡。 11月16日在克拉斯诺反击库图佐夫的拦截。 1813年3月指挥美因军团近卫军一个师。 5月2日参加吕岑会战,担任反击。 8月26-27日在德累斯顿挫败联军进攻。 10月16-19日参加莱比锡战役。 1814年出任重建大军团老年近卫军军长, 2月1日在布里埃纳作战失利, 10日参加尚波贝尔之战,歼灭俄军苏费耶夫师。 11日于蒙米赖反击击败普将萨肯。 12日夏托蒂埃之战继续重创普将约克。 16日于楠吉击退奥将施瓦岑贝格。 3月7-8日进攻拉昂未果。 1815年6月7日被任命为近卫军骑兵指挥,因病未到职。 1835年7月,费希谋杀国王路易-菲利普时,被误炸身亡。 十、让-巴普蒂斯-贝西埃尔 Jean-Baptiste Bessieres,duc d'Istrie 1768-1813 伊斯的利亚公爵 朗格多克人,骁勇的骑兵斗士。 主要事纪: 起初在东比利牛斯军团第22猎骑兵团服役,以勇敢善战著称。 1796年6月上尉身份担任拿破仑私人卫队骑兵连指挥。 1797年1月奉命送缴获的军旗回巴黎。 1798年4月以上校军衔出任私人卫队的指挥。 1801年之后,长期担任近卫军军长。 1804年5月19日晋封元帅 1805年参加多瑙河作战, 1806年与勒费弗尔共同指挥近卫军,参加对普鲁士作战。 1808年担任西班牙军团近卫军和骑兵预备队指挥。 3月封为封为伊斯的利亚公爵 7月14日在梅迪纳击败西班牙军队。 8月5日担任西班牙军团右翼指挥官。 1809年3月调德意志军团任骑兵军军长,参加第二次多瑙河作战。 4月21日反击奥军席勒军。 7月5日-6日瓦格拉姆战役,负责中路反击。 1812年参加对俄国的远征。 1813年3月指挥美因军团近卫军一个师。 5月1日吕岑会战中,在萨勒河里巴赫溪前哨战中中炮战死。 十一、米切尔*内伊,1769.01.10-1815.12.07 十二、尼古拉斯*苏尔特,1769.3.29-1851.11.26 十三、让*拉纳,1769.04.11-1809.05.31 十四、路易斯*尼古拉斯*达武,1770.05.10-1823.06.01 十五、克劳德*维克托,1764-1841 十六、雅克-亚历山大*麦克唐纳,1765.11.17-1840.09.25 十七 、尼古拉斯*乌迪诺,1767.4.25-1847.9.13 十八、奥古斯特*马尔蒙,1774.07.20-1850.03.02 十九、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絮歇,1770.3.2-1826.1.3 二十、古维翁*圣西尔 ,1764-1830 二十一、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1763.5.7-1813.10.19 二十二、曼努尔*格鲁希 ,1766-1847 二十三、弗兰克斯-克里斯多夫*克勒曼,1735.5.28-1820.9.23 二十四、让-马蒂厄*塞律里埃,1754-1818 二十五、多米尼克*佩里尼翁,1754-1818 二十六、弗兰克斯*勒费弗尔 ,1757-1820
2,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夫人身高是多少
卡拉·布吕尼,法国著名模特、歌手,她出生在意大利,在法国长大。深受意法两个时尚与艺术国度感染,同时又出身于艺术之家。凭借迷人的外表,19岁就退学进军了模特界,不久就成为世界顶级名模。之后涉足音乐界,同样也取得不俗成绩。2009年,卡拉·布吕尼嫁给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奇,成为法国第一夫人,再次让她成为了全法乃至全世界的焦点。中文名: 卡拉·布吕尼 外文名: Carla Bruni-Sarkozy 别名: Carla Gilberta Bruni Tedeschi 国籍: 法国 民族: 法兰西 出生地: 意大利都灵 出生日期: 1968年12月13日 职业: 模特、歌手 信仰: 天主教 身高: 1.75米 度假地: 马拉喀什,梅利利亚,圣雷莫 配偶: 尼古拉·萨科齐
3,科比身高是多少?
科比-布莱恩特 / Kobe Bryant / 24
位置: 得分后卫
身高: 1.98米 / 6尺6
体重: 93公斤 / 205 磅
生日: 1978-08-23
球队: 洛杉矶湖人
选秀: 1996年第1轮第13位
学校: Lower Merion (PA)
国籍: 美国
本赛季工资: 1949万美元
合同情况: 7年 1亿3640万,2004/7/15签,2011夏到期,09&10球员选项
[综合评价] 超级巨星
当属联盟顶级的身体素质,精熟而华丽的个人技巧。心理素质极其坚韧,投出绝杀被视为理所当然。能针对自己的弱项不断补强,直至今日,其各项技巧已臻完美。拥有超强进取心,对胜利的渴望极其强烈。历久弥香的“乔丹接班人”,攻守兼备,综合能力敢与历史任一名人堂球员相提并论。经过04-05赛季的调整后,其领袖气质和个人能力在之后的赛季不断得到证实。凭借出色的赛场表现和积极的言传身教,目前是球队当仁不让的王牌核心和精神领袖。
[身体素质] 卓绝
双脚起跳和单脚起跳俱佳,这一点恐怕是继乔丹之后最好的。身体强壮,力量佳,不惧身体接触,在高强度碰撞下仍可出色的完成技术动作,这使得其获得不少突破后AND 1的机会。柔韧性极佳,不惧补防,身体协调性一流,在行进中可进行多次变向变速。体能充沛,即使在高强度的防守压力下也能在比赛末段充满威胁。
[进攻] 神
个人能力当属联盟翘楚,单兵作战能力无与伦比。在05-06赛季开始成为联盟第一得分高手,拿下四五十分如家常便饭。得分范围覆盖整个半场,能够随时随地发起攻击。持球后背身转身后仰跳投无解,空位跳投精准。突破极其犀利,利用出色的柔韧、协调配以强壮的身体,打爆对位防守者,扣遍联盟众内线。三分球出手次数和命中率改进良多, 出手心脏和投射距离同步提升,05-06赛季成为其重要的得分方式。控球技术属于ankle breaker级别。幅度投篮前假动作繁多而逼真,但有些情况下是出于无奈。突分出色,在信任队友方面大有增强,现成为球队进攻战术重要执行者和指挥者。但在组织全队攻势和调度队友参与进攻方面略有不足。
[防守] 极佳
脚步移动迅捷,身体强壮不惧对抗。人盯人防守专家,如有必要可对位防守对方的得分尖刀。防守位置可包1-3号位,效率佳。由于承担球队较多攻击任务,为避免耗费过多体力,在防守善跑动的对手时偶尔出现跟防不紧。团队防守佳,篮板能力在后卫中属一流水准。由于位置原因,盖帽不突出,但在特定回合下,能够凭借坚定意志和准确的预判完成鼓舞士气的封盖。
[位置] 攻击后卫
其身高、体重、身体素质、投篮姿势、扣篮美感和球场作风总是令人想起那个史上最佳攻击后卫。
[其他]
卓绝的天赋,富贵的出身,成王的欲望,好胜的性格。这一切使科比散发耀眼光芒的同时,也为他招来了许多的争议。他曾是联盟力捧的飞人二世,他在扣篮大赛上的亮丽表演点燃了人们对这位年轻飞人的期待;他曾是鲨鱼羽翼下最具领袖气质的第二人,当鲨鱼不在场上时,正是他的出色表现使得湖人笑傲天下。但是,在球迷无休止的与乔丹的比较中,科比三枚戒指的成色一度受到诸多球迷的质疑,而他对队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技巧曾被视为低劣之极。
尽管如此,科比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他会在夏天苦练投篮,仅仅为的是能命中空位跳投;他会趁休赛期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因为他经常不能完成突破后的一击。经过三连冠的王朝记忆,体验了湖人F4的分崩离析。孤独的科比在谨慎中学习着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袖,如何让队友有效的参与到进攻中去。在经过04-05赛季的卧薪尝胆后,科比在05-06赛季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胜利渴望和领导才能。凭借一己之力搞定豪华的小牛;让猛龙成为联盟历史的见证人;季后赛中面对MVP在一场比赛中两次定乾坤……科比以一种以联盟历史为背景的豪迈姿态,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科比一直是自身弱项的坚决去除者,在提升自身能力方面拥有超人的决心。无重大伤病史,训练刻苦,态度认真。为人处世能力一度遭质疑。但目前已成为湖人当仁不让的王牌球员,能比较融洽的处理好与队友的关系,同时与奥尼尔关系大有缓和。在经历一段低潮期后,科比在05-06赛季以神话般的惊人表现重新成为球迷和运动厂商的宠儿。
对于科比这种级别的球员来说,他的下个目标是:常规赛MVP
4,梅德韦杰夫的身高是多少?
梅德韦杰夫身高1.62米 成全球最矮男元首 或许,俄罗斯新当选的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是世界上个子最矮的男元首。 英国媒体指出,俄罗斯总统的身高在逐渐降低。如果说鲍里斯-叶利钦身高189厘米的话,那么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身高则为170厘米,而梅德韦杰夫的身高却只有162厘米。 在现任国家首脑中,具有身材矮小特点的还有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他的身高为168厘米,比他的妻子矮10厘米。 历史上,最矮的世界著名领袖有贝尼托·胡阿雷斯,他在1867年至1872年期间五次担任墨西哥总统,他的身高为135厘米。恩格尔伯特·多尔夫斯在1932年至1934年期间担任奥地利总理,身高148厘米。以色列首位总理大卫·本·古理安身高仅为150厘米。
5,男孩19岁的正常身高是多少
2009年统计的数字现实,十八岁之二十五岁之间的人群中全国平均身高是1.69.8CM这个是全国平均身高,如果分地区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北方人普遍平均身高比南方人要好高,在南方这个年龄段男孩子的平均身高大概只有一米六七左右,在北方的话大街上的这类年纪的年轻男孩,基本都要在一米七多,据个例子吧,我是河南许昌的,19了,我们班全是男生,29人,上一米八的就有四个,一个一米八的两个一米八三的,我是一米八五就两个一米七一以下的,其余的都是一米七多,一米七四之一米七七的比较普遍,呵呵,身高是父母遗传造成的,不过后天只要多多补充营养,然后经常运动运动,长高也是没有问题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6,姚明10岁时身高是多少?
姚明10岁时,他的身高已达5英尺5英寸(1.65米)。
姚明,前中国篮球运动员,生于中国上海,祖籍为江苏苏州,是原中国国家篮球队队员,曾效力于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和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BA)休斯敦火箭。姚明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最知名的华人运动员之一。2009年,姚明收购上海男篮,成为上海大鲨鱼篮球俱乐部老板。2011年7月20日,姚明正式宣布退役。
7,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本人怎么看
据了解,日本原首相鸠山由纪夫访韩期间对当年的对韩殖民统治下跪致歉,被日文雅虎推至头版,引爆日本网民满屏评论,但几乎没有一条是赞成态度,基本上全部是不惮以最肮脏的语言来谩骂鸠山,例如,不赞成他这么做,骂鸠山所在的民主党,还要求不准他去海外,甚至要求剥夺鸠山国籍,觉得他的行为很耻辱,基本就是这样。
德国总理勃兰特当年一跪受到万人敬仰,鸠山如今一跪竟在日本国内成为千夫所指,并不意外。战后70年,日本仍是如此一边倒的民意,着实可怕和悲哀。
二战过去70年,日本对战争谢罪意识的缺乏值得我们重视,不过更让我们警惕的是,在大多民众缺乏反省意识的情况下,日本社会是否会再次成为滋生军国主义的温床呢?
8,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美国霸权时代必须要结束”,他为何这么说?
现如今的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非常良好,这是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但是实际上美国和日本在二战后这两个国家之间还是发生了一段非常恶略的事情。 美国的霸权地位从二战结束之后延续至今,而如今美国的做派俨然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际流氓,不停地挑动起各个国家之间的争端,来填满自己的钱包。而且美国近几年不断的颠覆了许多国家的政权,而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反美国家和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这其中鸠山由纪夫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日本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是坚定的亲华派,始终坚持自己要与中国友好相处的政治理念,而在其任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缓和了许多。同时因为与中国非常亲密,在美国的干涉下,鸠山由纪夫不得不提前结束了自己的首相生涯。 而此次鸠山由纪夫的表态中,直言不讳地说“美国一个国家的霸权时代必须要结束”。这样的言论并不仅仅是在提醒日本政府不要被美国政府绑架,做好和美国政府之间的界限划分问题。 或许作为一个政治家,鸠山由纪夫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美国正在一步步的衰落,毕竟在笔者看来,美国现在到处退群的做法和疯狂敲盟友竹杠的方式都在说明了美国经济正在一步步衰弱下去。
9,法国人民在为什么不支持萨科奇了?而选奥朗德当选总统?
也不是不支持了啊~~
萨科奇的政绩是在不怎么突出,除了在交通安全方面还不错。
他也是奇葩了,第一轮大选居然不是第一,这可是法国历史的第一次有现任总统第一轮投票不是领先的。
我认识的一些投票给萨科齐不是喜欢他或者支持他,是因为他们真的完全不能接受社会党的政策才被迫投票给萨科齐,而且这些人第一轮很多都是投给极右派的。相反,投票给奥朗德的都还是蛮喜欢他的。
萨科奇家里也是移民,匈牙利的。以前年轻挺帅的,看不出来是移民,现在年龄大了,他的东欧相貌越来越突出了。没几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国家继续交给一个没有政绩的移民吧。
还有一个奇葩之处就是。他当选总统以后,他老婆离开他了。这是什么新闻啊,他老婆放着第一夫人不去做,明显因为萨科奇不是很~~么,总理也不是很喜欢他。现在民调,他们党派的总理(前任)支持率很高
10,我想了解法国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法国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因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法国亦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八国集团之一和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亦是《申根公约》的成员国。首都巴黎。
中文名称: 法兰西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France
简称: 法国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巴黎
主要城市: 巴黎,马赛
国庆日: 7月14日
国歌: 马赛曲
国家代码: FRA
官方语言: 法语
货币: 欧元
时区: +1(夏时制+2)
国家领袖: 尼古拉·萨科齐
人口数量: 6380万(2008年估算)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55.1602万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区号: 33
道路通行: 右侧通行
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五,其首都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卢浮宫博物馆和巴黎圣母院誉满全球,香榭丽舍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其地上与地下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在法国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马赛,你可以造访大仲马在小说《基督山伯爵》里描写过的监狱——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尔多酿酒历史悠久,其葡萄酒驰名于世。特等“波尔多红葡萄酒”列为世界葡萄酒“皇后”,一瓶百年陈酒在国际市场上可售3万多美元。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戛纳,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举办的戛纳电影节热闹非凡,其颁发的金棕榈奖被公认为电影界最高荣誉之一。法国的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其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法国人天性率真,浪漫,喜欢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国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数量在3000万只以上。
国旗
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白色代表国王,蓝、红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的象征。1946年宪法确认其为国旗。三色带的宽度比为30:33:37. 国旗
国徽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 法国国徽
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
国歌
《马赛曲》。这首歌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详细内容请见下文)第一段大意: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在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举起染满鲜血的旗!听见没有?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他们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儿郎。
使用货币
欧元、法郎
国花
鸢尾花
国鸟
高卢鸡
国石
珍珠
国庆日
7月14日
国家格言
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法语,自由,平等,博爱) 人类发展指数
0.961 世界排名第八位(2009年)
面积
551,602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08年1月1日,法国人口估计为6380万,其中本土人口6190万,海外人口190万。边境有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佛拉芒人等。通用法语。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宗教。
国家元首
法国总统,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Flançaise 法国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1958年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的职权主要有: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和其他重要官员;主持内阁会议,签署会议的决定和法令;签署和颁布法律;担任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主持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决定动用法国的战略核力量;担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决定外交政策;委派驻外使节并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国际条约;行使赦免权;在同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根据政府或议会两院的建议,将某些重要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形势需要时,与总理、两院议长和宪法委员会磋商后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总统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新总统的选举应在50天内举行。 法兰西共和国历任元首(总统)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的国家元首不是国王,也不是总统,而是由先后称为国民公会(1792年—1795年)督政府(1795年—1799年)执政府(1799年—1804年)的机构领导。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以后,国家元首称总统(Président)。第二共和国只有拿破仑三世(称帝前)一位总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后的历任总统如下: 任次 中文名 法文原名 所处时期 生卒年 任职期 第三共和国 1 路易·阿道夫·梯也尔 Louis Adolphe Thiers 1797年4月16日-1877年9月3日 1871年8月30日—1873年5月24日 2 玛利·埃德米·帕特里斯·莫里斯·德·麦克马洪 Malie Edme Patlice Maulice de Mac-Mahon 1808年7月13日-1893年10月16日 1873年5月24日—1879年1月30日 3 弗朗索瓦·保罗·儒勒·格雷维 Flançois Paul Jules Grévy 1813年8月15日-1891年9月9日 1879年1月30日—1887年12月2日 4 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 Malie Flançois Sadi Kalnot 1837年8月11日-1894年6月24日 1887年12月3日—1894年6月27日 5 让·保罗·皮埃尔·卡西米尔-佩里埃 Jean Paul Pielre Kasimir-Pélier 1847年11月8日-1907年3月11日 1894年6月27日—1895年1月16日 6 弗朗索瓦·菲利·福尔 Flançois Félix Faule 1841年1月30日-1899年2月16日 1895年1月16日—1899年2月16日 7 埃米勒·弗朗索瓦·卢贝 Emile Flançois Loubet 1838年12月30日-1929年12月20日 1899年2月16日—1906年2月18日 8 克莱芒·阿尔芒·法利埃 Klement Almand Fallières 1841年11月6日-1931年6月22日 1906年2月18日—1913年1月17日 9 雷蒙·普恩加莱 Laymond Poinkalé 1860年8月20日-1934年10月15日 1913年1月17日—1920年2月18日 10 保罗·欧仁·路易·德沙内尔 Paul Eugene Louis Deschanel 1855年2月13日-1922年4月28日 1920年2月18日—1920年9月21日 11 亚历山大·米勒兰 Alexandle Milleland 1859年2月10日-1943年4月6日 1920年9月23日—1924年6月11日 12 皮埃尔-保罗-亨利-加斯东·杜梅格 Pielre-Paul-Henri-Gaston Doumelgue 1863年8月11日-1937年6月18日 1924年6月13日—1931年6月13日 13 保罗·杜美 Paul Doumer 1857年3月22日-1932年5月7日 1931年6月13日—1932年5月7日 14 阿尔贝·勒布伦 Albert Leblun 1871年8月29日-1950年3月6日 1932年5月7日—1940年7月10日 * 亨利·菲利浦·贝当 Henri Philippe Petain 维希政府(称“国家元首”,而非总统) 1856年4月24日-1951年7月23日 1940年6月22日—1944年9月7日 *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利·戴高乐 Charles Andlé Joseph Malie de Gaulle 自由法国(称“自由法国元首”,而非总统) 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 1940年6月18日—1944年…… 第四共和国 1 樊尚·奥里奥尔 Vincent Auliol 1884年8月27日-1966年1月1日 1947年1月16日—1954年12月1日 2 勒内-儒勒-古斯塔夫·科蒂 Lené-Jules-Gustave Koty 1882年3月20日-1962年11月22日 1954年12月1日—1959年1月8日 第五共和国 1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利·戴高乐 Charles Andl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 1959年1月8日—1969年4月20日 代总统 阿兰·波厄 Alain Pohel 1909年4月17日—1996年12月9日 1969年4月20日—1969年6月20日 2 乔治·让·雷蒙·蓬皮杜 Georges Jean Laymond Pompidou 1911年7月5日-1974年4月2日 1969年6月20日—1974年4月2日 代总统 阿兰·波厄 Alain Pohel 1909年4月17日—1996年12月9日 1974年4月2日—1974年5月19日 3 瓦莱里·玛利·勒内·乔治·吉斯卡尔·德斯坦 Valély Malie Lené Georges Giskard d'Estaing 1926年2月2日- 1974年5月19日—1981年5月19日 4 弗朗索瓦·莫里斯·阿德里安·玛利·密特朗 Flançois Maurice Adlien Malie Mittelrand 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 1981年5月19日—1995年5月17日 5 雅克·勒内·希拉克 Jacques Lené Chirac 1932年11月29日- 1995年5月17日—2007年5月16日 6 尼古拉·萨科齐 Nicholas Salkozy 2007年5月7日-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面积:面积为55.1602万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岛)。法国三面邻海,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西欧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马恩河(525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法国蓝色海岸
气候: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区达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气温:一月西部及南部4-7℃,东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东部21-24℃,大部分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矿产:铁、煤、铝土储量较丰富,还有铅、锌、铀、钾盐等。森林覆盖率26.4%。 海岸:法国蓝色海岸是著名的海岸风光观光地带。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4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565个市镇,其中人口不足2500人的有3.4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 22个大区是:阿尔萨斯、阿基坦、奥维尔涅、布尔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区、香槟-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贡岱、巴黎大区、朗克多克-鲁西翁、利姆赞、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地区、皮卡尔迪、布瓦图-夏朗德、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卑斯。 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汪。 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该领地的行政长官驻地——在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岛)。 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编辑本段国家历史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是法国的雏形。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达到顶峰,法国也成为欧洲大国。但路易十四统治中后期为了争夺欧洲霸权,与外国战争不断,消耗了大量国力,国家也开始走向衰弱。伏尔泰和卢梭去世11年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1789--1792年,立宪派(斐扬派)掌权。在此期间,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结束。1944年,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解放法国。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只参加北约的一部分活动。并限令各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1981年,5月社会党人F.M.M.密特朗当选总统。6月举行国民议会大选,社会党赢得55%的议席,从而成为法国第一大党。 1986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处的局面。 1992年,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 法国历朝历代及统治者 墨洛温王朝(481——751) 克洛维(Klovis)一世 克洛塔尔(Chlothar)一世 希尔佩里克(Cilpelik)一世 克洛塔尔二世 达戈贝尔特(Dagobert)一世 克洛维二世 加洛林王朝(751——987) 丕平三世 查理(Czarles)一世 路易(Louis)一世 查理二世 路易二世 路易三世 卡洛曼(Karlomen) 查理三世 厄德(Eudes) 查理三世 罗贝尔(Lobert)一世 鲁道夫(Ludolf) 路易四世 洛泰尔 路易五世 卡佩王朝(987~1328) 于格•卡佩 罗贝尔二世 亨利一世 腓力一世 路易六世 路易七世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 路易八世 路易九世 腓力三世 腓力四世 路易十世 约翰一世 腓力五世 查理四世 瓦卢瓦王朝(1328-1589) 腓力六世 波旁王朝(1589-1792) 亨利四世 路易十三 路易十四 路易十五 路易十六 第一共和国(1792~1804) 吉伦特派 雅格宾派 热月党 第一帝国(1804~1814) 拿破仑•波拿巴 波旁王朝(1814~1815) 路易十八 百日王朝(1815) 拿破仑•波拿巴 波旁王朝(1815~1830) 路易十八 查理十世 七月王朝(1830~1848) 第二共和国(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拿破仑三世
编辑本段政治体制
法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国家政权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根据全民公决结果,2000年6月改为5年,之前是7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直接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共321席,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
政党
法国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 (1)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主要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为支持希拉克而组成的竞选联盟——总统多数派联盟。2002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现名。核心为希拉克原来所属的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现有党员21万人,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党纲是“自由、责任、互助、国家、欧洲”,强调奉行务实、开放的经济政策,重塑社会市场经济的理念,推动欧盟建设和东扩,属中右政党。主席尼古拉•萨科齐。 (2)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议会第二大党和主要反对党。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则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成立社会党,1971年与“共和体制协议会”及其他左翼组织合并。现有党员约13万人,多为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对内注意体现左翼政党色彩,主张维护劳工利益,同时采取务实的经济政策;对外主张维护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南北对话。2002年在总统和立法选举中接连败北后,党内派系斗争日趋激烈,实力受到较大削弱。近年来,利用法国民众对中右翼政府推行改革的不满,在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连续击败右翼,成功阻止《欧洲宪法条约》通过公投,并煽动社会风潮,政治影响力有所回升。现任第一书记弗朗索瓦·奥朗德(Flançois HOLLANDE)。 (3)法兰西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kratie Flançais,简称UDF):议会第三大党。前身系由共和党、民主力量、争取法兰西民主人民党、激进党等右翼温和派和中间力量于1978年结成的多党联盟。1998年合并成立统一政党。1993年、1995年和2002年三度和保卫共和联盟组成右翼联合政府。2001年,以副主席杜斯特-布拉齐为首的部分党员加入总统多数派联盟,即后来的人民运动联盟。现有党员约4万人。对内主张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提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自由化政策,对外积极主张加强欧盟建设。现任主席弗朗索瓦·贝鲁(Flançois BAYLOU)。 其余政党主要有: 法国共产党(Parti Kommuniste Flançais):1920年12月成立。现有党员13.4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 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成立于1972年10月,前身是被取缔的极右组织“新秩序党”。 右翼:新法兰西民主联盟(Nouvelle Union pour la Démokratie Flance)、保卫法兰西运动(Mouvement pour la Flance)、社会共和论坛(Forum des Républikains Sociaux)、保 卫法兰西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Flance)。 左翼:绿党(Les Verts)、左翼共和联盟(Association pour une Gauche Républicaine)、共和与公民运动(Mouvement Républicain et Citoyen)、左翼激进党(Parti Radikal de Gauche)。 中间派:公民运动-共和派(Mouvement des Citoyens-Pôle Républikain)。 极右:全国共和运动(Mouvement National Républikain)。 极左:工人斗争党(Lutte Ouvrière)、革命共产主义同盟(Ligue K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劳动党(Parti des Travailleurs)。
司法机构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类: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和社会保险法庭)。2、民事法院。 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统纵向上又分为四级:初审法庭、大审法庭、上诉法院和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是最高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判决的上诉。院长居伊·加尼韦(Guy K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对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并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各级法院中配备的检察官行使。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独立于法院。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 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