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申报条件
非遗传承人申报条件
提示:

非遗传承人申报条件

一、相关要求和条件(一)原则上仅限于从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推荐代表性传承人,并符合下列条件:1、完整地掌握该项目的传统知识或特殊技能,并具有传承能力;2、在该项目领域具有明晰的传承谱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以下情况暂不推荐:1、目前在该项目领域内存在争议的传承人;2、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传承人;3、群体性较强,难以确定其代表性的传承人;4、专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管理的在职公务人员。(三)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因触犯国家法律,被剥夺公民权利者;2、不具备独立民事资格的公民。(四)每个项目推荐一至两名代表性传承人。二、推荐程序(一)各县(市、区)传承人推荐工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必须由本人自愿向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提出申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 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 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2、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按照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和标准向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提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3、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后,逐级报送到市文化行政部门。

非遗传承人申报条件
提示:

非遗传承人申报条件

非遗传承人申报条件为:1、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2、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3、在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4、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民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请的,应当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所在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如实提交下列材料:1、申请人姓名、民族、从业时间、被认定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时间等基本情况;2、申请人的传承谱系或师承脉络、学习与实践经历;3、申请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核心技艺、成就及相关的证明材料;4、申请人授徒传艺、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等情况;5、申请人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的情况;6、申请人志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履行代表性传承人相关义务的声明;7、其他有助于说明申请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材料。中央各部门直属单位可以通过其主管单位直接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材料应当包括以上各项内容。法律依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核实后,文化和旅游部取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并予以公布:(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二)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的;(三)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累计两次评估不合格的;(四)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五)自愿放弃或者其他应当取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的情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哪些?
提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哪些?

冯骥才、夏菊花、蔡正仁、连丽如、甘而可、田青、王秀英、季海波、姚惠芬、杨昌芹等10人被评为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2019年1月13日,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北京揭晓。2019年12月29日,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北京揭晓。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 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 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贸、副业等)、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