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孙吴贴吧

吕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吕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

吕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吕蒙是一个能吸取别人意见、机敏、精干的人,吕蒙是从一个小兵一步一步的努力而成为与上两位齐名的大都督,也是他那种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努力勤劳虚心的人,更具有一种和周瑜截然不同的人格魅力,就是之后袭关羽时所谓的“攻心”。
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相关典故“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吕蒙是怎样的人
提示:

吕蒙是怎样的人

一、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 二、孝顺母亲,举国皆知,鲁肃、甘宁皆敬拜其母,因为他们都佩服吕蒙。 三、宽宏大量,他义结同僚,助徐顾等抚育孤儿,又宏量不计较与蔡遗、甘宁间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 四、勤奋好学,他于军务倥偬之际,仍勤於修学读书,并致诸实用,俾成一代名将之资。勇斩陈就,破黄祖、朱光;智擒郝普、关羽。 五、恪守臣遏,忠心耿耿,为孙权尽心力筹谋。 扩展资料: 生卒年考 《三国志》中记载,吕蒙“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关羽亡于建安二十四年冬,即使公元220年初,吕蒙死于关羽之后,因此卒于220年,可得知生于公元178年,亡于公元220年。 三国大将吕蒙:击败关羽 计擒郝普 勇斗张辽 吕氏南下:曾因战乱 大规模南迁 吕氏文化研究者吕明强介绍,吕氏南迁始于汉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有吕氏族人聚居,但人数尚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吕氏开始大量南迁,尤其是永嘉之乱以后,迁徙规模就更大了。这一时期,南方北方都出现了不少十分有名的吕氏族人。 爱玩“三国杀”游戏的读者,对吕蒙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不仅功勋卓著,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 而同时期的吕岱、吕范两人,也同是孙权帐下的重臣、大将,他们的功劳与吕蒙相比不遑多让。三吕同在一朝,可见当时吕氏在南方已经发展兴盛。 而北方吕氏则以南北朝时期的吕光为代表。他建立的后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吕姓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后凉在历史上存在了48年,开发了当时的西部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蒙

江东三虎的解释
提示:

江东三虎的解释

江东三虎的解释指 宋 代 杨紘 、 王鼎 、 王绰 。三人曾提点 江 东刑狱, 竞相 揭露举发官吏隐罪, 无所 宽贷,所部官吏目为“ 三虎 ”。《宋史·杨紘传》:“ 紘 御下急,常曰:‘不法之人不可贷。去之,止不利一家尔,岂可使郡邑千 万家 ,俱受害邪?’闻者 望风 解去,或过期 不敢 之官。与 王鼎 、 王绰 号‘江东 三虎 ’。” 参见 “ 三虎 ”。 词语分解 江东的解释 古时指 长江 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避乱江东。;;宋; 司马 光《资治通鉴》起兵江东。割据江东。详细解释. 长江 在 芜湖 、 南京 间作 西南 南 三虎的解释 .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 东汉 贾彪 兄弟三人。《后汉书·党锢传·贾彪》:“ 彪 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 彪 最优,故 天下 称曰:‘ 贾氏 三虎, 伟节 ( 彪 字)最怒。’”

江东猛虎指的是谁?
提示:

江东猛虎指的是谁?

被誉为“江东猛虎”的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据说是春秋一代兵学宗师孙武子之后。
十七岁,孙坚第一次显示出自己的盖世之勇。当时,他和父亲乘船赴钱塘。途中忽然遇到一帮海盗抢劫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行人吓得呆若木鸡,过往船只不敢前行,孙坚看到此景,对父亲说要去杀掉海盗,父亲怎么会让年幼的儿子冒险呢?而热血沸腾的孙坚已顾不得父亲的意思,他抄起一把砍刀,飞奔岸边,并用手向东西挥舞。正得意的海盗们突然看到了这个英武雄壮、杀气腾腾的少年,以为他正指挥官兵围剿,一时大为恐慌,扔下财物就逃。孙坚直追上去,“吭哧”一刀剁下一个海盗的人头才回来,他的父亲被眼前的刀光血影震惊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是如此之猛。从此,孙坚名声大振,开始担任朝廷的武官。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爆发,腐败的东汉官军一溃千里。梦想沙场立勋、驰骋天下的孙坚招募了一千多人马,虽朱隽出征。作战中,孙坚所向无前,身先士卒,头戴赤巾,挥舞兵器,迅猛冲杀。宛城一战,孙坚独当一面,冒着密雨般的矢石,率先登上城墙,杀死、杀退大量敌兵,直突入城内,终获胜利。不久,朝廷任命他为别部司马。此后,长沙地区的强盗区星举众一万,发动叛乱,孙坚被任命为长沙太守,他亲率部队,一个月内剿灭了叛逆,并扫清了零陵、桂阳一带的叛军,被封为乌程侯。
189年,大汉王朝的灾星——董卓独揽朝政,横行京师,天下群雄纷纷扯起讨董大旗。其实,早在几年前,孙坚与车骑将军张温出征时,就见过董卓,孙坚认为董卓狂妄,劝张温趁早将其杀了,而张温不忍,留下了祸患。如今,董卓得势,祸害了天下。
立志击灭董卓的孙坚挥师鲁阳,被袁术任命为代理破虏将军。当董卓派数万步、骑兵迎战孙坚时,孙坚正和部下行酒谈笑,镇静的他命令部下不得轻举妄动。直到敌军增多后,他才开始准备战斗。董军见到孙坚军队十分严整,不敢攻城。然而当孙坚转移部队时,突然遭到董军的围攻,孙坚挥舞大刀和几十个骑兵奋勇突破重围。这次小败,孙坚根本不当回事,他重整军队,再次出战,终于大破董军,斩杀了董卓的都督华雄,而《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竟把“斩华雄”之功写给了关羽,实在是太对不起勇猛的孙坚了。
孙坚的勇猛强悍,让董卓害怕了,他派人提议和孙坚结成儿女亲家,并表示要封官给孙坚的子弟,孙坚火冒三丈,大骂董卓,继续进军。董卓无奈,只好亲自与孙坚交战,遭到惨败,就连守卫洛阳的董卓属下第一猛将吕布,也被孙坚杀败了。董卓逃跑,孙坚进入了洛阳城。他修缮了洛阳的帝王陵墓,找到了失落的传国玉玺,然后回军鲁阳,此时,孙坚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他原本可以凭着他的勇猛和威望继续攀登他事业的顶峰,然而,这只猛虎却虎落平阳,英年丧生。
191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出击,黄祖哪里是孙坚的对手,刚一交战,就大败而回,孙坚兵围襄阳,黄祖想调集援军,又被孙坚击败,黄祖逃入岘山。孙坚杀到兴头,乘胜追击,哪料黄祖的士兵潜伏于树林暗处,向明处的孙坚射出了暗箭,就这样,三十七岁的孙坚魂断岘山的无名小卒之手。
孙坚崛起于乱世,以自己的勇猛无敌震撼着天下,若非英年早逝,或许能与同时崛起的曹操、刘备争霸天下。不过相比曹刘,孙坚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如果真与他们交锋,凭勇猛毕竟不行,争雄天下非争霸武林,勇气自然必要,但超人的权谋也必不可少。不过,孙坚此生虽未成帝王大业,但他戎马一生,已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勇猛盖世,书写了一段乱世的英雄传奇。他死后,其长子孙策发展壮大了他的部队,逐渐扫平江东,开创了东吴基业,可惜孙策寿命还不如其父,二十九岁就遇刺伤重而死,孙坚二子孙权继承父兄之业,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建立了吴国,孙坚被追尊为武烈皇帝。这位猛虎如地下有知其子之雄才,定当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