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家

在圆明园里,到处都刻着“天地一家春”,有何用意?
没有用意,纯粹是慈禧太后的个人喜好。慈禧太后在刚入宫还是一个秀女的时候,她的住所名称就叫做“天地一家春”。在那个时候秀女很有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皇上。所以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力,慈禧下尽了功夫。 她首先是四处贿赂那些太监和皇帝身边的人,以此来打探皇帝的消息和皇帝的行动,她通过皇帝身边的人,得知皇帝十分喜欢听戏。慈禧太后是南方人,南方的戏曲与北方的戏曲不同,她本人就十分擅长戏曲,所以她心中就有了一个计划,她在自己的住所“天地一家春”中苦练戏剧,练了整整两年。 咸丰皇帝是北方人,从出生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去过南方,所以他接触到的戏曲也都是北方豪迈的风格。后来有一天他到圆明园中散心,突然间听到了从园林中传来的一阵戏曲声音。这种戏曲声音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所以乍一听到他就立刻被吸引到了。顺着声音他看到了在湖边正在一个人唱一个人跳的慈禧,咸丰皇帝十分的喜悦,于是就让人把还是一个秀女的慈禧太后带到了他的身前。当晚咸丰皇帝就宠幸了这个秀女。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得出来,慈禧太后是十分有心机的一个人。 很长时间以来,慈禧太后都是咸丰皇帝最宠幸的一个女人。直到慈禧怀了孩子,生下了龙子。一度成为后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而她又十分的怀旧,对于当初自己居住的第一个住所十分的怀念。连带着就喜欢上了“天地一家春”这几个字。她特意把这几个字刻在了一个印章上,经常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就随手盖上一印。后来慈禧太后成为清朝实际上的掌权人,这种爱好就成为了她日常散心的一种方法。因此在圆明园中可以到处看到“天地一家春”。
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名称的来历
天地一家春”本是圆明园内一处景观,紧傍王陵春色,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02 18:54 可在今天的颐和园里,无论在乐寿堂前,还是在排云殿内,在当年为消防储水的金缸上,都用大字明显地书写着“天地一家春”的字样,这其中的奥妙还要从慈禧太后说起,原来“天地一家春”是慈禧入宫后住所之一,也是传说中慈禧得到咸丰皇帝宠幸的地方。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族镶蓝旗人,(后招籍到镶黄旗)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台惠征之女,生于一八三五年十月十日,清咸丰二年五月九日入宫,初封兰贵人。按照清朝嫔妃等级来看,其地位是比较卑微的。咸丰四年甲寅二月封为懿嫔,六年雨辰三月封为懿妃,七年丁已正月封为懿贵妃。从这段晋升的经历来看,慈禧是春风得意的。这一切都和“天地一家春”颇有关联。
据传,慈禧初入清宫原本默默无闻,一个普通的贵人根本无缘接近皇帝。慈禧得宠的经过,民间流传的说法颇具故事性。咸丰四年春天,当皇帝在“天地一家春”为少女慈禧(当时的兰贵人)歌声所吸引,临幸了她。咸丰七年皇子载淳的诞生,使慈禧年年高升,日日受宠,甚至可以代皇帝批阅奏折,直到参与国事,可谓红极一时。
一八六○年英法联军以鸦片为借口,从天津登陆一路向北京杀来,八月八日咸丰宣布以“木兰秋犭尔”之名,仓惶逃往热河避暑山庄避难。八月二十二日英法联军攻进了圆明园,九月五日他们以野蛮的手段大肆抢掠之后,放火烧毁了这万园之园。上千间殿堂,上万件珠宝,全部葬身于一片火海之中。“天地一家春”自然也在劫难逃。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清晨,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逝,慈禧太后依靠恭亲王奕讠斤,大学士文祥的支持,发动了“辛酉政变”,开始了她四十七年名为太后,实为皇帝的垂帘听政的时代。
一八七三年五月,十八岁的皇帝载淳开始亲政,慈禧退帘后想颐养天年,便想起了当年圆明园和“天地一家春”。一八七四年正月,重修圆明园工程开始动工。工程刚刚恢复了正大光明殿和“天地一家春”的三百余间殿堂时,恭亲王奕讠斤,大学士文祥及三位郡王,三位御前大臣,三位军机大臣,一位帝师,联名上疏,请求停止圆明园工程,建议培养元气,以固根本。最后重修工程不得不下马。到一九○○年八国联军再次杀到北京,二次烧毁圆明园复建的工程,使“天地一家春”第二次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但慈禧太后仍未死心,对“天地一家春”还是念念不忘。机会还真被她等来了。清光绪十二年,再次退帘还政后的慈禧,利用光绪软弱的个性,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了颐和园。此时他明白重修圆明园已不可能,为使心里有个慰藉,在重修颐和园时,又把“天地一家春”五个字刻在了消防储水用的金缸上。从此,无论是身居乐寿堂内,还是漫步在排云殿前,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天地一家春”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以示对这个“发祥地”永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