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中国金融业

金融三大支柱分别是什么
金融三大支柱分别是什么
提示:

金融三大支柱分别是什么

我国金融业的三大支柱:银行、保险、证券。1、银行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保险保险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3、证券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拓展资料: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证券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证券实质上是具有财产属性的民事权利,证券的特点在于把民事权利表现在证券上,使权利与证券相结合,权利体现为证券,即权利的证券化。它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方式和过程用证券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法律现象,是投资者投资财产符号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信用发达的一种标志和结果。证券必须与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相联系。在证券的发展过程中,最早表彰证券权利的基本方式是纸张,在专用的纸单上借助文字或图形来表示特定化的权利。因此证券也被称为"书据"、"书证"。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前进,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证券的"无纸化",证券投资者已几乎不再拥有任何实物券形态的证券,其所持有的证券数量或者证券权利均相应地记载于投资者账户中。"证券有纸化"向"证券无纸化"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现代证券概念与传统证券概念的巨大差异。证券作为表彰一定民事权利的书面凭证,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证券是财产性权利凭证。证券表彰的是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凭证。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对财富形态的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是更重视对财富的终极支配和控制,证券这一新型财产形态应运而生。持有证券,意味着持有人对该证券所代表的财产拥有控制权,但该控制权不是直接控制权,而是间接控制权。2、证券是流通性权利凭证。证券的活力就在于证券的流通性。传统的民事权利始终面临转让上的诸多障碍,就民事财产权利而言,由于并不涉及人格及身份,其转让在性质上并无不可,但其转让是个复杂的民事行为。3、证券是收益性权利凭证。证券持有人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收益,这是证券持有人投资证券的直接动因。一方面,证券本身是一种财产性权利,反映了特定的财产权,证券持有人可通过行使该项财产权而获得收益,如取得股息收入(股票)或者取得利息收入(债券);另一方面,证券持有人可以通过转让证券获得收益,如二级市场上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证券持有人可通过差价而获得收益,尤其是投机收益。4、证券是风险性权利凭证。证券的风险性,表现为由于证券市场的变化或发行人的原因,使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收入,甚至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相联系的。在实际的市场中,任何证券投资活动都存在着风险,完全回避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

金融的三大支柱
提示:

金融的三大支柱

中国金融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银行、保险、证券。银行在金融业中主要功能是贷款、销售基金类产品、金融工具的销售、对冲业务和票据业务等等。保险在金融中主要功能是一种保障机制,现在成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的重要一环。证券在金融中是多种经济权益的统一称呼,证券也是特定的金融产品,是持有人和其所享受权利的凭证。【拓展资料】三大支柱的简介:一、保险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保险市场是买卖保险即双方签订保险合同的场所。它可以是集中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分散的无形市场。二、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信用货币、管理货币流通、调剂资金供求、办理货币存贷与结算,充当信用的中介人。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银行一词最早始于意大利语Banko,英语转化为Bank。历史上的银行是由货币经营业发展而来的。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 年的希腊寺庙,已从事保管金银、发放贷款、收付利息的活动。公元前200年在罗马帝国,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三、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金融体系的五个方面:一、金融调控方面:金融的调控是中国调控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中主要包括金融货币政策和金融财政政策;二、金融企业方面:金融企业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企业,这些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单位;三、金融监管方面:其中包括各种监督金融业的方式,是为了金融业稳定的发展;四、金融市场方面:金融市场包括市场的的扩大和完善结构,如今还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五、金融环境方面:金融制度、信用体系、政府职能、体质改革都是金融环境的一部分。

金融主要包括哪些行业?
提示:

金融主要包括哪些行业?

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

一、金融行业的细分领域比较多,主要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外汇、商品、贵金属、融资租赁、资产管理、贷款等,其中有的又可以细分,比如说证券可以分为股权和债权,商品可以分为现货和期货,贷款可以分为小额贷款、抵押贷款、保理等。


二、 金融行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

1、指标性: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2、垄断性: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


3、高风险性: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4、效益依赖性: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

5、高负债经营性: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包括哪些行业
提示:

金融业包括哪些行业

1,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金融业是指银行和相关的资本合作社,以及保险业。除了工业经济行为,其他与经济相关的行业都是金融业。2,金融业具有指数化、垄断化、高风险、利益依赖和高负债经营的特点。指数是指金融指数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别情况。垄断是指金融业是受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设立金融机构;二是指特定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高风险意味着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地,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利益依赖是指财政利益依赖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受政策影响较大。高负债经营意味着自有资本比例低于一般工商企业。拓展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融业是在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最早的金融机构是国内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的农村信用社,以及1926年12月农会创办的柴山洲特区第一家农民银行。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农村信用社和银行。2,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银行逐渐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政府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银行,对私人金融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同时,政府动员和组织农民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农村集体信用合作社,使他们能够发挥国家银行在农村基层机构中的作用。高度集中的“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和许多农村信用社的结合是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中国金融业最显著的特征。3,从1979年开始,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业的结构性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摆脱了具体的工商信贷业务,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国家专业银行一家一家建立起来;重新组建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国内外业务;股份制综合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开始建立;发展了一大批信托投资机构;租赁公司、金融公司、城市信用社、合作银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资信评估公司、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以专业银行为主体、中央银行为核心、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业包括哪些行业
提示:

金融业包括哪些行业

金融业主要分三大类:银行类、投资类、保险类。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具体行业:1、银行业(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等)2、证券业3、保险业4、信托业5、基金业6、财务公司7、投资银行业8、典当行业也算特殊的金融行业之一9、期货金融业是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中国估计有上百万人在其中就业,创造的财富每年都超万亿。拓展资料: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怎么样?债券市场:2009-2011年的3年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量分别为86475亿元、95088亿元和69625亿元。其中2009和2010年分别比2008年多增了15748和24361亿元(2011年发行规模减少,主要是央票发行量快速缩减所致)。其中非金融企业发债(包括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数量分别为15749亿元、15293亿元和15333亿元,均比2008年增长80%以上。在自律管理模式下,我国相继推出了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美元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我国债券市场已经连续几年保持世界第五、亚洲第二的地位。保险行业:对于保险行业而言,2011年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截至3月底,A股四大上市保险企业2011年年报悉数亮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14.46亿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净利润522.66亿元,同比下降16.59%,同比增速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13.53和25.2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中国平安表现最好,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了31.4%、25.89%和12.5%,而中国人寿这三项数据则分别下降了0.87%、45.31%和45.49%。上市公司:51报告在线数据显示,已公布年报的1324家上市公司2011年合计营业收入为17.47万亿元,净利润收入为1.7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6%和13.66%,而2010年这些公司合计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了35.43%和39.82%。与A股整体业绩下滑不同,银行业在2011年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3月底,除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均已公布了2011年年报,这12家银行201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5万亿元,占1324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2.32%;实现净利润8489亿元,即平均每天进账23.26亿元,占比更是达到了48.79%。汽车金融业:汽车金融业是指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联盟组织及其关联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为消费者、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经营活动领域。完整的汽车金融业服务体系具备3项主要职能: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渠道,提供市场信息;为经销商提供存贷融资,营运融资,设备融资;为直接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保险等业务。汽车金融业最初的职能仅仅是向汽车生产企业的经销商及其下属零售商的库存产品提供贷款服务,并允许其经销商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的贷款或租赁服务。随着其业务范围和职能的不断拓展,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开始逐步向消费者、经销商和生产商提供多种形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现代成熟的汽车金融业已经衍生出行业金融职能:除了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外,还包括融资性租赁、购车储蓄、汽车消费保险、信用卡等,渗透到了从制造→销售→消费,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汽车产业每个环节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它产业。包含有条件融资、储蓄、信用卡、贷款、保险与担保等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业链。有人甚至认为汽车产业有两条腿,其中一条就是汽车金融。

金融业的历史发展是什么?
提示:

金融业的历史发展是什么?

金融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社会比较单一的形式,逐步发展成多种门类的金融机构体系。在现代金融业中,各类银行占有主导地位现代商业银行一般都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中国金融业的起点可追溯到公元前256年以前周代出现的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周礼称之为泉府。南齐时出现了以收取实物作抵押进行放款的机构“质库”,即后来的当铺,当时由寺院经营,至唐代改由贵族垄断,宋代时出现了民营质库。明朝末期钱庄北方称银号曾是金融业的主体。后来又陆续出现了票号、官银钱号等其他金融机构。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现代银行在中国出现较晚。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银行开始进入中国,最早的是英国丽如银行1845。随后又相继设立了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等。本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中国的银行业开始有较快的发展,银行逐步成为金融业的主体,钱庄、票号等相应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互为推进的。这表明了金融业与工商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大商业银行除在本国设有大量分支机构外,往往在国外也设有分支机构,从而成为世界性的跨国银行。现代大商业银行通常是大垄断财团的金融中心。持股公司已成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与商业银行性质有所不同的是专业银行。专业银行一般由国家(政府)出资或监督经营。其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大都侧重于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并以重点支持某些行业的发展为经营宗旨。中央银行的建立是金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现代金融业中,中央银行处于主导地位。

金融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提示:

金融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亲亲,非常荣幸为您解答[开心][开心]金融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是;金融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普惠化和风险管理等趋势。[开心][鲜花][鲜花][开心][鲜花][鲜花]【摘要】 金融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提问】 👌【提问】 【提问】 是这样的一个问题 怎么写?【提问】 亲亲,非常荣幸为您解答[开心][开心]金融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是;金融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普惠化和风险管理等趋势。[开心][鲜花][鲜花][开心][鲜花][鲜花]【回答】 金融市场的历史:1.16世纪至17世纪的荷兰是金融市场的起源地。荷兰人在当时发明了普通股和可转债等金融工具,并创立了现代证券交易所的基础。2.18世纪的英国是金融市场迅速扩大和深化的时期。在此期间,英国建立了伦敦证券交易所、伯明翰证券交易所和曼彻斯特证券交易所等多个证券交易所,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20世纪初,美国创立了现代证券交易所的框架。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多个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4.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创新和全球化的加速,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金融市场将进一步数字化。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将极大地推进金融市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交易更加高效和准确。2.普惠化。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将成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普惠化可以促进金融服务的普及和金融包容性的提高,让金融服务更多地惠及普通民众,提高人民的金融意识。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将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加剧,【回答】 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将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加剧,金融市场风险和机会更加多样化。在此背景下,风险管理将成为金融机构核心之一。[开心][鲜花][鲜花]【回答】 [开心][心]相关拓展:金融市场是指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等)和金融衍生品(如利率、外汇、商品、指数等)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流程。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提供了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风险至关重要。[开心][鲜花][鲜花]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获得投资收益,金融机构则提供金融服务、承担金融风险等。政府监管机构则负责监管金融市场的合规性,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公正。金融市场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和信息流通的手段,反映了市场对各种经济条件和政治风险等的看法,同时也推动了投资和创新的进程。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关注点。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变化的情况下,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开心][鲜花][鲜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