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

鬼门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ㄟˇ ㄇㄣˊ 拼音 guǐ mén 基本释义 ⒈ 迷信传说的鬼进出之门;通往阴间之门。 ⒉ 古关名,即鬼门关。 ⒊ 即鬼门道。 ⒋ 阴阳家语。阴阳家谓西北间(干)为天门,东南间(巽)为地门,西南间(坤)为人门,东北间(艮)为鬼门。鬼门为阴恶之气所聚,百鬼所居。 ⒌ 卜筮上的官鬼爻。以六爻干支与五行生克定六亲位,以克我者为官鬼爻,是灾难和不吉的爻象。后世星命术士称为官煞。参见“鬼门上占卦”。 ⒍ 地名。三门峡的一段。 国语辞典修订本 鬼门「ㄍㄨㄟˇ ㄇㄣˊ」 ⒈ 传说中鬼魂出入阴阳两界的门户。 引汉·王充《论衡·订鬼》:「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引证解释 ⒈ 迷信传说的鬼进出之门;通往阴间之门。 引汉 王充 《论衡·订鬼》:“《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然履突鬼门,怪而不辞;驾龙乘去,仙而不哀。”唐 沉佺期 《初达驩州》诗:“魂魄游鬼门,骸骨遗鲸口。” ⒉ 古关名,即 鬼门关。参见“鬼门关”。 引唐 张说 《南中送北使》诗之二:“山临 鬼门 路,城绕瘴江流。”宋 苏轼 《到昌化军谢表》:“并 鬼门 而东骛,浮瘴海以南迁。” ⒊ 即鬼门道。参见“鬼门道”。 引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向鬼门丢花介。”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三面以 陈嘉言 为最,一出鬼门,令人大笑。” ⒋ 阴阳家语。阴阳家谓西北间(干)为天门,东南间(巽)为地门,西南间(坤)为人门,东北间(艮)为鬼门。鬼门为阴恶之气所聚,百鬼所居。参见“鬼星石室”。 引《隋书·萧吉传》:“于是 宣慈殿 设神坐,有风从艮地鬼门来,扫太子坐。” ⒌ 卜筮上的官鬼爻。以六爻干支与五行生克定六亲位,以克我者为官鬼爻,是灾难和不吉的爻象。后世星命术士称为官煞。参见“鬼门上占卦”。 ⒍ 地名。 三门峡 的一段。 引贺敬之 《放歌集·三门峡歌》:“神门 险, 鬼门 窄, 人门 以上百丈崖。”自注:“三门之一‘鬼门’巖上,有石坑,状如马蹄印。”
鬼门关的解释
鬼门关的解释[the gate of hell] 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 比喻 凶险的地方 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 长江 三峡 》 详细解释 (1).古关名。在今 广西 北流 、 玉林 之间 ,其地有两山 对峙 ,形同关隘,甚险恶,中间通道,为古代通往 钦 、 廉 、 雷 、 琼 及 交趾 的要冲。 《旧唐书·地理志四》 :“﹝ 鬼门关 ﹞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曰:‘ 鬼门关 ,十人九不还。’” 宋 黄庭坚 《竹枝词》 之一 :“ 鬼门关 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 皇州 。” (2).迷信传说中的阴世、阳间之交界外;死亡的边缘。 元 杨显之 《酷寒亭》 第四折:“在鬼门关夺转这冻形骸。” 《西游记》 第十回:“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门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 郭鹏 《刘亚生》 :“像他这样站在鬼门关上开 玩笑 的人,真是少见!” (3).比喻险恶的 境地 。 元 范康 《竹叶舟》 第一折:“我与你踢倒鬼门关, 打开 这 槐安 路,把一枕 南柯 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 《老残游记》 第十四回:“这一卖, 翠环 可就够他 难受 了……眼看着一个 老实 孩子送到鬼门关里头去,实在 可怜 。” 老舍 《蜕》 第二:“ 即使 天津 是鬼门关,他们 也得 闯出来,做个 自由 人。” 词语分解 鬼的解释 鬼 ǐ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 灵魂 :鬼魂。鬼魅。鬼蜮(a.鬼怪;b.阴险害人的)。 阴险,不光明:鬼话。鬼黠。 鬼胎 。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 酒鬼 。烟鬼。鬼子。 吝啬 鬼。 恶劣 , 糟糕 (限做 定语 ):鬼 门关的解释 .出入必经的国门、关门。《周礼·地官·遗人》:“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 郑玄 注:“门关以养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饩廪也。” 贾公彦 疏:“门谓 十二 国门,关谓十二关门,出入皆有税。”《新唐书·百官志
开鬼门关是哪一天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在民间也被称为鬼节。据说鬼门关在中元节会大开。那么鬼门关什么时候大开?它什么时候关门?
中元节鬼门关几点开门?鬼门关7月初开启,7月30日关闭。
农历七月,中国习俗称之为鬼月,意思是鬼门关的大门总是开着关着,鬼魂可以周游世界。普渡道场一般在这个时候设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是一个“鬼月”。七月的第一天是“鬼门关”的第一天。从七月初一鬼门关打开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鬼门关的鬼们回到死者身边与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鬼。阴间的无主鬼会冲向死者,在任何能找到吃的东西的地方游荡。所以你要给他们多少纸钱,才不会让他们觉得太生气。
然而直到7月14日,鬼门关才大开。其中一个持续到7月15日,然后慢慢关闭,直到7月30日鬼门关。
民间祭祖活动一般在7月15日前进行,并不限于某一特定日子。通过一定的民间仪式,晚上把祖先的鬼魂接回家,每天早上、中午、昏厥三次,直到他们回来。送回去的时候烧纸包,用烧的方法叫“涂”,或者有仪式(或佛或道)。在一些地方,如湖南,中元节是一个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节日。
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但在古代,七月是一个幸运的月份,也是日历中的一个神圣的月份。它的优势在于“上下移动时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尤其是除了古代有七月葬帝的习俗外,大部分明朝皇帝甚至选择七月登基。在清朝,还有一个流行的堪舆公式:“古代皇帝在七月下葬”,这表明七月是越吉的一个传统。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祭祖节、七月十四日、兰盆节和地方官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燃放河灯、祭拜死者、焚烧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名称,民间称之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相关的节日。节日与古代文化中的阴阳循环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活的数字。七月是吉祥的月份,也是孝顺的月份。七月半是一个在初秋庆祝丰收和回报大地的民间节日。一些农作物已经成熟,所以民间有祭拜祖先、供奉新米等祭品、向祖先报告秋成的习俗。这个节日是一个纪念祖先的传统文化节日,其文化核心是尊重祖先和孝道。
什么时候鬼门关大开?
鬼门打开的时间:农历的七月初二一直到七月十五凌晨十二点前;正月初八也是鬼门打开的时间。 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这只是一个片面的想法。事实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 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也就是人日之后的那天,鬼门又会再开一次,让鬼魂再次游历人间。大概这两次鬼门大开,就是地府的寒暑两个假期吧。 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传说清明节这天死的人,是不能投胎要永远做野鬼的。因为这一天阳间祭鬼,是有许多祭品的,例如烧猪、鸡、馒头、果品等,但是鬼照例是分不清的,把这一天死的人当成烧猪之类的祭品分吃掉了,这新死鬼便进不了鬼门关,只好在阳间到处飘荡,不得安息,七七四十九天后怨气凝聚,就变成凶猛无比的厉鬼。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七月十五鬼节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七月十五接近收获的季节,最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热也不冷的时候,所以最适合超度游离的冤魂。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寒衣节(十月初一),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 鬼节禁忌: 1、忌半夜晾衣服,湿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脱身。 2、忌披头散发睡觉,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3、生理期的禁忌,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4、忌半夜庆生,七月生的人有点可怜,在晚上庆生时多半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 5、忌捕捉蜻蜓及螽斯,民间认为这两种昆虫是鬼魂的化身,胡乱捕捉它们,小心引鬼上门。 6、忌说鬼字,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7、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8、忌乱拍他人肩头,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9、拜门口,七月初一,「鬼门」一开,所有获准可以返回阳间探亲的孤野鬼,将会自阴间一拥而出,四出抢食供品。因此,在鬼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摆供祭祀,称之为「拜门口」。 由於只是让途经的好兄弟小歇吃食,祈别入求它们屋侵扰家人,所以不用提供太过丰盛的供品,通常只需做到下列的几件事即可:①、供拜五味碗、糕、粿。②、在供品上各插一炷香,并祝祷好兄弟们享用后继续上路。 ③、焚烧若干银纸及经衣。 10、 放水灯,早年的放水灯活动,多半都是将水灯放入河中,所以又叫作「河灯」。因为当时的河灯多半是用木片或纸片做成莲花型的底座,将蜡烛放置在莲座中顺流而下,所以也叫作「荷花灯」。「放水灯」的原始用意,是体恤淹死在水域里的亡魂,怕它们找不到路回家,所以特别在普渡前一天晚上,盛大举行「放水灯」的仪式,希望能藉由「水灯」的带领,让亡魂们得以循著水灯返回阳间享用普渡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