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男吧

潘安是谁啊?有多*啊?现在好像没什么电视演过这个大美男吧?大神们帮帮忙
潘安是魏晋时期中牟人(河南居然出这样的帅哥,简直不可思议),本不叫潘安,叫潘岳,字安仁,乳名叫“檀奴”,金庸的小说看多了,你就会联想到“檀郎”和“檀奴”的关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潘岳不仅长了张锦绣皮囊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二十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来了兴趣,下乡耕田作秀,大伙纷纷写马屁文章。结果潘岳的赋作得最好。大臣们一看,这小白脸,算什么东西,马屁胆敢拍得比我们好!嫉妒得要死,立马赶他出朝廷。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先后当了河阳还令的县太爷,颇有政绩。风雅县令在河阳县种遍桃树,时人号称“一县花”。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阳任京官。几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 当时掌权的是丑八怪皇后贾南风。她外孙贾谧好结交宾客,组织了个文人团”二十四友”,为贾氏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潘岳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位。精彩之笔,当数搞垮太子的阴谋。具体过程如下:潘岳写了一篇狂草,贾南风派手下的宫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纸上啥内容。照着笔画胡乱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宝别人当然也看不懂,何况当时皇帝还是个白痴。这难不倒才子潘岳,他模仿笔迹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纸头上照原来风格添置笔画,成为反迹昭著的逆书。正是以笔为刀,杀人不流血!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借口报仇,兵变入宫除尽贾氏一党。潘岳从前就得罪过赵王伦的boyfriend孙秀,这会儿当然死翘翘,还是满门抄斩。他一生孝顺,却连累老母丧命于东市。不亦哀哉! 八王之乱中政治一锅粥,潘岳偏要凑热闹,落了个为虎作伥的恶名。好歹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这辈子过得不算太衰。其文风华美却不失于雕琢;描写细致,尚不致于繁芜。善写清绮哀艳的悲情文章,是一个很忧郁的美男子。 在生活中潘岳绝对是个好男人,十余岁定婚,对发妻杨氏一往情深。杨氏不幸于元康八年(298)去世,潘岳的悼亡词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是中国此类题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干进,不知满足,终落得身首分离。
风流倜傥、飘逸绝尘的古代四大美男,究竟都是什么结局呢?
第一位,潘安“貌似潘安”可以说是对男子外貌的最高褒奖。潘安,原名潘岳,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号称中国古代第一美男。他出身于儒家世家,自幼随父亲到河南、山东和河北宦游。年轻时曾在洛阳太学读书,二十多岁进入仕途。潘安乘车出去玩,女人们看到他,纷纷把水果扔到他的车上以示爱意。所以潘安回家后,总是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典故的由来。当时的丑女皇后贾南风,为了达到独掌朝政的目的,谋害太子,趁太子喝醉,要求他抄写一篇文章。然后下令潘安将其改写成一篇意图谋反的文章。结果八王之乱时,司马伦发动兵变,进宫杀死了贾后。潘安也因牵涉其中,在洛阳被杀,时年53岁。一代美男因为站错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第二位,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王子。他的俊美在许多书中都有描写,《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也说他“才武而面美”。因母亲地位卑微,兰陵国王一直保持低调。在战争年代,皇族、贵族家的年轻男子都是要上战场的,高家人普遍相貌俊美,看上去温文尔雅,在战场威慑力不足。因此,兰陵王下令人们制作狰狞的面具,每次参战时都戴在脸上。兰陵王智勇双全,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劳,因为爱惜士卒,在军队中威望很高。兰陵王最终毁于自己的完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最后,他因功高震主被北齐皇后高纬忌恨,于573年被杀。 第三位,宋玉 宋玉是楚国屈原的弟子,楚辞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楚国大夫,也是楚国有名的风流才子。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著名的《神女赋》,描写的是人与神相恋的故事,后世多被改编,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宋玉的名气虽然不及自己的老师屈原,但作为继承者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宋玉的作品细腻工致,多寓情于景,被后世认为在楚辞和汉赋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宋玉和屈原并称为“屈宋”,可见在文学史的地位。历史上有名的“宋玉东墙”、“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都是出自宋玉的作品。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楚,宋玉殉国,享年约七十六岁。 第四位,卫玠 卫玠被称为晋代第一美男子。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父亲卫恒,是著名书法家,在西晋朝廷担任尚书郎一职。传说卫玠相貌美如天人,众人为看他一眼不惜代价。而“看杀卫玠”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晋书·卫玠传》、《世说新语》等书都有记载。卫玠身体娇弱,表现的是一种病态美。每次卫玠出行,围观者往往万人空巷,将路堵得水泄不通。深受其扰的卫玠搬到首都建康,不料这儿的观众更加疯狂,每每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最后把身体本就不好的卫玠围观得身心俱疲,患病身亡,年仅27岁。 其实按照流行的说法,四大美男子并非只有四个,最常见的有这两种说法:第一,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第二,潘安、宋玉、兰陵王、嵇康。 最后一位,嵇康嵇康,字叔夜,是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魏晋时代著名作家,诗人,精通玄学和音乐,相貌异常英俊,“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史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嵇康进山采药时被人看到,竟认为是仙人下凡,可见其风姿之潇洒绝尘。嵇康忠于曹魏,多次拒绝了司马昭的拉拢。公元262年,掌握大权的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行刑前,嵇康弹奏一曲传说中失传已久的《广陵散》,并感叹“广陵散从此绝矣”,从容引首就戮,时年仅三十九岁。
古代的四大美男中,好看还有才华,被长相耽误的才子是谁?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中有一处对一男子描述道:“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这一男子容貌秀丽,一出门便被妇女所吸引,而后还引得左太冲模仿,颇有东施效颦的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妙姿容、好神情的男版西施,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第一美男子——潘安。 潘安雕像 潘安是西晋文学家,其实他的本名叫做潘岳,古代四大美男子之首,也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九则》中有写到: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他是男性美的代表,容貌秀丽,被外人所惊叹。刘孝标注引的《语林》中也写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安剧照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其美貌被后人所知,经常可以听到“才比子建,貌比潘安”这句话,来说明一个男性容貌过人。但其实这位潘安不仅貌美还才华过人,从小就聪颖,被称为“奇童”。看到这,真心会感叹一句,老天爷真是不公平,真的有人集才华与容貌与一体。 而且除此之外,最令人佩服的是,他还特别专情。这简直就是每个女生的梦中情人。潘安绝对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男孩子。 潘安剧照 为人有才潘安从小就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尤其善于写赋,写下了《秋兴赋》、《闲居赋》等著作,成为了当时时代的顶峰,可见这潘安的才华溢美。后世也有人用“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样的话来形容潘安的才华。 潘安因为写下《藉田赋》,才华尽显,之后被赏识做了河阳县令。他不仅人为有才,当官也很不错。做了县令之后,做出了一定的功绩。他用自己的才华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下令栽种了满县的桃花,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又被称之为“桃花县令”。 潘安剧照 为人有孝潘安是个十足的大孝子,因为父亲离世的缘故,潘安一直以来都是和母亲相依为命。二十多岁入仕为官,也不忘把母亲接到当官的地方,亲自服侍。而且怕母亲在屋子里憋得慌,每每选定好天气,带着母亲出外散步,赏花游乐。 母亲慢慢的年事已高,染病之后更是思乡急切,潘安得知之后,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拒绝了上官的挽留,辞官,带着母亲就回归故里,回到家乡侍奉母亲。母亲卧病在床,潘安不敢有所懈怠,寸步不离的侍奉着,在潘安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大病痊愈。而且潘安为人细心,在老家耕田种菜,种的都是母亲所喜爱的食物,在这样的精心照顾之下,母亲得以安度晚年。 潘安的孝顺确有此事,在唐宋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中有明确记载潘安的孝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