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mp3

那些年的流行歌曲~1997
1997年,中国大陆流行音乐进入了黄金期,开启了辉煌的时代。一大批真正的音乐人,在利益为导向,偶像经济取代艺术的潮流下坚持着,出现很多具有时代情怀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歌词,感人至深的旋律。好歌频现,金曲倍出。
中国大陆:刘欢《从头再来》、屠洪刚《中国功夫》、韩晓《大头皮鞋》、李娜《女人是老虎》、陈明《快乐老家》、李慧珍《在等待》、黄磊《边走边唱》、陈星《流浪歌》、田震《干杯朋友》、顺子《回家》、付笛声/任静《知心爱人》、腾格尔《天堂》、鲍家街43号《小鸟》、零点乐队《爱不爱我》
中国香港:刘德华《冰雨》《中国人》、张学友《想和你去吹吹风》《不老的传说》、王菲《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人间》、梅艳芳(已故)《女人花》《一生爱你千百回》、莫文蔚《他不爱我》、莫文蔚/张洪量《广岛之恋》、陈慧琳/郑中基《制造浪漫》、
中国台湾:许茹芸《泪海》、周华健《朋友》、任贤齐《只爱你一个人》、光良《是你变了吗》、陶喆《爱很简单》、张惠妹《听海》、张震岳《爱的初体验》、张信哲《用情》、张信哲/范文芳《别让情两难》、张雨生《口是心非》、熊天平《火柴天堂》、张宇《男人的好》、动力火车《无情的情书》、庾澄庆《只有为你》、陶喆《飞机场的十点半》《爱,很简单》、范晓萱《我爱洗澡》。
个人回忆1997年,大街小巷传唱最多的是:刘欢《从头再来》、顺子《回家》、付笛声/任静《知心爱人》、李娜《女人是老虎》、刘德华《冰雨》、梅艳芳《女人花》、莫文蔚/张洪量《广岛之恋》、周华健《朋友》、张惠妹《听海》。
那些年的流行歌曲~2002
2002年,是华语歌坛新老交替的一年。华语歌坛出现了一大批新生代的实力派歌手。中国大陆的孙楠、杨坤,中国香港的陈奕迅,中国台湾的周杰伦,新加坡的阿杜。
中国大陆:孙楠《拯救》《I Believe》《我爱的她不爱我》、杨坤《无所谓》、许巍《蓝莲花》《一天》、汪峰《在雨中》、满文军《我需要你》、羽泉《开往春天的地铁》、江涛《愚公移山》、刘欢《温情永远》、零点乐队《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孙悦《魅力无限》《哭泣的百合花》、黑龙《回心转意》、青蛙《相爱的地方》、满江《奇迹》、老狼《晴朗》、郑钧《苍天在上》、赵凯《柏拉图广场》、林依轮《如果爱搁浅》、韩红《来吧》。
中国香港:刘德华《练习》《天生天养》、陈奕迅《你的背包》《明年今日》、李克勤《爱不释手》、陈慧琳《有福气》、卢巧音《好心分手》、容祖儿《争气》、叶倩文《伤逝》、杨千嬅《笑中有泪》、许志安《女人之苦》、梁咏琪《高妹正传》。
中国台湾:黄品源《小薇》、梁静茹(马来西亚)《分手快乐》、周杰伦《半岛铁盒》《回到过去》、李圣杰《痴心绝对》、任贤齐《春天花会开》、阿杜(新加坡)《他一定很爱你》《撕夜》《坚持到底》、刘若英《当爱在靠近》《一辈子的孤单》、萧亚轩《爱的主打歌》、王力宏/卢巧音《分手快乐》、信乐团《死了都要爱》、SHE《热带雨林》《美丽新世界》、李翊君《永远永远》、陈冠蒲《太多》、朱铭杰《曾经最美》、陶喆《Melody》、温岚《蓝色雨》。
回想2002年,各大排行榜经常出现的流行歌曲:
孙楠《拯救》、杨坤《无所谓》、周杰伦《半岛铁盒》、李圣杰《痴心绝对》、阿杜《他一定很爱你》、陈奕迅《你的背包》、黄品源《小薇》、王力宏/卢巧音《分手快乐》、信乐团《死了都要爱》、任贤齐《春天花会开》、刘德华《练习》、许巍《蓝莲花》、SHE《热带雨林》《美丽新世界》。
mp3格式正式终结退出舞台,那些年你用过哪些方式听歌?
最早的时候,用的是录音机和卡带,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的是光盘,而后是MP3、MP4,知道现在直接用网络收听。但真心说如果MP3停止了工作,我不知道我们以后用什么会更方便,毕竟那才是我们最常用的。官方对于MP3退出历史舞台的解释是说因为MP3格式已经out了,而新兴的音乐格式ACC将在不久的未来,顺利的取代这一切我们常见的格式最终成为最主流的播放格式,从而重新的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那么,我们现在最迫切的想知道的就是,对现而今来说有多少人是知道ACC格式的,并且又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在用ACC格式的呢?这里就应该说,除了苹果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能够知道并且接触到ACC都应该是极少数的,更不要说像我们父亲母亲那一辈儿人,那么我担心的是那么与之相关联的手机播放器,甚至是苹果ipod又该如何处理呢?难道随着MP3时代的结束,一起“殉葬”么? 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接受这个时代的变迁,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接受这些新兴,至于手中的机器都是兼容的,虽然算不上是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但好在不能听MP3格式咱们还有WMA,再有就是即便是整个美国都淘汰的音乐格式,相信在咱们中国短时间是不会有大“刹车”的情况出现的,所以放心用吧!而且在不久的未来,我们还期待着有更好更优质的播放格式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
mp3格式正式终结退出舞台,那些年你用过哪些方式听歌
那些年我们追的明星,以及,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歌。 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台电视和音响。我记得爸爸妈妈每次去城里回来的时候都会买几盘碟,上面都是那个时候比较流行的歌,我总是会兴奋的用音响放着歌,然后自己在地上手舞足蹈的跳着。说实话,那个时候的大音响的效果可真是好,躺在床上听着屋子里的音乐,总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一个录音机,之后听歌的方式就是买磁带了,一卷卷的磁带,走到哪都带着,听着歌。那时,录音机在书桌旁哼着歌,我在书桌上写作业,还有磁带坏掉的呲呲的声音,仍在脑海中。 之后,我上了初中,为了每天好好睡觉和不被打扰的看书,我爸给了买了一个MP3,我还记得那个MP3在当时是挺贵的,道勤的牌子,小小的胖胖的,粉色的。我对它爱不释手,马上下载了好多好多几乎是所有我知道的歌,然后每天回宿舍就带上它,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次过星期我都会带着MP3坐在山头上看着夕阳,然后一遍一遍的听着歌啊,仿佛那一刻就是永恒,包含了整个青春。 然而现在,听歌的方式基本上就是手机了。一部手机,可以涵盖所有的功能,听歌看电影,特别方便,哪里还用得着随身带着录音机或者是MP3呢?就连歌曲的格式也出了很多种。 可是,我依然最喜欢用小小的MP3听着那些载满我回忆的MP3格式的歌曲,或许它将永远的退出舞台,但它永远都不会退出我的回忆和那段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