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实用文体写作教程

现代应用文写作教程的图书目录
现代应用文写作教程的图书目录
提示:

现代应用文写作教程的图书目录

绪论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的性质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的特征第三节 应用文写作的作者第四节 应用文写作的读者第五节 应用文的要素构成第六节 应用文写作的拟稿过程第一编 先生公文写作第一章 行政公文概述第一节 行政公文性质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第三节 公文的格式第四节 公文正文的结构第五节 公文的语言第二章 指控性公文的写作第一节 命令第二节 决定第三节 批复第三章 报请性公文第一节 报告第二节 请示第三节 意见第四章 周知性公文第一节 公告第二节 通告第三节 通知第四节 通报第五节 函第五章 会议性公文综合练习第二编 业务管理文书的写作第六章 业务管理文书概述第七章 事务类文书的写作第八章 信息类文书的写作第九章 契约类文书的写作第十章 规章类文书的写作综合练习第三编 公关礼仪类文书的写作第四编 个体性应用文写作

应用写作实用教程的介绍
提示:

应用写作实用教程的介绍

《应用写作实用教程》紧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重点介绍日常应用写作、公务应用写作、经贸应用写作、职场应用写作、诉讼应用写作、科技应用写作等六类,共50余种应用文体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编选内容紧密联系教学对象学习、生活实际,讲究实用性和适用性。章节编排总体上依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文体解说注重相近文种的辨析和文案制作的详解,选用例文力求典型、规范、新颖、精短,浅学易懂,使读者能尽快掌握应用。

公文写作教程:第九章指示性公文(二)
提示:

公文写作教程:第九章指示性公文(二)

第二节批复


一批复的含义和特点


(一)批复的含义
批复也是行政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中都有的文种。
《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对批复的功能作了这样的界定: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批复功能的界定几乎完全相同: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批复跟指示有相似之处,都是指导性的下行文,所表达的内容都是受文的下级机关开展某项 工作的依据。不过,它们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批复的特点
1.行文的被动性
批复是用来答复下级请求事项的,下级有请示,上级才会有批复。下级有多少份请示呈报上 来,上级就有多少份批复回转下去。批复不是主动的行文,是公文中惟一的纯粹被动性文种 。另有两种公文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就是报告和函。不过,报告只有在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 才是被动的,函只有复函才是被动的,所以说,纯粹的被动性公文只有批复。
2.针对性
批复的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或问题,上级机关的批复就指向这一事项或问题 ,决不能答非所问,也无需旁牵他涉。
3.集中性和明确性
由于下级的请示是一事一报,请示内容十分集中,相应的批复也是一文一批,答复的内容也 十分集中。因此批复的篇幅一般都不长。
批复的态度和观点必须十分明确。对于请求指示的请示,批复要给以明确的指示;对于请求 批准的请示,批复或者同意、批准,或者不同意、不批准。有时,由于情况的复杂性,原则 同意,但对某些个别环节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充许的,不违背态度明确的原则。但 如果观点不明,态度含混,令下级机关无所适从,就不合基本要求了。
4.政策性和依据性
对于撰写批复的上级机关而言,不管是发出指示还是批准事项,都必须有政策依据,不能随 意为之。对于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而言,批复一旦到达,就是行动的依据,不得违背。在这 些方面,批复和指示的特点是一致的。

二批复的写法


(一)批复的标题和主送机关
1.批复的标题
批复的标题一般采用公文常规模式写法,即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略有不同的是,批 复往往在标题的主要内容一项中,明确表示对请示事件的意见和态度,而一般公文标题中的 主要内容部分一般只点明文件指向的中心事件或问题,多数不明确表示态度和意见。如《国 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其中“同意”两字就是用来表 明态度和意见的。如果不批准请求事项,标题中可以不出现态度和意见,到正文中再表态。 如果是答复请求指示的请示,也无须在标题中表态。
2.批复的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
(二)批复的正文
批复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批复依据、批复事项、执行要求。
1.批复依据
批复依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方的请示,二是与请求事项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上级规定 。
对方的请示是批复最主要的论据,要完整引用请示的标题并加括号注明其请示的发文字号, 例如:“你省《关于变更西宁市行政区域范围的请示》(青政〔1999〕49号)收悉。”
上级有关的文件和规定是答复请示的政策和理论依据。可表述为:“根据××关于××的规 定,现作如下答复。”必要时,可标引文件名、文件编号和条款序号。如果下级请示的事项 在上级文件和规定中找不到依据,这样的文字便不需出现了。
2.批复事项
针对下级机关请示所发出的指示,做出的批准决定,以及补充的有关内容,都属于批复事项 。如果内容复杂,可分条表述,但必须坚持一文一批的原则,不得将若干请示合在一起用列 条的方式分别给以答复。
3.执行要求
对下级执行批复的要求可写在结尾处,文字要简约。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榆林地 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的结尾:“榆林市的各级机构均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 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如果只是批准事项,无需提出要求,此段可免 。
批复撰写要注意及时、明确、庄重周严、言简意赅。

【 范 文 一 】

国务院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1993〕1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年)的请示》(湘政〔1991〕23号 )收悉。国务院同意修订后的长沙市总体规划,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要根据城市性质,强化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综合功能。长沙、湘潭、株洲三市在地域上相邻,建设 中既要发挥城市群体的优势,又要考虑各自的特点,对区域性的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安排,并在规划的实施中加强直辖市,避免重复建设和城市发展连绵成片。
二、到2010年长沙市城市人口控制在160万人左右。长沙市近年人口增长较快,要加强对人 口增长的管理,特别是控制市区人口的机械增长,要健全管理办法,实行归口管理,杜绝多 头审批,并要注意城市地区人口合理分布。
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966平方公里的范围,要划定具体区界,切实加强实施管理 。按照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把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人均100平方米以内。
三、长沙市中心市区、马坡岭、望城坡、捞霞、坪塘等若干地区形成的组团式规划布局及功 能划分是合理的。近期要重点开发北部捞霞地区,有控制地发展东西两翼组团。要严格保护 组团间的隔离绿带,不得任意侵占。各类开发区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选址和布局,并实 行统一的规划行政管理。要通过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城市用地进行调整和布局优化,促 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目前长沙市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快城市道路 、通信、民用燃气以及重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
新区开发要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开发一片、建成一 片,有计划、有步骤地滚动发展。旧城改造要按照详细规划,尽可能集中成片地进行。要适 当疏解旧城人口。更新城市基础设施,拓展公共绿地。
长沙是国家重点防汛城市,要努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合理分配和使用湘江岸线。
五、长沙市古代文物和近代有纪念意义的革命文物十分丰富,城市自然环境优美。要从整体 环境入手,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尤其要注意保存反映我国人民艰苦斗争历程的 革命文物与历史环境,以昭示后人,教育后代。要加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严禁对景区 用地的蚕食,望城坡组团的建设安排要考虑岳麓山风景区的景观要求。要规划并建设好包括 湘江沿江地区在内的城市三大风光带,完整地展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特色。
六、经批准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项规定是建设、管理城市的依据。要在城市总体规 划的基础上,抓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地方性城市规划设计 及管理的行政、技术法规,依法行政,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长沙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实施 城市规划的领导,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搞好城市各项建设,把长沙市逐步建设成 为我国中南地区发达、经济繁荣、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文明城市。
国务院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公文写作教程:第九章指示性公文(一)
提示:

公文写作教程:第九章指示性公文(一)

第一节 指示

一指示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一)指示的含义
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办公厅,都曾将指示列为主要公文种类。
新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已将“指示”从主要公文种类中删除,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机关不再使用这种文体。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指示功能的表述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指示是要求下属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下行文,但它没有命令(令)、决议、决定那样的鲜明 的强制和指挥色彩。
(二)指示的特点
1.指导性
指示有着较强的指导性。在指示中,要对受文机关布置工作,具体包括任务、措施、方法、 要求等,还要对开展工作的原则进行阐述和解释。而作为下级机关的受文单位,必须执行指 示中规定的内容,开展工作,完成指示所规定的任务。
这里所说的指导性,有别于前面那些文体的指挥性。指示虽然也是对受文机关有约束力的下 行文,但跟命令等文体相比,有较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对发文机关级别的要求不同。命令、决议、决定等文种,发文机关的级别都比较高,基层 单位无权发布。而指示,凡县以上的领导机关,或者是与受文机关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均有权发布。
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同。命令、决议、决定等指挥性的下行文,涉及的内容都是法规规章、 重要事项、重大行动等,本身就有很强的方针政策性。而指示涉及的事件或问题通常比较具 体,是对上级机关的某一方针政策进行贯彻落实,是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并阐明工作活动的 原则,以指导下级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行文的语气、措辞不同。指示的强制性和法规效力没有命令、决议、决定那么强,因此语 气比较和缓,没有上述文体那么强硬,措辞也比较灵活。
2.说理性
《条例》要求指示要阐明或提出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原则”和实务不同, 有一定的抽象性、说理性。另外,指示不能像命令那样,只需说明要求对方干什么、怎样干 即可,不需说明原因和理由,有“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强制性。指示要说清原因 和理由,要阐明原则,必要时还要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要指出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总之, 不仅要让下级明白做什么,还要让下级明白为什么做、怎样才能做好。
3.主动性
这是相对于另一个指导性下行文“批复”而言的。批复是被动行文,下级有请示,上级才会 有批复。而指示是主动行文,是上级机关出于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需要,主动制发的。
(三)指示的类型
1.紧急指示和一般指示
根据内容是否紧迫,指示可分为紧急指示和一般指示两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 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中共中央关于防御特大洪水的指示》,都是用来处理迫在眉睫 的紧急问题的,从制发、传递到贯彻落实,都非常紧迫、刻不容缓。而《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指 示》,时效性没有上述指示那么紧迫,属于一般性指示。
2.全局性指示和局部性指示
事关全局,涉及社会多个方面的是全局性指示。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 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所涉及的工作,需要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切实加强领导,需要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需要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部门共同努力,所以应 算全局性指示。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涉及面就比较窄 ,是局部性指示。

二指示的写法


(一)标题和主送机关
1.标题
在指示的标题中,一般都要显示发布指示机关的名称,并且要显示主要内容,因此,指示的 标题都要采用公文标题最常规的写法: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文种。如《中共中央关于 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由秘书代劳的指示》。如系紧急指示,可在文种 前加“紧急”二字。
2.主送机关
指示一般都有主送机关,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的主送 机关是:“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但有些面向全社会发布的指示,可以省略 主送机关这一项。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指示》是在报纸上公开刊登的, 没有主送机关。
(二)正文
1.开头——指示的缘由
写发布指示的背景、原因、根据、目的、意义等。由于指示的针对性比较强,有时涉及的事 件和问题很复杂,这部分的篇幅可以长一些。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指示 》在开头列举了一些宣传个人的现象,然后才有针对性地作出五条指示,开头的篇幅将近全 文的四分之一。
2.主体——指示的事项
指示的主体,包括工作任务、指导原则、方法步骤、措施要求等方面,一般都分条排列,写 作的关键是条款归纳要适当,内容要完整,表达要简炼明白。
3.结尾——指示的执行要求
可重申意义、发出号召、要求对方汇报落实情况等等。如:

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 每个环节的工作,胜利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请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于今年年底前向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 在不影响文章结构完整的前提下,也可以不单独的写结尾,主体结束,文章就自然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