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爱人

敬天爱人下一句是什么?
敬天爱人,止于至善。 敬天爱人,自然有天助人助。稻盛所说的“敬天”,包括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尊重法律和社会伦理;稻盛所说的“爱人” 包括关爱员工、关爱客户、关爱人类。尊重自然可得到自然之助,尊敬科学可得到科学之助,尊重法律可得到法律之助。 尊重社会伦理可得到社会之助,关爱员工可得到员工之助,关爱客户可得到客户之助,关爱人类可得到众人之助。有天助人助,自然能推动事业成功。稻盛的成功就是有力的证明。稻盛一生奉行“敬天爱人”,得到天助人助,因而能创办京瓷和第二电电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并在七十八岁的古稀之年,应召出山,拯救日航,使其重归五百强之列。 相反的: 不敬天不爱人必然会遭到惩罚。不敬畏自然、科学、法律、社会伦理,必然遭到自然、科学、法律、社会的惩罚,不关爱员工、客户、人类,必然遭到员工、客户、众人的惩罚。 在这一方面,马云的跌倒是有力的证明。马云不敬天,在上海外滩的金融峰会上炮轰中国的金融体系,炮轰国际的金融规则,很快就遭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惩罚
敬天爱人什么意思
敬天爱人意思是敬重上天,爱护他人。 所谓“敬天”是指遵守天道,做正确的事。不能做违背伦理道德,背叛他人,报复社会的事。 中国古人中,不管孔子,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还是荀子提倡的“性恶论”,其目的都是一样,就是发扬人性中善的一面,抑制人性中恶的一面。最终目的是让人去做善事,去做正确的事。 生而为人,每个人的背景,资历,教育程度,财富,运气等都不一样,尽管每个人背负的东西不同,人生道路也不同,但是所有人可以发自内心的去做正确的事,负责会受到道德的批判,法律的约束和别人的谴责,更重要的是会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 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爱人”是指要有仁爱之心,要具备利他思维,要做能够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事情。 真正优秀的人都具有利他思维。 利己者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不具备长远的眼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利己者会失去周围人帮助的机会,失去周围的人分享的可能,关键的是,利己者信息比较闭塞,会逐渐失去关键的信息源。最终,利己者失去的是整个人际关系链。 而利他的人,经常会帮助他人,为别人创造价值,长期下来,也会得到他人提供的价值。这样,利他者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利己者。
敬天爱人,无我利他
京瓷公司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利己”变成了“利他”。“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指向的是造福员工和社会,而非股东和经营者,从本质上而言,是利他的。
从此,这一经营理念成为了京瓷一切经营行为的基础。上到公司的整个经营体系,下到具体的工具方法,几乎都完全服从于“利他”这一理念——京瓷的经营思想出现了升维,企业成长发展的逻辑模型、因果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在京瓷,“利他”成为了一切的原因,成为了“第一推动力”;成为了一切商业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人类文明的进步,实质上是思想的不断进步,是逻辑模型的不断变革,再讲得精准一点,就是宇宙观、世界观的不断升维。
原始的“盖天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而托勒密的“地心说”为大航海时代提供了理论依据;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商业文明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牛顿的“绝对时空说”缔造了工业时代;而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基础的现代宇宙观,则开启了核能时代和电子时代。
稻盛和夫则是通过拓展内向关照,在人的内心深处重新发现了衡量一切外部事物的全新标尺——“作为人,何谓正确?”——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观的根基。 同时,相较于近现代的“科学宇宙观”,稻盛和夫提出的利他哲学体系,是一种全新的“哲学宇宙观”。他在《思维方式》一书中写道:“宇宙中存在着推动一切事物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的意志。当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宇宙的意志波长相一致时,人生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利己”到“自利利他”,再到“利他自利”,在实践中体验“忘我利他”,最后走向“无我利他”,稻盛和夫所构建的利他哲学体系,为商业世界中的芸芸众生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通过思想的升维,在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