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背景音乐

国庆节演讲背景音乐
1 、《我和我的祖国》 《共和国之恋》:配乐适用于讲述平缓的普通人故事。 2 、《红旗颂》(交响乐):适用于演讲开头,更适合朗诵宏大场面。 3、 《红旗飘飘》《和谐中国》:升华主题可以用。 4 、《歌唱祖国》:该乐曲节奏感较强,结束时选用。 5 、《我的祖国》:描述祖国河山壮丽时用。 扩展资料 不同的稿件,配乐也应不同,需要“量身定制”。 一般来讲,配乐只有1首,有些单调,建议2-3首为佳,不能多。 选取标准: 1、 如果讲到建国的艰辛历程,配乐要选深沉些的。 2 、如果讲到个体命运的改变,配乐要明朗,可以选用一些管弦乐的音乐。 3 、如果讲到祖国的辉煌成就,建议用恢弘、振奋的。 总结使用原则:应该与你所的讲稿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相契合。另外还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大气震撼、庄严、高昂、优雅的曲目,这些配乐没有明确的名称,要先听听,感受下,然后再定。如果还不行,还可以用音频编辑软件截取合适的片段。
适合国庆诗歌朗诵的背景音乐
1、适合国庆诗歌朗诵的背景音乐有《党啊亲爱的妈妈》。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名为《妈妈,你的恩情该怎样报答》。歌词原是河北邯郸市的一名热爱文学的矿工龚爱书所作,歌词表达了儿女对母亲的纯真感情,这首词发表在邯郸市群众艺术馆编印的《花丛》歌词专辑里(1981年3月刊)。 2、适合国庆诗歌朗诵的背景音乐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是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歌曲,作词陈晓光,作曲施光南,原唱杨淑清。这首歌曾经作为共青团中央推广的歌曲之一,并作为1984年国庆”建国35周年大庆”活动的集体舞歌曲。 在八十年代的青年当中影响很大。它也是歌唱家彭丽媛的经典曲目,1981年由杨淑清领唱。同年,改编为独唱曲目正式发行于彭丽媛的专辑《在希望的田野上》。 3、适合国庆诗歌朗诵的背景音乐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1951年国庆前夕的一天,美丽其格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目端坐,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马头琴。他想在琴声和心声的交融中寻找一种灵感,写一首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 于是,以内蒙古民间曲调为素材,旋律宽广舒展,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及地方色彩,表达草原儿女对家乡、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这样出炉了。 扩展资料: 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