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城南旧事全文

林海音|城南旧事
林海音|城南旧事
提示:

林海音|城南旧事

余光中先生说,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林海音我有印象。以前在课本里读过她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写的是病重的爸爸和垂落的夹竹桃。那会儿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爱意诞生了。




这篇课文选自《城南旧事》,待我翻来这本合集时,最喜欢的已经变成《惠安堂》了。果真是一个年龄一种心绪。


月仔出生不久,我正好读到这儿——一个因为失去孩子而疯掉的女人。大家背地里都叫她疯子,大人不准自家的小孩儿跟她走得近,仿佛在避着洪水猛兽。


这个可怜的女人叫秀贞。早年她父亲接收了一个在北京读书的穷学生,后来秀贞就跟了他。当年他说要回乡,卖了山下的红薯地来娶她,就这样一去不返。秀贞不知道那时候已经有了他的孩子。


随着秀贞的肚子慢慢凸显了出来,她的父母觉得这事见不得人,便在她生下孩子之后,瞒着秀贞将孩子扔到了城墙根下,对她谎称孩子夭折了。


秀贞说孩子生在那个桂花飘香的秋天,所以叫她小桂子。秀贞不相信小桂子就这样没了。她说 我生完小桂子后没了力气,迷迷糊糊的时候还听见小桂子在哭,怎么就会没了呢。


后来秀贞就疯了。她拿着一件条子花纹的褂子说,要给小桂子做夹袄用。也时常念叨着那个与她私定终身的穷学生思康。她说他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秀贞养蚕,吐丝以后说给小桂子上学装墨盒用,又把明目的蚕屎装进铁盒,预备装进小枕头里给思康用,保护眼睛。


她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于是一直活在自己的梦中,假想她深爱的一切都还在身边。看的人着实难过。做了母亲的人,就自然将孩子视为最重要的人。她那么可爱 那么小 那么需要保护,谁能不动恻隐之心?


如果我是秀贞,八成 也已经疯了。

城南旧事-林海音
提示:

城南旧事-林海音

林海音的文字温暖而动情,这本《城南旧事》中主要收录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春风》、《婚姻的故事》。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主要讲述了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胡同里面的故事。疯”女人秀贞被养父虐待的妞儿、厚嘴唇的“小偷”、宋妈的儿子和女儿、爸爸的去世等。

其中最熟悉的还是小学的时候学过《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那时候还仅仅当做一个故事来欣赏,尤其读到英子不想冒着大雨去上学时挨了爸爸打时,还觉得颇有意思。现在重新读到这个章节只让人觉得温暖,英子从懒床转变成“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不禁感慨于英子的懂事;但给了成年的我触动最大的还是那沉甸甸的父爱啊。

但是这个小说中给我触动最大是那个为了供弟弟读书,而选择当小偷的厚嘴唇的男人,和英子一样,我也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我想说,有手有脚为什么还要做这个行当,但是处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又有多少的无奈呢!?

《春风》

这本小说下的人物关系真实复杂,如果不是小说,世间怕真的不会出现这么多的巧合吧。

明明女中的吕校长深受学生、家长、老师们的爱戴,在办学上也是屡创佳绩,当却和自己的爱情、家庭越走越远了。而她的丈夫曹宇平,在和她两地分居的情况下,在高雄已经跟另一个女子安立美有了一个读六年级的孩子曹幼幼,在安立美病逝后,曹幼幼在琼英的带领下找到了吕静文,把安立美写的信交与她。吕静文看完整封信,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她不感到奇怪,但明明没有人告诉她过。她牵起了曹幼幼的手,说幼幼,咱们先回家。

这本小说最后设定的结局,我十分的不解,好像吕静文在冥冥中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就那么的接受了,是身为教育家的伟大情怀么?而小说中,所有的人都知道吕静文的丈夫曹宇平出轨了,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过不好,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吕静文抱过不平......可能我终归是没有读懂吧......

《婚姻的故事》

《婚姻的故事》中有多个小故事组成,有我和豫生的自由恋爱;有公公娶了姨太太后和两位老婆的相处;有三哥和三嫂包办婚姻下的悲剧;有怡姐为旧式冲喜而嫁人后的守寡;有同学傅的母亲为了引起娶了姨太太的丈夫及孩子们的注意,装出了孱弱,最终瘫了半生的悲剧;有珉姐因为丈夫纵容大姑子而受着没有痕迹的虐待;有给最大的姐夫做续弦夫人的芳和沈先生的“要好”;有吕先生和琼的报恩式爱情,最终也毁了爱情;有中年丧妻的方先生,瞒着为与他私奔儿舍弃富裕生活的太太,与别人组建了家庭甚至还生了孩子;有等未婚夫毕业的燕芳,等到的确实未婚夫已有一个“抗战夫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