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

瀚海的词语瀚海的词语是什么
瀚海的词语有:海底眼,宦海风波,陆海潘江。瀚海的词语有:浩瀚无垠,海底眼,陆海潘江。2:拼音是、hànhǎi。3:结构是、瀚(左中右结构)海(左右结构)。4:词性是、名词。5:注音是、ㄏㄢ_ㄏㄞˇ。瀚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瀚海hànhǎi。(1)同“翰海”。(2)蒙古大沙漠的古称。二、引证解释⒈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引《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_霍去病_封狼居胥山,_於姑衍,登临瀚海。”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飞狐白日晚,瀚海愁阴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⒉指沙漠。引唐陶翰《出萧关怀古》诗:“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元宪宗于瀚海中间,沿途设卡。”陈毅《长城词》:“革命真有千般巧,各族人民团结了,瀚海戈壁将变宝。”⒊唐都护府名。贞观中置瀚海都督府,属安北都护府。龙朔中以燕安都督府改号瀚海都护府。三、国语词典蒙古大沙漠。参见「戈壁」条。四、网络解释瀚海“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明后指广大戈壁沙漠。一作瀚海。含义随时代而变。两汉六朝时是北方的海名。汉武帝时霍去病击匈奴左地,出代郡塞二千余里,登临翰海而还。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一大海名。《北史·蠕蠕传》数见“翰海”一词,方位不一,其一与《史记》、《汉书》所载,其一当在高原北境,疑即今贝加尔湖。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西夏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南一带沼泽地为翰海,见《西夏书事》;元代或以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翰海,见耶律楚材《西游录》,或以今阿尔泰山为翰海,见刘郁《西使记》。明以后专指戈壁沙漠。关于瀚海的近义词小河关于瀚海的诗词《瀚海·瀚海赤沙赤如赭》《西域咏史·旌旆遥离瀚海间》《金缕曲·瀚海飘流燕②》关于瀚海的诗句瀚海长征古别离登封居胥转瀚海旌旆遥离瀚海间关于瀚海的成语海北天南陆海潘江海纳百川海不扬波海底眼海誓山盟浩瀚无垠海底捞针海沸河翻宦海风波关于瀚海的造句1、书让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缤纷;书让你在浩瀚海洋中尽情畅游;书点燃希望,让你在无穷无尽的人生漫漫路上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样将你这只小船送道路的终极。2、感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事物。感动可以是瀚海中微渺的小鱼;感动可以是空中一线绚烂的烟花;感动可以是清晨草尖上的露珠;感动可以是西天若血的残阳;感动可以是广阔大漠中的一株绿草;感动可以是幽暗深谷中的一丝光线。3、瀚海浩浩,红尘女子,勒鞍扬鞭,驰骋疆场。4、检察事业如果是浩瀚海洋,那我们每个人就是汇入其中的一股小溪,为传播检察正能量而奔流。5、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冰峰雪岭脚下,在茫茫无际的沙漠瀚海边缘,有一支以“高原劲旅”著称的陆军机械化部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瀚海的详细信息
翰海的成语翰海的成语是什么
翰海的成语有:操翰成章,翰林子墨,沉思翰藻。翰海的成语有:游戏翰墨,龙翰凤雏,挥翰临池。2:注音是、ㄏㄢ_ㄏㄞˇ。3:结构是、翰(左右结构)海(左右结构)。4:拼音是、hànhǎi。翰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翰海hànhǎi。(1)蒙古高原东北的北海。即现在的贝加尔湖。(2)亦作“瀚海”。(3)同“瀚海”。二、引证解释⒈古代北海名。按,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海名。但据今人岑仲勉考证,既云“登临”,则是山非海,“翰海”当即今蒙古杭爱山的不同音译。或以为突厥语称高山中的深谷为,略去尾音,可译成“杭海”或“翰海”。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参见“瀚海”。参阅岑仲勉《自汉至唐漠北几个地名之考定》、柴剑虹《“瀚海”辨》。引《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_於孤_,登临翰海。”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北海名,_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三、国语词典蒙古大沙漠。参见「戈壁」条。词语翻译德语Gobi(S)_四、网络解释翰海(翰海)【基本解释】地名,蒙古高原东北的北海。关于翰海的诗词《朝中措綦君美东海名家,大父内翰海陵朝以》关于翰海的诗句"翰海比起戈壁来忍送红颜归翰海又如翰海日暮愁阴浓关于翰海的词语飞文染翰沉思翰藻操觚染翰思归张翰染翰操觚染翰成章笔翰如流挥翰临池_翰振藻翰林子墨关于翰海的造句1、辽宁北部处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百里翰海”的南缘。2、三年后,人们依然生活在水贴充斥翰海的贫困孤岛上。3、那么,楼兰凭籍什么能够在这翰海黄沙中建城立国,并创造一段辉煌的历史呢?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翰海的详细信息
瀚海指的是什么地方?
“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明后指广大戈壁沙漠。一作瀚海。含义随时代而变。两汉六朝时是北方的海名。汉武帝时霍去病击匈奴左地,出代郡塞二千余里,登临翰海而还。 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一大海名。《北史·蠕蠕传》数见“翰海”一词,方位不一,其一与《史记》、《汉书》所载,其一当在高原北境,疑即今贝加尔湖。 扩展资料: “瀚海”的近义词:戈壁 1、读音:gē bì 2、表达意思:源于蒙语,沙漠的一种,地面主要由砾石构成。亦称“ 戈壁滩 ”。意为大范围的沙漠地区。戈壁的形成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雨影效应阻挡了雨云抵达戈壁地区。 3、出处:出自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嘉峪关外有戈壁,径一百二十里,皆积沙无寸土。” 翻译:嘉峪关的外面有戈壁滩(沙漠的一种,地面主要由砾石构成),直径有一百二十里,全部都是堆积的沙砾没有泥土。
瀚海指的是什么地方?
贝加尔湖,中国古代称为瀚海,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 7世纪中叶(646年),唐朝击灭薛延陀汗国。唐太宗于回纥地设六府七州:瀚海都督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骨利干部的玄阀州(余吾州)傍贝加尔湖,奚结部的鸡鹿州、俱罗勃部的烛龙州和解薛部的高网州在贝加尔湖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置行政机构。 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扩展资料: 特点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泊之一,在冬季的开放水域的透明度可达30-40m,而夏季时通常为5-8m,贝加尔湖富含氧气,即使在深水处仍有较高的含氧量,这将它和其他典型分层的水体区别开,如坦噶尼喀湖和黑海。 贝加尔湖水温根据地点、深度,年变化较大,冬季和春季的1-5月(甚至6月初)湖面将冻结4-5个月,湖冰的厚度可达0.5-1.4m,有小丘隆起处更是可达2m以上,此期间水温随深度缓慢上升,在冰覆盖处最冷,温度接近冰点,200-250m温度为3.5-3.8℃。 地表的冰融化破碎之后,地表水在阳光下缓慢升温,到了5、6月,上部300m呈现均热状态,温度为4℃ 水温分布格局反转; 温度随湖水深度增加而下降,秋季开始湖水表面温度再次下降,到了10-11迎来了第二个均热阶段,湖水上部300m的温度仍为4℃,湖的深处温度稳定在3.1-3.8℃,其年变化很小。 在过去50年中湖水表面温度平均上升了1.5℃,导致湖的封冻期缩短,在某的地方还发现了水温约为50℃的热液喷口,这些喷口主要分布在深水处,浅水处仅有局部有分布,由于湖水体积极大,对水温影响很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贝加尔湖
瀚海指的是什么地方?
瀚海”指的是蒙古高原及其以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 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明后指广大戈壁沙漠。一作瀚海。含义随时代而变。两汉六朝时是北方的海名。汉武帝时霍去病击匈奴左地,出代郡塞二千余里,登临翰海而还。 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一大海名。《北史·蠕蠕传》数见“翰海”一词,方位不一,其一与《史记》、《汉书》所载,其一当在高原北境,疑即今贝加尔湖。 “瀚海”的近义词: 戈壁 1、读音:gē bì 2、表达意思:源于蒙语,沙漠的一种,地面主要由砾石构成。亦称“ 戈壁滩 ”。意为大范围的沙漠地区。戈壁的形成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雨影效应阻挡了雨云抵达戈壁地区。 3、出处:出自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嘉峪关外有戈壁,径一百二十里,皆积沙无寸土。” 翻译:嘉峪关的外面有戈壁滩(沙漠的一种,地面主要由砾石构成),直径有一百二十里,全部都是堆积的沙砾没有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