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十二道金牌

皇帝召岳飞退兵,连发十二道“金牌”,这种“金牌”究竟为何物?
皇帝召岳飞退兵,连发十二道“金牌”,这种“金牌”究竟为何物?
提示:

皇帝召岳飞退兵,连发十二道“金牌”,这种“金牌”究竟为何物?

现在我们通常说的金牌是指各项比赛的第一名所获奖牌。中国古代也有各种各样的金牌,比如“免死金牌”,还如宋朝皇帝下令岳飞班师回朝的十二道“金牌”,这些金牌又究竟为何物呢? “免死金牌”在中国民间曾广为流传,戏文中也经常出现。又称为“金书铁券”或“丹书铁券”,它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待或免罪的凭证。其材质为铁,上用朱砂写字,因此又称“丹书”。为防止假冒,将铁券从中分开,朝廷和受赐人各持一半。唐代后改用嵌金的方法(金书)。 据《辍耕录》载:吴越王钱镠曾受赐一块铁券,形状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券词黄金镶嵌。誓词包括所封的爵衔、官职以及功绩等内容,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丹书铁券始于汉高祖时期,最初为一种身份和爵位的象征。免死金牌的确可以免死,但谋反等罪名除外,如明沈德符《野获编》:“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 ” 宋朝皇帝下令岳飞班师回朝的十二道此“金牌”是一种红漆金字的木片,为皇帝专属,可以不经过三省(政府机构)和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直接下达。沈括《梦溪笔谈》中对此有详细记载:“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三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

宋朝历史上召还岳飞的12道金牌是什么东西
提示:

宋朝历史上召还岳飞的12道金牌是什么东西

历史上召回岳飞的金牌其实是宋朝特有的一种进行命令传递的标志,就像现在的我们买东西使用快递是一样的。在当时,由于南宋的皇帝听信秦桧的谗言,宋高宗在岳飞抗击金正要取得胜利时,他在一日内连发了12道令牌,逼得岳飞不得不赶回来。而岳飞也知道自己回朝后面对的肯定是非常险峻的形势,但是岳飞没有办法,他最终选择听从皇命。最后岳飞的结局也是非常惨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他,宋高宗把他打入了大牢。 岳飞是南宋有名的抗击金的民族英雄,他自幼便立下精忠报国的志向,他想要为南宋创造一个和平的年代。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母亲更在他的后背上刺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岳飞长大后也没有辜负他母亲对他的期待,他成功的当上了南宋的大将军,并且他也一直致力于南宋抗金的事业。但是奈何朝廷之中是奸臣当道,最终由于秦桧的谗言,岳飞还没有等到自己的愿望实现,他便已经因为莫须有的罪名最终走上了死亡。 在当时,岳飞一直在边境抗击金,就在他抗金之路走得一帆风顺的时候,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宋高宗的宠臣秦桧便一直唆使宋高宗把岳飞给召集回来。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飞本来是想等打赢胜仗后才返回皇宫向宋高宗请罪,但是由于宋高宗在一天之中连着下了12道命令这让身为忠臣的岳飞自然是惶恐不安,他最终只能选择放弃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便即刻起身回京。 自古皇命难违 ,更何况宋高宗连着下了12道金牌,这让岳飞根本难以拒绝。据历史所记载,金牌是运用于重要军中机密的一种物件,它是直接由皇帝发的。可见,南宋制造的金牌是多么的贵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