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官经

三官经适合在家诵读吗?
三官经适合在家诵读吗?
提示:

三官经适合在家诵读吗?

在家诵读。对人有静心的作用。改恶修善。 三官经全名《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 开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举头三尺有神明,而神明就是我们人类对错的考较者记录者,同时也说明了此经的由来。 直接明白的描绘出人的种种恶习,告诉我们受苦众生的因果来由,从正面说他是一种批评,这种批评很直接很了当,从侧面来说他也是我们活在世上的戒条,以上诸多错误过失,或一或二或三四我们都自觉不自觉的触犯过,这也是造成我们生活中种种痛苦,不顺的主要原因。 念经注意事项 经典如见圣真。凡翻阅经典之前,先沐手叩齿,平神静气,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门经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气凝结而成,来之不易,故要用黄布、红布层层包裹。 所陈之处,必有铺垫。开卷之前,双手捧经,平举齐眉,后揭开包裹,左手开经。翻阅页码,不得用手,一般须制作经签:将竹片削成约半公分宽、十公分长,尾端可以雕花,坠以简单饰物。若无经签,可以用线香或殿堂中的其他洁净物代替。 凡经典上的文字,不得用经签尖、小拇指、中指指点。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求教时,用经签尾、大拇指、食指或无名指指点。 凡经书,不得涂改、书写。或经书错字,或口传秘旨,或神灵讳字,或运气存意,或种种用法,均是心记。心记不能又恐遗忘时,另备洁纸,把经文页码、文字抄誊一遍,再添修改。熟记之后,焚化笔记。凡写有经文的书卷纸张,均不得任意丢弃,应在僻静、无人的地点焚化。更忌心性放荡,折损、破坏经书。

三官经是在家诵读还是在寺院诵读
提示:

三官经是在家诵读还是在寺院诵读

在家诵读。对人有静心的作用。改恶修善。 三官经全名《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 开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举头三尺有神明,而神明就是我们人类对错的考较者记录者,同时也说明了此经的由来。 直接明白的描绘出人的种种恶习,告诉我们受苦众生的因果来由,从正面说他是一种批评,这种批评很直接很了当,从侧面来说他也是我们活在世上的戒条,以上诸多错误过失,或一或二或三四我们都自觉不自觉的触犯过,这也是造成我们生活中种种痛苦,不顺的主要原因。 念经注意事项 经典如见圣真。凡翻阅经典之前,先沐手叩齿,平神静气,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门经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气凝结而成,来之不易,故要用黄布、红布层层包裹。 所陈之处,必有铺垫。开卷之前,双手捧经,平举齐眉,后揭开包裹,左手开经。翻阅页码,不得用手,一般须制作经签:将竹片削成约半公分宽、十公分长,尾端可以雕花,坠以简单饰物。若无经签,可以用线香或殿堂中的其他洁净物代替。 凡经典上的文字,不得用经签尖、小拇指、中指指点。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求教时,用经签尾、大拇指、食指或无名指指点。 凡经书,不得涂改、书写。或经书错字,或口传秘旨,或神灵讳字,或运气存意,或种种用法,均是心记。心记不能又恐遗忘时,另备洁纸,把经文页码、文字抄誊一遍,再添修改。熟记之后,焚化笔记。凡写有经文的书卷纸张,均不得任意丢弃,应在僻静、无人的地点焚化。更忌心性放荡,折损、破坏经书。

三官经怎么用,对人有什么好处
提示:

三官经怎么用,对人有什么好处

在家诵读。对人有静心的作用。改恶修善。 三官经全名《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 开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举头三尺有神明,而神明就是我们人类对错的考较者记录者,同时也说明了此经的由来。 直接明白的描绘出人的种种恶习,告诉我们受苦众生的因果来由,从正面说他是一种批评,这种批评很直接很了当,从侧面来说他也是我们活在世上的戒条,以上诸多错误过失,或一或二或三四我们都自觉不自觉的触犯过,这也是造成我们生活中种种痛苦,不顺的主要原因。 念经注意事项 经典如见圣真。凡翻阅经典之前,先沐手叩齿,平神静气,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门经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气凝结而成,来之不易,故要用黄布、红布层层包裹。 所陈之处,必有铺垫。开卷之前,双手捧经,平举齐眉,后揭开包裹,左手开经。翻阅页码,不得用手,一般须制作经签:将竹片削成约半公分宽、十公分长,尾端可以雕花,坠以简单饰物。若无经签,可以用线香或殿堂中的其他洁净物代替。 凡经典上的文字,不得用经签尖、小拇指、中指指点。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求教时,用经签尾、大拇指、食指或无名指指点。 凡经书,不得涂改、书写。或经书错字,或口传秘旨,或神灵讳字,或运气存意,或种种用法,均是心记。心记不能又恐遗忘时,另备洁纸,把经文页码、文字抄誊一遍,再添修改。熟记之后,焚化笔记。凡写有经文的书卷纸张,均不得任意丢弃,应在僻静、无人的地点焚化。更忌心性放荡,折损、破坏经书。

《度人经》全文
提示:

《度人经》全文

灵宝天尊叙述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太浮黎土向十方天尊大神演说《灵寳度人经》教。谓“说经一徧,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垄病,耳皆开聪。说经二徧,盲者目明。说经三徧,喑者能言。说经四徧,跛痾积逮,皆能起行。说经五徧,乆病痼疾,一时复形。 说经六徧,白发反黑,齿落更生。说经七徧,老者反壮,少者皆强。说经八徧,妇人怀姙,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说经九徧,地藏发泄,金玉露形。说经十徧,枯骨更生,皆起成人。”尊崇元始天尊为至高无上之神。又敷述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以及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酆都等神鬼系统。谓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言有色欲,交接阴阴阳,人民胎生。欲界有六天,初下二天,果报尚粗,犹以身高为欲,次二天以执手为欲。第五天以口说为欲,第六天以眼神为欲。 色界谓六欲总净超出欲界,上进一天,卽登色界。色界总色一十八天。至无色界,至眞无情,不交阴阳,人民化生,但啖香炁,无复形质之患。此界之中,人身微妙,无复形色,或复形长数百丈而人不见,唯眞人能见之,同天人寿命。若人修至此天,唯存心识以入炁观,更能进修,卽生四种民天。又谓四种民天者,除二炁出入之外,无年寿之限,喜乐清净也。云三十二天,位在四方,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 又有所谓“三天罗其上,大罗之上,并皆空虚,有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黄天之上,其色青苍,号曰苍天,苍天之上,其处玄空,积空成青,号曰青天。”接著说明得生“欲界”、“色界”、“无色界”、“种民天”、“三清境”的方法。 谓凡人口业净,有十善功,以上生欲界之天;身业净,有三百善功,得生色界天;心业净,有六百善功,生无色界四天;炁观转妙,结习都忘,洞入自然,卽升居种民天也。在地府酆都等鬼神中,有万神之宗的五帝大魔王总领鬼兵,飞游太空,受命神公,普扫不祥。有天地水三官北酆刺奸明检鬼营。谓酆都九府之中,有九部刺奸,又有九都使者。 北帝在酆都之上,命九都使者常检校三官九府之中善恶之魂等说。谓诸飞天大神时常监视人们的善恶行为,若人齐心修斋,六时行香转经,降消诸不祥。 扩展资料: 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是一部道教神学作品, 其哲学思想较为深远。被后世明代《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头。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箓灵宝派的核心经典。 《度人经》 本身包含的哲学思想, 主要是宇宙生成论。 《度人经》 的作者和另三位注者严东、 薛幽栖、 李少微都受汉代哲学很大的影响, 基本都是炁一元论者, 认为是炁生成一切。这个炁是原初物质、 万物的发生因的意思, 并无本体的含义。 《度人经》 、 严东、 薛幽栖、 成玄英均认为宇宙开始时初劫叫做延康, 之后是龙汉, 再是赤明。 成玄英进一步说, 延康劫时混沌未开, 只有妙炁; 龙汉劫混沌初开, 仍未有万物; 赤明劫始有阴阳日月, 诞生诸天。 妙炁绕诸天一周, 便是一年; 与五方五行之炁交汇, 便产生四时和万物。而李少微说法不同, 他认为先有龙汉劫, 然后是赤明劫; 最后是延康劫, 三个大劫加若干小劫组成一个大周期, 当延康劫末时, 种民四天,即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以下, 一切彻底毁灭。 然后是关于空间问题的诸天说。诸天说可能是 《度人经》中最复杂的问题, 已有几位学者对其进行总结, 但都不够完整,问题是他们都把 《度人经》 中的诸天说当做完善的学说。笔者现将经中和四位注疏者的诸天说总结如下。五者的诸天说相同的地方是都认为有三十二天和大罗天。 《度人经》 提到了三十二天上有大罗, 也提到玉清、 上清, 但未提及有三天, 而当时玉清、 上清、 大罗很难说是不是一层天的名称, 那么 《度人经》 中的是三十二天说或三十三天说,道教的排列方式非常特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度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