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表2015,贷款利率表2015年
本文目录索引
- 1,贷款利率表2015年
- 2,中国银行贷款利率多少
- 3,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至2019年贷款利率表?
- 4,历年贷款利率调整一览表
- 5,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是多少?
- 6,2015年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 7,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是多少?
1,贷款利率表2015年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2,中国银行贷款利率多少
请您登录中国银行官方网站(www.boc.cn),点击首页中间右侧的“金融数据 ”-“ 存/贷款利率 ”,根据币种选择“贷款利率表”进行查询。各贷款产品利率会有差异,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您详询中行当地网点。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3,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至2019年贷款利率表?
如下表2014.11.22 5.60 6.00 6.152015.03.01 5.35 5.75 5.902015.05.11 5.10 5.50 5.652015.06.28 4.85 5.25 5.402015.08.26 4.60 5.00 5.152015.10.24 4.35 4.75 4.90项目 年利率%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 4.35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 4.35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三年) 4.75三至五年(含五年) 4.75五年以上 4.9三、贴现 以再贴现利率为下限加点确定四、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年利率%五年以下(含五年) 2.75五年以上 3.25天津银行住房贷款利率表2019查询:央行自2015年10月24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并降准0.5个百分点。央行还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不过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利率市场化将进入新的阶段。央行官网发布通知,将从2016年2月21日起,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央行表示,当年归集和上年结转的分别按活期存款和三个月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计息,目前分别为0.35%和1.10%。此次调整后,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将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目前为1.50%。1.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平易近银行授权天下银行间同行拆借中间于每个月20日(遇节沐日顺延)9时30分颁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家可在天下银行间同行拆借中间以及中国人平易近银行网站查询。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个月20日(遇节沐日顺延)9时前,按公然市场操纵利率(主要指中期假贷便当利率)加点形成的方法,向天下银行间同行拆借中间报价。天下银行间同行拆借中间按去失落最高以及最低报价后算术均匀的方法计较患上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本的天下性银行根蒂根基上增长都会贸易银行、屯子贸易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平易近营银行,这次由10家扩展至18家,从此按期评估调整。4.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刻日品种扩展至1年期以及5年期以上两个刻日品种。银行的1年期以及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像应刻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订价,1年期之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立选择参考的刻日品种订价。
4,历年贷款利率调整一览表
历年银行存款利率调整表百度历年银行存款利率调整表(2004年-2012年)__七天一天通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协定通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存款知存知活期款序存日期_(%号款_)__6个3个五年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一年三年月_(%_(%(%)_(%)_(%)_(%)_(%)_(%)_(%)_)_)__2012-1_0.35_2.60_2.80_3.00_3.75_4.25_4.75_2.85_2.90_3.00_1.15_0.80_1.35_07-06__2012-2_0.40_2.85_3.05_3.25_4.10_4.65_5.10_3.10_3.15_3.25_1.21_0.85_1.39_06-08__2011-3_0.50_3.10_3.30_3.50_4.40_5.00_5.50_3.10_3.30_3.50_1.31_0.95_1.49_07-07__2011-4_0.50_2.85_3.05_3.25_4.15_4.75_5.25_2.85_3.05_3.25_1.31_0.95_1.49_04-06__2011-5_0.40_2.60_2.80_3.00_3.90_4.50_5.00_2.60_2.80_3.00_1.21_0.85_1.39_02-09__2010-6_0.36_2.25_2.50_2.75_3.55_4.15_4.55_2.16_2.50_2.85_1.17_0.81_1.35_12-26__2010-7_0.36_1.91_2.20_2.50_3.25_3.85_4.20_1.91_2.20_2.50_1.17_0.81_1.35_10-20__2008-8_0.36_1.71_1.98_2.25_2.79_3.33_3.60_1.71_1.98_2.25_1.17_0.81_1.35_12-232008-9_0.36_1.98_2.25_2.52_3.06_3.60_3.87_1.98_2.25_2.52_1.17_0.81_1.35_11-27__2008-10_0.72_2.88_3.24_3.60_4.14_4.77_5.13_2.88_3.24_3.60_1.53_1.17_1.71_10-30__2008-11_0.72_3.15_3.51_3.87_4.41_5.13_5.58_3.15_3.51_3.87_1.53_1.17_1.71_10-15__2008-12_0.72_3.15_3.51_3.87_4.41_5.13_5.58_3.15_3.51_3.87_1.53_1.17_1.71_10-09__2007-13_0.72_3.33_3.78_4.14_4.68_5.40_5.85_3.33_3.78_4.14_1.53_1.17_1.71_12-21__2007-14_0.81_2.88_3.42_3.87_4.50_5.22_5.76_2.88_3.42_3.87_1.53_1.17_1.71_09-15__2007-15_0.81_2.61_3.15_3.60_4.23_4.95_5.49_2.61_3.15_3.60_1.53_1.17_1.71_08-22__2007-16_0.81_2.34_2.88_3.33_3.96_4.68_5.22_2.34_2.88_3.33_1.53_1.17_1.71_07-21__2007-17_0.72_2.07_2.61_3.06_3.69_4.41_4.95_2.07_2.61_3.06_1.44_1.08_1.62_05-19__2007-18_0.72_1.98_2.43_2.79_3.33_3.96_4.41_1.98_2.43_2.79_1.44_1.08_1.62_03-18__2006-19_0.72_1.80_2.25_2.52_3.06_3.69_4.14_1.80_2.25_2.52_1.44_1.08_1.62_08-19__2004-20_0.72_1.71_2.07_2.25_2.70_3.24_3.60_1.71_2.07_2.25_1.44_1.08_1.62_10-29__
5,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是多少?
1、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一共调整5次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时间是2015.3.1日、2015.5.11日、2015.6.28日、2015.8.26日、2015.10.24。贷款利率如下: 2、2015年10月24日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如下: (1)贷款周期:五年以下(含五年) ,项目年利率(%):2.75 (2)贷款周期:五年以上 ,项目年利率(%):3.25 扩展资料: 利率浮动区间的调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央行对此举措的实施一直较为谨慎,多年来一直执行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的政策。 但自2012年6月8日起这一政策开始出现变化,人民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可以将存款利率上浮最高至基准利率的10%,利率市场化的步子开始逐渐迈开。 历次调整 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 (1)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2)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贷款利率
6,2015年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2015年银行贷款率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1、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 4.35% 2、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 4.35% 3、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 4.75% 4、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 4.75% 5、五年以上贷款 4.90% 注意事项: 1、在申请贷款时,借款人对自己还款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设计还款计划,并适当留有余地,不要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2、选择适合的还款方式。等额还款方式和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两种,还款方式一旦在合同中约定,在整个借款期间就不得更改。 3、每月按时还款避免罚息。从贷款发起的次月起,一般是次月的放款时间为还款日,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违约罚息,导致再次银行申请贷款时无法审批。 4、妥善保管好您的合同和借据,同时认真阅读合同的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扩展资料: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率。大致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贷款“三性原则”是指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这是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根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1、贷款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 2、流动性是指能够按预定期限回收贷款,或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满足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 3、效益性则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例如发放长期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效益性就好,但贷款期限长了就会风险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动性也变弱。因此,“三性”之间要和谐,贷款才能不出问题。 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①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②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③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 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贷款利率
7,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是多少?
2015年3月3日新中国银行贷款利率表:一、短期贷款:一年以内(含一年) 5.35二、中长期贷款:一至五年(含五年) 5.75五年以上 5.90中国银行新存款利率表:项目 年利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活期存款 0.35;定期存款1.整存整取 三个月 2.35 六个月 2.55 一年 2.75 二年 3.25 三年 3.75 五年 4.00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2.35 三年 2.55 五年 2.65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二、协定存款 1.15三、通知存款 一天 0.80 七天 1.35拓展资料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开放从国家银行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1979至1992年)1979年1月,为了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植,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同年3月,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形势,改革了中国银行的体制,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同时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后,又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重新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地还相继组建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日益发展的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由中国人民银行来专门承担中国中央银行职责,成为完善金融体制、更好发展金融业的紧迫议题。1982年7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以此为起点开始了组建专门的中央银行体制的准备工作。1983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人民银行的10项职责。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同时新设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专业经营;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业务实行垂直领导;设立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作为协调决策机构;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人民银行在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初期,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为适应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和多种信用工具不断涌现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改革机制,搞活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努力探索和改进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在改进计划调控手段的基础上,逐步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等手段来控制信贷和货币的供给,以求达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稳中求活”的效果,在制止“信贷膨胀”、“经济过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初步培育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