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我和我的女儿

我准备再婚,女儿却不同意,我该怎么办?
我准备再婚,女儿却不同意,我该怎么办?
提示:

我准备再婚,女儿却不同意,我该怎么办?

我收到了一位女粉丝的投稿。 她告诉我,她和前夫感情不合,已经离婚多年。现在四十五岁了,一个人生活觉得很孤独。 现在孩子大了,自己想要再婚,却遭到了女儿的阻止。她问我自己到底该不该再婚。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的想法,可能会比较理性一点。 孩子阻挠父母再婚,几乎是一种本能。 因为在孩子心里,自己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所以即使孩子没有那么不喜欢父母新的另一半,也会从内心抗拒。 但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去一个人独自撑起一个家,这样在心理和身体上都是很大的负担。 所以是需要寻找一个伴侣,来和自己一起分担的。 当孩子阻挠自己再婚时,不如和孩子敞开心扉。让他们理解自己,放下他们内心的戒备和敌意,一起去迎接新生活。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少时夫妻老来伴。人到了中年之后,喜欢和爱情或许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主要的因素是,一个人承担一个家庭的负担太重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伴侣给予自己帮助。尤其是孩子们长大之后,自己孤身一人,有了伴侣起码不至于形单影只。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新闻,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在家突发哮喘去世了。五十几岁,本应该正值中年,却因为孤身一人没人照顾,也没人发现他病情发作。这时候儿女才后悔没有给他找一个老伴。有时候一个人到了中年选择再婚,也是希望自己床边有人,家里也有点热闹气。谁都不希望自己去世了也没人发现。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再婚起码不至于身边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人生旅途是孤独的。每个人,夜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父母选择再婚,也是渴望自己的下半生不那么孤独,有人陪伴在左右。再婚,也是一种好的治愈方式。他们的前半生或许过得很艰辛,更加需要一个给予他们爱和陪伴的伴侣。 “不再婚未必是正确的决定” 有一些父母之所以选择一直单身,是为了孩子。第一种原因是怕新的配偶对孩子不好,另一种原因是孩子抗拒父母再婚。而事实上大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都会受到影响。他们会因为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而感到自卑和敏感。 陈学冬的曾经在四五岁的时候,阻止母亲再婚。陈妈妈当年也为了他可以更好的成长,选择了一直单身。而他坦言童年的自己并不快乐,也在同龄人面前感到自卑。现在他有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后,回头看着没有人照顾的母亲,也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他说,或许有一个完整的家,母亲可以过得更幸福,自己也未必会被“亏待”。而陈妈妈选择了不再婚后,独自一个人很艰辛地带大一个孩子。孩子长大后,自己仍然独自一人生活,也十分孤独。 心理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时候会影响一个人,让他们在再婚面前望而却步。父母会担心孩子过得不好,和新爸爸妈妈相处不来。其实有时候,一个完整的家庭,能让孩子找回缺失的父爱或者母爱。也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家、一段幸福的婚姻。我们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去告诉孩子们,自己想要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同时孩子们也应该理解父母,去相信再婚也会给自己和父母带来幸福。 “再婚家庭也可以很幸福” 《家有儿女》里的家庭,就是再婚家庭。刘梅和夏东海都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但是两个人仍然对生活充满向往。他们结婚后,孩子一开始也是抗拒的。到后来,一家人相处和谐,其乐融融。也正是因为两人的再婚,也让这个家庭变得完整和幸福。给了三个孩子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也让他们活泼可爱。 再婚家庭未必就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充满问题。既然已经经历过一段不完美的婚姻,不如再对生活充满一次希望。或许上一段婚姻给予我们痛苦,那么重新拥有一个伴侣,可以帮助自己“疗伤”。也可以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自己有了伴侣,不再那么孤独,也给了孩子完整的爱。只要用心经营,婚姻从来不是以先后为标准,再婚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独自一人撑起一个家,肩上背负的重担实在太大。我们需要一个人生伴侣,来与我们一起分担。没有人与生俱来喜欢孤独,我们需要有人陪伴和照顾。孩子们应该理解父母,父母也应该为了孩子和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该怎么办我是一个再婚家庭的女性我的孩子和
提示:

我该怎么办我是一个再婚家庭的女性我的孩子和

如果再婚,你会爱对方的孩子吗?
我认为这个应该是会的。因为有句老话说得好:爱屋及乌。如果你爱对方,那么就应该爱她的孩子。因为他很爱他的孩子。所以你也应该要爱她。这样才能更加的幸福美满,两个人感情更加的和谐。
我认为如果是再婚,如果两个人相爱,那么应该是会爱对方的孩子的。这样才会感情更加的融洽。如果你不爱对方的孩子,那么你们俩关系再好,最终也有可能会分手。因为他的孩子对他来说很重要,你如果要是不对他的孩子好,那么就等于间接的是对他不好。所以如果再婚的话,首要条件就应该是爱对方的孩子,这样才能爱情更加的美满幸福,婚姻生活更加的和谐。
如果再婚应该要考虑慎重一些,因为不像头一次结婚。慎重考虑之后再做决定。比如两个人是否三观基本相符,是否性格合得来,对方的人品是否过关。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您点赞,加关注,谢谢。

跟女儿感情很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提示:

跟女儿感情很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 我女儿四岁,关系超级好呢,不敢当,反正互相还没有厌弃。 现在就算超级好也算不上什么,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还能关系良好,健康成长,我觉得自己就是烧高香了。 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我带着我女儿,两个人玩了八个城市,15天时间,累计36小时高铁,5500+公里,我们全程没有互相厌弃,能保持着热忱共同玩耍,我觉得就是我们关系最好的表现了。 我女儿的确挺依赖我的,小时候是背巾全程背到了两岁差点。1岁以内白天到时候,会用背巾背着睡觉,后面是只要出门就是在大人身上,背着或者抱着甚至扛着。 所以刚出去三天,孩子会要我抱,后来她主动说,妈妈太辛苦了,抱不动了,我自己走。 最长记录是和我一起一整天走了快十公里。那时候她还没有四岁。她非常暖心,她不仅会关心她需要哄好的大人,还会关心小朋友。 她最快速学会的单词是sad,因为她看到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哭,就不停不停的问我:妈妈,他为什么要哭?他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她在游乐场里看到两岁的,不会滑滑梯的小朋友,就会牵着小朋友的手,然后让小朋友坐在前面,她坐在小朋友后面,用脚环着小朋友下来。 我想,这也是我爱她算是足够的表现。 当然,我觉得好的亲子关系里,应该是五分甜,三分淡,两分苦。甜的那些谁都能做到,一起唱歌跳舞玩闹,稍微用点力气谁都能做到。但是,如何把关系中最苦的那份做漂亮了,我觉得才能呈现一段真正的好关系。 越是孩子咨询的多,越会发现,做父母的有时候真的不能轻饶了孩子。因为孩子真的很聪明,聪明起来连自己都骗,这就是青春期孩子比较可怕的地方。我要讲一讲我和小孩相处中的那两分苦。 有一次小孩不肯去上街舞课,又是爸爸送去的,就抱在爸爸身上,一直不肯下来,电话她她一直在哭。我那时候真的是很怒了,因为同样的情况,只要是上新的课,第一节一定状态不好,我被这个场景磨折了数不清的次数。 我非常生气的说:就算不进去教室跳舞,也一定站在门口看看。结果,半小时后,孩子笑眯眯地哄着她爸爸回来了。看到的当时,我非常生气,冷静了一下,我跟孩子说:你这样从课堂上逃回来是逃兵的行为,我们家不培养逃兵,妈妈要惩戒你。 这其实是强调,不是不上课这个行为被惩戒,而是她逃回来这种行为要受到惩戒。然后拿了把塑料尺子,我对孩子说:这个叫戒尺,这是你第一次被打,做了逃兵都要用戒尺惩罚,你自己说,打几下? 孩子说,一下。我说,太少了。孩子说,那两下。我说,不够。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打三下。 孩子咬咬牙说,五下吧。我当时真是憋笑的,这种初生牛犊的小模样特别惹人爱。我拿起尺子,用了力,给了一下。 孩子憋了一秒钟,哇的大哭起来。然后又知道,这是她做错了,不敢哭很厉害。后来抽泣着说,我能不能去撒尿?我说,好,撒完接着来。后面打了两下就很轻很轻了,从那以后至今,再上任何新老课程,都是甩开我的手,自己就进去了。 我觉得那一下好值。苦辣如果想在2分的力气里得到效果,一定要在另外8分里灌满了甜蜜。我一个星期都很难批评到我孩子一次,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我用了批评语调,孩子会立马乖起来。 我想,这也是我和孩子的日常关系非常好的一个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