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窑神

窑神确有其人吗?
窑神确有其人吗?
提示:

窑神确有其人吗?

  窑神,也就是所谓的风火神,有的地方也称风火仙师,本名童宾。关于其来历,史籍中多有记载。
  关于窑神的代表性史籍有:年希尧的关于风火窑神的记载、唐英的《火神童公传》以及《里村童氏宗谱》,前二者为督陶官的记载,后者为神的宗族族谱记载。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窑神童宾的众多传说,有些很神奇。
  年希尧在《重修风火神庙碑记》中记载:“所谓风火神者有之,自明之季世始,考神实姓童氏,尝职窑为业,当前明神宗时,阉人督窑,事费就,数困辱操作者,神举身殉焉,而后器成,如志由是,出神而奉之。”
  唐英《火神童公传》一书记载更为详细,也更为形象生动。“神,姓童名宾,字定新,饶之浮梁县人。性刚直,幼业儒,父母早丧,遂就艺。浮地利陶,自唐宋及前明,其役日益盛。万历间内监潘相奉御董造,派役于民。童氏应报火,族人惧,不敢往,神毅然执役。时造大器累不完工,或受鞭笙,或苦饥羸。神恻然伤之,愿以骨作薪,丐器之成,遽跃人火。翌日启窑,果得完器。自是器无弗成者。家人收其余骸,葬风凰山,相感其诚,立祠祀之,盖距今百数十年矣。
  雍正戊申,余衔命督理埏埴来厂,涓吉,谒神祠。顾瞻之下,求所为丽牲之碑,阙焉无辞。问神姓氏、封号,率无能知者;而《浮梁志》亦不复载。最后,神裔孙诸生兆龙等,抱家牒来谒。牒称神曰“风火仙”,详死事一节。并载康熙庚申年臧、徐两部郎董制陶器,每见神指画呵护于窑火中,故饶守许拓祠地加修葺焉。牒首有沈太师三曾序曰“先朝嘉号而敕封之”,不知所封何号也,岂所谓风火仙耶?夫五行各有专司,陶司于火,而加以风,于义何取?且朝廷之封号,如金冶神,木、土、谷以及岳、渎、山、川,皆曰神,未闻仙也!岂相私称云尔耶?敕封之语殆不确耶,是皆莫可考也。当神之时,徭役繁兴,刑罚滋炽,孰不趑趄瑟缩于前,而涕泣狼狈于后?神闻役而趋,趋而尽其力,于工则已耳!物之成否,不关一人;器之美恶,非有专责。乃一旦身投烈焰,岂无妻子割值舍之痛与骨肉锻炼之苦?而皆在不顾,卒能上济国事而下贷百工之命也。何其壮乎!然则神之死也,可以作忠臣之气而坚义士之心矣。神娶于刘,生一子曰儒。神赴火后,刘苦节教子,寿八十有五。儒奉母以孝闻。”


  窑工们按传统仪式祭窑神
  而在《里村童氏宗谱》的卷首,卷六和卷十三,则有三篇关于“童宾赴窑”的记载。
  “神姓童氏,名宾,字定新┅┅由雁门迁浙西,又迁江右。神为饶之浮梁县人┅┅浮地业陶,自唐宋及前明其役益盛。
  (童宾)生于隆庆丁卯年五月初二日午时,祖匠籍,于万历年间烧造御器,恐龙缸不成,将身赴窑。
  (童宾)于已亥十一月初八日子时,将身赴火┅┅娶刘氏,立志守节,享年八十有六┅┅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司马许公复建庙祀。”
  该传说的基本情节,从以上史籍可以归纳出:明朝神宗年间,或者是万历时期,内监潘相奉旨,烧制大龙缸,要求在约定时日内完成,但是大龙缸的烧成并非易事,尝试数次未能成功,限期将至,若仍没有烧成大龙缸,与此相关人员将受到惩罚。童宾忧心忡忡,为了救这些人,自已跳进窑火中,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换来了大龙缸的烧制成功,也救了参与者的命,众人感动,立庙祭祀他,供奉其为窑神,也叫风火神。后来,每次烧窑前,都要烧香祀拜,以求保佑烧窑成功。

德化窑的简介
提示:

德化窑的简介

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古窑址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盒盖上阳文印花装饰题材丰富,有动物、花卉等近百种图案。划花间篦划纹亦较多,饰在碗、盘、瓶等器物上。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德化窑的介绍
提示:

德化窑的介绍

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故名。作为著名的汉族瓷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德化瓷器是汉族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