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世家

宦官不能有后代,为什么还会有宦官世家呢?
虽然宦官没有后代,可是古代不是都很流行收养一说嘛,所谓的宦官世家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由上一任宦官收养一个其他人的儿子当成是自己的子嗣。宦官虽然不能生育,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宦官想要把自己的家族做大做强,还是有很多种方法的,收养子嗣就是其中的一种,虽然说孩子跟宦官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好歹还是有人继承他们的衣钵了。 在这件事情上,曹操的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众所周知,曹操的祖上就是宦官世家,只是后来在曹操的经营下,他才能够成为丞相。古代的宦官世家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真正的官宦世家,也就是官位都可以由官员的后代承袭的家族,还有一种就是宦官世家了,这种家族因为祖上是宦官,所以只能够靠收养来扩大自己的家族。 曹操就是出生于一个宦官世家,曹操的父亲的父亲也就是曹腾就是一个宦官,也是汉恒帝当时的宠臣之一。汉恒帝非常的宠幸曹腾,给了曹腾很多东西,曹腾什么东西都有了,可是奈何他只是一个宦官,一辈子都不能够有自己的儿子,但是曹腾不甘心,为了延续自己的家族,这才想出了收养曹操的父亲也就是曹嵩。 曹嵩承袭曹腾的官位后,并没有打算就此作罢,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比曹腾更显赫的三公之一的太尉。至于他的官位是怎么来的,想必也不用笔者再多说了吧,总之就是花钱买官,这也间接奠定了曹操丰功伟业的基础。
宦官也能世代传承?有的甚至形成了宦官世家,祖孙六代都是太监
看到这个题目您可能会笑,这宦官连作为男人最基本的生育能力都没有(宦官无后,所以在皇帝看来他们私心要比文官们少得多,所以皇帝会经常把宦官们引入权力场来打击权柄过大的文官集团),这些人还形成家族,还世家大族,没开玩笑吧? (唐朝中后期,这些太监不但成了气候,而且还形成了家族世代传承) 您还别笑,在唐朝时期真出现了这么一次反常情况,朝廷上不但出现了绵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宦官家族,而且这些人身兼要职,势力遍及中央和地方,个别牛逼的甚至能够行废立之事!这就很奇怪了,宦官不是不能生孩子么,为什么唐朝的宦官能够做到权力和家庭两者兼得,他们的子孙后代是怎么来的? (宦官一样对家庭充满向往,在唐朝时期宦官可以娶妻,明朝宦官则和宫女结成对食) 虽然宦官们身体有残缺,但他们同样也向往着有妻子、孩子的温馨家庭生活,不过现在已经没这个能力了,于是宦官们想出了另一招来曲线救国,妻子照样娶,再通过收养儿女,不也能组成家庭吗?虽然这个家庭是形式上的,双方也并没有血缘关系,但终究也算是个家庭吧,自己好歹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 (赵高竟然有女婿,说明他应该也有收养女儿) 其实从秦汉时期开始,宦官养儿女就已经见于史册,比如说宦官赵高有女婿阎乐,曹腾收养了同族的曹嵩为子。不过由于曹嵩不是宦官,所以只能继承曹腾的爵位但不能继承其宫廷权力。《魏书·阉宦传》中就多次提到宦官们收养子孙延绵后代的记录,比如说仇洛齐收养仇俨为子;王琚养子早死,他的爵位由自己的孙子王盖海继承;赵黑收养了族弟赵奴的第四个儿子为养子来继承爵位。北魏时期的宦官们极受皇帝看重,所以他们的爵位都极高。上面介绍的这几个都是公爵以上,有两个甚至还是王爵!一般领养人选也在亲戚、族人中选取,而且收养数量有限(一般也就一个),这些养子多数都不是宦官,长大后只能继承宦官们的爵位,但这爵位没有实权,所以不能够形成所谓的宦官世家。 (从高力士开始,宦官的地位开始大幅上升) 到了风气开放的唐朝,宦官娶妻成了家常便饭的事儿,虽然宦官们也收养子女,但通常数目也就一两个并不泛滥(比如说高力士的父亲高延福就是个宦官,但也只收养他一个儿子)。毕竟这一时期宦官们在朝政上的作用和影响力并不显著,除了高力士这种权势显赫的大宦官,其他宦官不过只是君主面前的弄臣而已,收养这么多孩子反而显得扎眼。 (早年的唐德宗倒也想励精图治来着,但藩镇不允许,所以德宗又开始走上了宠幸宦官的老路) 但从玄宗后期开始,形势陡然一变,随着宦官地位的上升,他们的养子也多了起来。所以皇帝们看着宦官的养子黑压压一大堆,自己的子嗣则少得可怜,感觉「 ”亚历山大”。你个宦官要这么多儿子干嘛,又不是亲生的!于是唐德宗在贞元七年下了一道圣旨,规定宦官「 ”内侍五品以上,许养一子,仍以同姓者,初养日不得过十岁”。 德宗皇帝刚继位时倒也想雄起一把,重振大唐声望,可是被藩镇接二连三的收拾了一顿后,德宗认清了现实,这些藩镇靠不住,于是又转向了重用宦官的老路。所以宦官蓄养子女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更加猖獗。不论官职高低,宦官们都收养了许多孩子,比如说大宦官仇士良有五个养子,宦官杨复光有几十个养子,他的兄弟杨复恭甚至有六百个养子! 就算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收养几个也应该够了吧,杨复恭你收养六百个想要干嘛?而且这些养子成分还颇有不同,这些人有的是宦官,有的则是武将或文官,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不得不说,晚唐的宦官权势的确巨大,他们不但掌握了中央政权,甚至还控制了禁军) 首先宦官收养宦官,这种养父子关系构建了无血缘、有传承的宦官家族,他们世代掌控宫廷高级职位,这些宦官家族往往能够维系三代以上。咱们随便数数就是一大堆:杨延祚、杨志廉、杨钦义、杨玄翼、杨复恭到杨守贞六代人担任枢密使(这是宦官最高政治统帅,相当于是宰相了!),有五人任神策中尉,掌握禁军兵权(这可是宦官最高军事统帅,同时也是唐王朝中央军统帅)。如此赫赫权势简直能和四世三公的袁绍家族相媲美了!除了杨姓家族,还有以仇上客、仇奉诠、仇文晟、仇士良相传承的仇姓家族,一门五代都是宦官,仇士良更是曾经「 ”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再比如说六朝元老梁守谦,这个老太监掌控朝政长达二十年之久,他也出身于绵延六代的宦官世家。除此之外还有以刘宏规、刘行深、刘遵礼为代表的刘姓家族,以吐突承璀、吐突士哗、吐突士昕为代表的吐突家族,以西门珍、西门去奢、西门季玄、西门匡苑、西门思恭、西门重遂为代表的西门家族。 对于宦官们来说,他们要收养孩子比起正常的繁衍后代要快而且方便得多,随手一招呼啦啦都能当养子,所以宦官家族也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如果说收养小宦官是保证宦官家族的权势,勉强还有一些家庭意味,那么收养武将直接导致了宦官家族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鱼朝恩就收了不少地方武将为自己的养子) 与收养小宦官不同,宦官的武将养子数量动辄可以达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想想也对,如果每个大太监都收养几十个小宦官,宫里的宦官也不够分的吧!所以这些宦官的养子们大多数都是武将文官),这样既可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提高自己在宫中的政治地位,又可以通过养子来遥控地方军事。而外藩将领也十分热衷于成为太监养子(因为他们也需要在朝廷中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靠山)。比如说鲜卑人尚可狐,他跟随安禄山和史思明造反,随后又归顺朝廷,成为了大太监鱼朝恩的养子。刚刚向大家介绍的有六百个养子的杨复恭,他的养子中为节度使、州刺史的很多,另有养子六百人,在各地担任监军。他的兄弟杨复光养子没有这么多,但也有数十人在地方担任军政长官。 (马公度妻王氏墓志铭详细介绍了宦官们是如何联姻的) 既然形成了家族,宦官们之间还盛行起了互相联姻。这些阉人不但玩起了世家大族联姻这一套,而且还要更得心应手。这种所谓的联姻显示出强烈的政治因素,所谓的婚姻并没有爱情的基础,宦官们也并不看重妻子的性格容貌,只不过是贪恋女方家族的权势而已,所以这种联姻只不过是宦官用来维系和扩充家族势力的手段。 比如说杨氏家族的第二代杨志廉的老婆,就是大宦官刘守志的养女,杨志廉的哥哥杨惟良的养女又嫁给了大宦官、神策军副使刘润。杨家通过和大宦官们联姻逐渐发迹。 仇士良的叔叔仇文义的夫人王氏出身于宦官世家王家。王家一门四代都是高级太监,尤其是王夫人的哥哥王元宥,这个老太监出将入相,在宣宗时期就担任了枢密使,随后又升职为右神策军中尉,掌握禁军兵权,所以史称「 ”惟仇氏、王氏,家声赫弈,枝派蝉联,世嗣忠贞,共建勋绩。”这「 ”世嗣忠贞,共建勋绩”当然是没节操的文人捧臭脚,但仇氏、王氏通过联姻共同扩大影响力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仇文义有六个养女,有五个都嫁给了其他的宦官家族。 王元宥的二女儿嫁给了另一个太监马公度,马太监官至左领军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而且在凤翔担任监军。马公度有七个养子,其中六个都是宦官,个个身份地位不凡。 所以您看看,这仇家、王家和马家就通过联姻紧密团结在一起,其势力盘根错节,形成了「 ”枝派蝉联”、「 ”亲党胶固”的局面,使宦官的势力更加膨胀,专权擅政。但宦官联姻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真正可怜的是这些无辜的女子,身为宦官的养女,她们的未来就是嫁给其他的宦官,没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更无法生下可爱的孩子,这种联姻制度毫无疑问是对这些健全的,向往爱情的女子的极大摧残。 (由于藩镇尾大不掉,皇帝只能寄希望于宦官,他们作为监军前往各地) 宦官,作为君主的奴才在历代都是被人看不起的,但到了晚唐时期这些太监们竟然发展成了世家大族,这就和唐朝中后期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玄宗时期宦官迎来了第一次发迹,皇帝给予地方节度使极大的权力,同时也派遣宦官前往地方上充当监军。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尾大不掉,朝廷为了抑制日渐强大的藩镇势力,更频繁的派遣宦官前去监视。文官武将靠不住,皇帝能够相信的就只有和自己荣辱一体的宦官了,所以宦官们不但被赋予了强大的政治权力。这些宦官还渗透到了中央和地方的军事系统,宦官们掌握了中央禁军,在地方上宦官们通过充当监军或收养养子来掌握军队。在镇压黄巢起义中宦官也起了了重要的作用,太监杨复光成为了唐朝军队的总指挥,他诱反了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并收复了长安。 (朱温是一个野蛮的破坏者,他在终结大唐的同时也终结了太监们的前途)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宦官们才在晚唐兴风作浪,玩弄朝政,甚至废立皇帝有如儿戏。不过宦官们忘记了他们的权势全都建立在李唐王朝的基础之上,当大唐国运日渐衰退,这些不可一世的太监惊恐的发现他们的掌控力已经越来越小。各地掌握实权者对他们这些阉人不屑一顾,连皇帝说话都不好使了,谁还听你们这些玩意儿?二流子出身的朱温甚至在凤翔城下一口气杀了七百多个宦官。而当李唐王朝走向倒计时,宦官们也只能无奈的跟随着大唐一起陪葬,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能出现所谓的宦官世家。 (李克用的义子们,著名的十三太保) 不过这种养子之风却影响深远,很多军阀有样学样的收养子女来扩大势力。比如说唐末的王建曾经当过太监田令孜的养子,他自己还收养了四十多个养子。朱温自己有养子朱友文、朱友谦、朱友恭等。最典型的当然是晋王李克用啦,他的养子们号称「 ”十三太保”(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颇有体现)。不过这些养子之间毫无手足亲情可言,为了权势他们互相征伐、残杀。 平心而论,宦官们收养儿女也是变相的满足对家庭的渴望和需求,能够老了以后有人送终,这点我们理解。但这种「 ”父子之情”在卷入了政治后不断的变化,最终却变成了他们排斥异己,玩弄朝政的工具,真是可悲可叹! 作者:胡羽
官宦世家什么意思
官宦世家的意思是指家中历代出官员的家庭。 官宦世家的分字解释: 官 : 1、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2、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3、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4、姓。 宦 : 1、官,做官:官宦。仕宦。宦海。宦游。 2、阉人,太监:宦官。 3、姓。 世 : 1、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2、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5、姓。 家: 1、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居住:“可以家焉”。 4、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家。作家。科学家。 8、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姓。 含官宦的例句: 1、在文章中作者仅用几句话,就把当时官宦们那种奢侈无度,觥筹交错,一掷千金的情景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了。 2、在封建官宦家庭中的小姐婚事不由自主,因此留下许多遗憾。 3、不在乎你是出生商贾之家,还是贫穷百姓;不在乎你是官宦之门,还是市井小民。 4、转世于官宦之家的他,聪慧绝伦,柔情似水,手握赤霄神剑毫纵横三界。 5、吴安然从未想到象楚铮这样一个骄生惯养的官宦子弟练起武来竟这么刻苦,悟性也强,举一反三。 6、并嘱咐他们,武太公他们家世代书香门第,官宦人家,我们可惹不起,我们扒济还够不上呢。 7、在那个时代,贩贱卖贵,逐什一之利,被官宦一族视为下贱的品行。 8、董老太太虽说不是官宦大家之后,但是近年来,耳熏目染,也风闻不少宫闱秘闻手段,自己不擅长阴谋争权,但是要为皇帝操心却是真切的。 9、熙照宫也并没有变成一个冷宫,还是偶有人来拜访,那些希望攀附母亲娘家萧氏的官宦夫人。 10、曹雪芹从赫赫扬扬的官宦世家,坠入“绳床瓦灶”的地步,特别是由于他亲身经历了家庭的衰败破产,这一急剧的转折,对曹雪芹来说甚为痛苦。
官宦世家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官宦世家 官 就是做官 宦是指资深官员或者是有承袭的官员! 所谓的官宦世家就是指家中历代出官员的家庭!
问题二:世家是什么意思啊
问题三:请问官宦世家和名门望族还有书香门第的区别? 官宦世家祖辈都是做官的,名门望族不论做官经商都很有威望,书香门第自然是指本家深受礼仪四书五经熏陶。
问题四:宦官和官宦有什么区别? 宦官是古时在宫中伺候皇帝以及皇帝的若干大小老婆的人,而且都要被 *** (割掉生殖器官),而官宦是当官的人,不被 *** ,是当大臣的人。
问题五:张岱出身于仕宦世家,仕宦世家是什么意思? 相同行业三代或三代以上叫世家,譬如我爷爷,父亲,我都是做官的,那么我家可以称为官宦世家
世家:古代称世代显贵的家族。
问题六:官宦世家四个字奇怪了,官宦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怎么变成世家了,并且历史上很多名流都是官宦世家,真的不懂了. 官宦的意思和宦官不一样,不是太监,是做官的人
问题七:出身名门是什么意思? 意思也就是说出身与书香门第或者官宦世家,有一定的财力或权势
问题八:出身名门是什么意思 “出身名门”是指出生在有名望的门第,出身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