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中国兵法

中国的兵法书有哪些?
中国的兵法书有哪些?
提示:

中国的兵法书有哪些?

1.就兵家之书而言,据西汉初年统计,达一百八十家以上.但著名的流传至今的,也就是《武经七书》中收录的数种,除《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外,尚有《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尉缭子》等.\r\n2.《孙子》,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孙武著。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以兵法见吴王阖庐,阖庐知其能用兵。任以为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名显诸侯。\r\n《孙膑兵法》,传说为孙膑所著,它已失传了二千多年,而今重现于世,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兵书的宝库.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据说他的祖先就是大军事家孙武.\r\n这两个既然是一家,我就把他们俩放一起了。\r\n3.《吴子兵法》,这部兵书是卫国人吴起写的,吴起生于公元前四四○年,卒于公元前三八一年.\r\n4.《六韬》传为西周姜子牙所作,是一部以文王,武王与姜尚对话的形式讲述兵法的书.书中有许多用骑兵作战和阴阳五行的内容.骑兵作战始于战国,阴阳五行是战国时兴起的,所以成书年代不早于战国,但也绝非后人伪作.银雀山西汉墓竹简有《六韬》,因此断定是战国中晚期的兵家假托姜尚所作的兵书.\r\n5.《尉缭子》也是战国时期的一部著名的兵书.关于此书的作者历来就有争议,因为战国后期有两个尉缭,一个是魏惠王时期的尉缭,一个是秦始皇时期被封为国尉的尉缭,两人相隔近百年.从《尉缭子》以梁惠王问,尉缭回答的行文方式和多处阐论耕战,明令赏罚等情况分析,《尉缭子》的作者当是魏惠王时的尉缭\r\n6.战国时期的兵书还有《司马法》五篇,这也是一部有争议的兵书.春秋时齐国出了一个名将,姓田,叫穰苴,曾大败燕晋,收复了齐国失地,官封大司马.死后,齐威王派诸大夫追论古代《司马兵法》,并把穰苴的著述也收了进去.\r\n7.战国时期,除兵家专书外,还有一些儒家,法家,纵横家的著述中也保存了古代兵略战策内容,如《韩非子》《墨子》等\r\n8.除以上几本外,著名的还有《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关于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有争议,今人陈撄宁认为是战国时代作品,王明认为,作者是北朝一个久经世的隐者。书中继承发扬老庄哲学思想,阐发了天人相盗的盗机论以及道教神仙长生学说。“阴符”的含义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书中含有比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不仅在道教思想史,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一定地位。历代注本繁多,见解不一。著名者有唐道士李筌、张果的《阴符经注》,宋朱熹的《阴符经考异》。\r\n9.再附一个中国兵法大全,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再看一下。\r\n素书》《吴子》《将苑》《六韬》《兵迹》《武编》《兵录》《阵纪》《战略》《尉缭子》《司马法》《阴符经》《握奇经》《救命书》《守城录》《火龙经》《手臂录《灰画集》《百将传》《虎钤经》《武备志》《知古录》《孙子兵法》《兵经百篇》《平海心筹》《城守筹略》《百战奇法》《孙膑兵法》《乾坤大略》《三十六计》《读史兵略》《闲暇清论》《纪效新书》《安民实务》《兵机要诀》《草庐经略》《投笔肤谈》《兵学新书》《登坛必究》《兵机类纂》《防守集成》《历代兵制》《军需则例》《太平条规》《太平军目》《练勇刍言》《乡兵管见》《经武要略》《兵镜类编》《火攻挈要》《医时六言》《筹海图编》《海防图论》《江南经略》《武经七书》《耕余剩技》《海国图志》《洋防说略》《兵筹类要》《将鉴论断》《古今将略》《广名将传》《太白阴经》《行军须知》《武经总要》《约兵指南》《戊笈谈兵》《__百金方》《李卫公问对》《兵法百战经》《何博士备论》《黄石公三略》《续武经总要》《兵谋与兵法》《兵法史略学》《火龙神器阵法》《运筹决胜纲目》《八阵总述》《美芹十论》《太公兵法》《百战奇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太公兵法》佚文附录《便宜十六策》《乾坤大略》《太公金匮》《兵制》《潜夫论》《太公阴谋》《策林》《权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道德经论兵要义述》《群书治要六韬》《尉缭子》《范子计然》《三略》《卫公兵法辑本》《古今刀剑录》《三十六计》《握奇经》《鬼谷子》《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吴子》《何博士备》论《守城录》《武侯八阵兵法辑略》《黄帝问玄女兵法》《水战兵法》辑佚《武经总要》(后集上)《几策》《司马法》《武经总要》(后集下)《将苑》《司马法》逸文《言兵事书》《军政、军志辑佚》《素书》《阴符经》《历代兵制》《孙子兵法》《曾胡治兵语录》《练兵实纪》《孙子略解》《战略》《刘子》《孙子算经》《_冠子》《六韬》《孙膑兵法》《治平胜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施氏七书讲义》《汪氏兵学三书》《十一家注孙子》《武备三大秘书》《孙子书校解引类》\r\n\r\n均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古代有什么兵法书
提示:

古代有什么兵法书

  1、《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竹简出土在临沂;

  2、《六韬》。可大致断定《六韬》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周初太公望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

孙子兵法是兵书吗?
提示:

孙子兵法是兵书吗?

一、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二、孙子兵法主要指作战战略技法的应用(后来也有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引用)。而三十六计所讲:不光包括战略策略,还包含了很多其他方面,如上下级间、同事间、对内对外、做人处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