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随风起舞

韩愈的晚春原文及译文
韩愈的晚春原文及译文
提示:

韩愈的晚春原文及译文

晚春二首·其一:【作者】韩愈 【朝代】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拓展:《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晚春韩愈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提示:

晚春韩愈原文及翻译注释拼音

晚春韩愈原文及翻译注释和拼音如下: 晚春二首·其一: 原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一作:草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翻译注释: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注释: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注释: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才思:才华和能力。解(jie):知道。 拼音: 晚wǎn春chūn二èr首shǒu·其qí一yī: 草cǎo树shù知zhī春chūn不bù久jiǔ归guī,百bǎi般bān红hóng紫zǐ斗dòu芳fāng菲fēi。 杨yáng花huā榆yú荚jiá无wú才cái思sī,惟wéi解jiě漫màn天tiān作zuò雪xuě飞fēi。 晚春二首·其二: 原文: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翻译: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译文:花草树木们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离去,因此它们费尽心思争芳斗艳。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译文: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洒花絮像雪花般漫天飞舞。 拼音: 晚wǎn春chūn二èr首shǒu·其qí二èr: 谁shuí收shōu春chūn色sè将jiāng归guī去qù,慢màn绿lǜ妖yāo红hóng半bàn不bù存cún。 榆yú荚jiá只zhǐ能néng随suí柳liǔ絮xù,等děng闲xián撩liáo乱luàn走zǒu空kōng园yuán。

白雪纷纷何所倚,求下联
提示:

白雪纷纷何所倚,求下联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原文:选自 刘义庆-《世说新语》

作品原文:
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3)讲论文义(4)。俄而(5)雪骤,(6)公欣然(7)曰:“白雪纷纷何所似(8)?”兄子胡儿(9)曰:“撒盐空中差可拟(11)。”兄女曰:“未若(12)柳絮因(13)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14),左将军王凝之(15)妻也(16)。

注释:
⑴谢太傅:即[1]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⑵内集:家庭聚会。
⑶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⑷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⑸俄而:不久,一会儿。
⑹骤:急(速),紧。
⑺欣然:高兴的样子。
⑻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⑼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⑽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⑾未若:不如比作。
⑿因:凭借。
⒀ 即:是。
⒁无奕女:谢无奕的女儿即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就是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⒂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
⒃也:表示判断的语气。

作品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召开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起舞。”谢太傅听了高兴得笑了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侄子、侄女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后世有同名同题诗词多篇见诸文坛,一并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