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世佛劫

金光御九界之墨世佛劫的分集目录
第1集:钟破钵烂 天门留憾第2集:正面交锋第3集:佛劫来临第4集:雁王开局第5集:佛杀如来第6集:佛劫再临第7集:兄弟决裂第8集:月凝湾的秘密第9集:无法回头的选择第10集:始战佛劫 第11集:王者 亡者 第12集:扩散的救赎 第13集:光明无水两分界 鸿飞岂复计东西第14集:咫尺天涯 第15集:光明中的黑暗战役 第16集:最后的王牌 第17集:第18集:父与子 仇与情第19集:不及挽回的亲情 第20集:大谋不谋 第21集:久别的风采第22集:武智之斗 第23集:自我之战 第24集:沸腾的杀意 第25集:神剑 剑神第26集:孤雁斗狂龙 第27集:空门 死门 第28集:云海惊雁 第29集:苦海沉舟第30集:决战之前 第31集:最终的圣战 上半篇 第32集:最后的圣战
铁骕求衣的剧集原声带
撼天阙、铁骕求衣对决收录于《天地风云录之魔戮血战》剧集原声带(二)不安的弦乐小节连续反复,在最急板的背景弹拨音效之中,为撼天阙、铁骕求衣两大高手的惊天对决拉开序幕。强烈的主旋律与混杂的电音,犹如狂涛和暗流互为表里,一波接着一波,将强者死斗时刀、枪、棍、棒轮番上阵,稍一不慎便是逼命危机的张力表露无遗。 墨家九算收录于《天地风云录之魔戮血战》剧集原声带(二)温润弹拨的乐器,清脆的敲击叮当,仿佛缓缓运行的钟表,赋予全曲充满岁月感的开头。其后的胡琴悠悠而奏,肩负起全曲主要旋律,则更增添了古往今来,人世几度沧桑的说书韵味。此曲不仅摩写出尚贤宫年岁久远的气息,也传达了墨家隐世千年的神秘色彩。 九算气势曲收录于《金光御九界之墨武侠锋》剧集原声带(一)迅捷强劲的鼓声,带着恢弘的铜管出场,挑起全曲的大梁。胡琴,笛声与琵琶交替出现,营造出典型的中国风。声势浩大、层次丰富的主旋律,则表现出南征北讨的气势。本曲的风格,和1986年港剧《秦始皇》的同名主题曲和配乐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铁骕求衣武戏曲收录于《金光御九界之墨武侠锋》剧集原声带(二)电子风味的金属音效,冷调基底的打击,让前奏泛着阴郁的色泽,仿佛苗疆军长仍在衡量出手的时机。铜管音符让全曲声势进一步扩张。隐藏在紧密打击后的电吉他旋律,传达角色不轻易显露的战意,而这个声部也是逐步发展,终于在乐曲后段光明正大的出现。三连音的运用,犹如铁骕求衣施展腾龙诀时一气呵成的高妙战技。
《金光布袋戏》观看顺序是什么?
《金光布袋戏》观看顺序如下: 1、黑白龙狼传 2、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 3、天地风云录之九龙变 4、天地风云录之剑影魔踪 5、天地风云录之魔戮血战 6、金光御九界之墨武侠锋 7、金光御九界之墨世佛劫 8、金光御九界之墨邪录 9、金光御九界之东皇战影 10、金光御九界之魆妖纪 11、金光御九界之鬼途奇行录 12、金光御九界之齐神录 13、金光御九界之战血天道 14、金光御九界之仙古狂涛 黄俊雄布袋戏又称之金光系列,因为1950至1970时的布袋戏主流。以声音道具等奇关变景吸引观众的表演形态,被称之为金光戏,也就是开始舍弃传统掌中戏偶,而改以较大的戏偶来表演,此一时期的变革给了布袋戏的一个转变契机。 后来黄俊雄大师把金光戏的表演型态搬上电视舞台,也就是1970年,云州大儒侠史艳文的故事。后于1994年,黄俊雄大师重新开拍云州大儒侠系列故事时,因为感怀1970年的金光戏变革,故把自己旗下的布袋戏事业,称为金光布袋戏。
《金光布袋戏》观看顺序是什么?
金光布袋戏分新旧两版,旧金光系列能追溯到1994年按顺序是: 1、新云州大儒侠 47 集 1994。 2、金光霹雳菩萨藏 10 集 1996。 3、万教大革杀 10 集 1996。 4、金光十八龙 30 集 1998。 5、金光九天盘 18 集 1999。 新金光则是从2000年的千禧年云州大儒侠开始: 1、千禧年云州大儒侠 50 集 2000。 2、第一侠苦海女神龙 8 集 2002。 3、第一侠苦海女神龙之霹雳城 13 集 2002。 4、第一侠苦海女神龙之鹰燕龙虎榜 12 集 2002。 5、黑白龙狼传 26 集 2009。 6、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 20 集 2012。 7、天地风云录之九龙变 36集 2012。 缘起。五洲园: 五洲园由有「通天教主」之称的黄海岱大师所创,寓意「名扬五洲」。将清代章回小说《野叟曝言》改编成十集的《忠勇孝义传》。而剧中主角即为今日台湾民众所熟知的「云州大儒侠·史艳文」之前身。五洲流派简称「洲派」,属台湾布袋戏众多流派中分支最广的系统,洲派弟子团约占全台布袋戏团的三分之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人即为黄海岱大师次子,黄俊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