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武

杨祖武的人生经历
杨祖武是一名教练,曾经执教过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12年,杨祖武见证了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的一切荣与辱,12年,杨祖武伴随了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诞生与成长。身为俱乐部总经理,气愤时,他会用地道的北京话骂人;激情时,他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独处时,他又不忘记挥毫泼墨练习书法。 2005年,杨祖武第二次“下课”了。这一次离开一线,也许不再有机会回来,但是能在国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的岗位上工作12年,也算得上持久了,在外人的眼光中,这是源于他对足球和国安的忠诚。 面对未来的日子,杨祖武非常坦然,他说:“我干了一辈子的足球,这要感谢中信和国安的领导们给了我那个机会,对于我这个纯粹是踢球出身的人而言,进步与提升是非常大的。” 至于遗憾,杨祖武说,在这十几年里,国安一直没有拿到过联赛冠军,这一直是他的心病。“虽然足协杯冠军拿了三次,超霸杯冠军拿了两次,但作为首都的球队,职业联赛这么多年,没有拿到一个联赛冠军,确实遗憾。” 忠诚的执行者 杨祖武一生与足球有缘,曾与金志扬一起在北京一队踢球。退役后,杨祖武留在北京体工大队,1975年以团委书记的身份管理女垒,1978年担任女队和青少年领队。1994年北京体委和中信集团合办北京国安俱乐部,杨祖武作为体委一方的代表出任了俱乐部的副总经理,全面主管俱乐部的具体工作。 进入俱乐部后,杨祖武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在国安老板们的眼中,即使他的工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但至少有两点是令人满意的,一个是十分的勤奋,另一个就是十分的忠诚———那些年,杨祖武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我听老板的,老板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国安俱乐部所设的八个部门———球队、经营开发部、青少年培训部、国安香河足球训练基地、球迷管理部、办公室、财务部、接待部,绝大部分都由杨祖武直接掌管。而杨祖武总是事必亲为,是个标准的工作狂,几乎每天都是最早上班,最晚下班。 一次,杨祖武因为打网球折断了跟腱。但从医院出来没几天,他就打着石膏上班了!据他讲,主要是担心老板认为自己“贪玩”影响了工作。为了减少奔波,杨祖武干脆住在办公室,直到两个多月后脚伤恢复才回家。 有一次在香河基地杨祖武查账。杨祖武叫来基地管理人员,详细询问了“牛肉、鸡蛋”是多少钱买的,如果牛肉比较贵的话,换黄油多少钱。另外,青少年队的伙食状况如何,与成年队差多少,如此细致的查账恐怕国内没有一个总经理能做得到。 此外,球队的装备也归杨祖武管,本来NIKE公司赞助的装备非常多,但没有杨祖武签字,任何人不能随便领取。类似这些方面的严格管理还有很多,以至于有人背后管杨祖武叫“把家虎”。杨祖武自己并不介意这种称呼,他告诉过记者:“这是给俱乐部的东西,谁也不能说动就动!” 在私人生活方面,杨祖武也非常检点。对于可能的吃喝邀请,他一概拒绝,他自己说过:“有事说事,没事别弄那个耽误时间,我最希望回家吃饭,那比什么都香!”对于经常忙工作耽误饭点儿的杨祖武来说,能吃上家里的饭是最大享受,但只有他第一次下课的一年多时间里,这种享受才得以持续。不仅如此,杨祖武在拒绝他人好意的同时,也同样不以吃喝、发红包来拉拢关系,他认为:“我既然身子正,干吗需要做这些歪七八糟的东西,老板也从来没给我这方面的预算。” 对于忠诚的人来说,背叛者不可饶恕。在张帅“尿瓶事件”爆发前,北京一位记者率先在网上披露了这个消息,重新上任不久的杨祖武火了,将这位记者怒骂了一通后,宣布与这位记者断交。此后,每谈起这件事,杨祖武都遗憾地表示:“我们20年的交情就因为那件事没了,他不该那么武断,写稿之前起码应该与俱乐部沟通一下。现在这世道,道义已经没了!” “粗暴”的管理者杨祖武平日里说话不多,在管理方式上,他沿袭的是过去的家长式的“粗暴”管理,无论面对队员还是媒体,稍有不满,他就张嘴大骂,搞得人人对其畏惧三分,结果落下了“杨大爷”的绰号。 现在现代队这批当打的队员都是杨祖武亲自培养出来的,他奉行的培养原则是:队员不骂长不大。据说,当年的陶伟虽然技术意识出众,但踢球作风太软,在屡次教导无效的情况下,杨祖武找陶伟谈话,在劈头盖脸地臭骂一通后,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是再这么踢,给我走人!从此,陶伟踢球凶狠了很多,如今已经成为现代队的核心。陶伟现在跟杨祖武的关系不错,每次提到当年杨祖武对他的训导,他都是满心感激。 在球队严格管理中,杨祖武也闹过笑话。在邵佳一、杨璞、徐云龙等一批队员刚被提拔到国安一队时,杨祖武在训练之后都不忘记给这些年轻队员上思想政治课。杨祖武坐在水泥看台上抽着烟给队员们训话。他告诉队员,别以为到了国安一队就很牛,还要夹起尾巴好好练,最后杨祖武抽了口烟,概括地说:“总之一个字……”但他低头想了想,没想出合适的词,于是猛抽了一口烟又说:“总之两个字———别牛×!”队员们当时想开口喷笑,但又不敢。不过,后来在私下里,这成为杨祖武一个著名的段子,马荃、邵佳一等人过了多年都还记得这个“典故”。记者曾跟杨祖武提起这个段子,他笑着承认有这么回事,但具体细节他记不清了。 面对新闻媒体,杨祖武更是高度维护俱乐部的利益。一看到负面言论和不实报道,杨祖武肯定会亲自找来当事人臭骂,以至于很多记者以前对杨祖武很反感。不过事后,大家也都理解,杨祖武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俱乐部,所有的话也是对事不对人,说完就忘。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时光过了这么多年,杨祖武已经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改变处理事情的方式,只有骨子里的忠心依然没变。 勤奋的学习者历经了第一次下课后,杨祖武已经习惯面对人生的起落。在第二次卸任总经理后,杨祖武可以放心地去看青少队的比赛,也可以参加首都记者队的友谊赛。而在闲暇时间,杨祖武更多的是看书读报,充实自己。 2002年1月,因球队成绩不佳,杨祖武从总经理的位置第一次下来。一开始,杨祖武似乎有些找不到生活的步点,心里没着没落的。老板给他这么一个评价:这么多年,有干得好的地方,也有没干好的。工人能下岗,总经理干不好,也得下岗。在一段时间后,杨祖武找到了当普通人的感觉,看书、学英语、给青少年教练讲课,平时的运动就是跑步、打网球或者钓鱼,然后每个月去领一份3000多元的工资。即便如此,他还是心满意足地说:“老板对我不错,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国安。” 在意识到不太高的文化水平也许是自己不能将总经理进行到底的主要原因后,他开始发疯似的看书。杨祖武看的书内容涉及很广———历史的、军事的、哲学的、文学的……除了书外,还有报纸,杨祖武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剪下来珍藏。不仅读书,杨祖武还学英语。有一次,记者采访他时,他正拿着一本英语书,跟着复读机学舌。 有了大量的知识补充,杨祖武的谈吐水平明显提高,时不时地会列举出一个历史典故,或者名人名言。杨祖武自己也不否认这段恶补,他解释说:“我看书,关于人的修养、人生、哲学方面的多一些。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越看越清楚。我们以前的教育,传统的东西太多,理念、方式有些过时了;现在时代变了,你用传统的东西和队员们讲,有点格格不入,他们难以理解。教育学方面的书,有的很抽象,要慢慢看。” 值得称道的是,杨祖武写了一笔好字。他平时挺喜欢书法,喜欢自己写写字,舒放心情。后来因为忙了,他很少有时间再触笔,但他握笔的姿势已经改不过来了。如今,杨祖武执笔都是握毛笔的姿势,这样与众不同的姿势,写出的字居然龙飞凤舞,非常漂亮。杨祖武的签名也很特殊,笔画千肠百转,云山雾罩,颇有仙意,这也是得益于他独特的笔法。
国安罢赛事件的比赛细节
红牌——阿莱克斯下场 由于沈阳晚上的气温非常低、场地也比较硬,考虑到队员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活动开身体,在比赛开始之后主裁判周伟新的执法尺度并不是很严。大约在15分钟之后,周伟新的哨音开始变得频繁,张帅和阿莱克斯先后领到了本场比赛的前两张黄牌,从阿莱克斯对金德队球员犯规的情况来看,他的第一张黄牌基本没有问题,领到黄牌后的阿莱克斯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比赛的第31分钟,当时阿莱克斯在空中和对方外援埃孔争抢一个头球的时候,手臂一个下意识的动作碰到了对方肩部以上的部分,周伟新随即鸣哨,向阿莱克斯出示了黄牌,沮丧的阿莱克斯莫名其妙地摊开双手看着周伟新,而周伟新在此后的20秒时间内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他向阿莱克斯出示的第二张黄牌,直到他感觉到双方队员的态度都有些异样,这位主裁才掏出了红黄牌卡观看之前的记录,而这时的阿莱克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没有在场地上过多停留径直地就走出了场,周伟新的红牌甚至没有来得及正式“出示”,此时现代队的队员和教练员情绪还算比较稳定,魏克兴也对靠近教练席边上的高雷雷以及队长陶伟大声喊“注意力集中”,倒是周伟新可能觉得自己的这张黄牌有些牵强,他还主动和几个现代队的队员就这个判罚解释了几句。 点球——5分钟内的心理变化金德队15号张杨在禁区内拉着防守自己的张帅的球衣摔倒,周伟新几乎是同步地鸣哨并指向了点球点…… 半场一球落后让现代队在下半时走马换将,用杨璞替下了高雷雷,意在加强对少了一人的中场的控制,这一战术布置也逐渐地取得了成效,现代队最终依靠杨璞制造的点球在比赛的30分钟将比分扳平。 仅仅不到5分钟之内,可以写进中超史册的一个点球诞生了!金德队15号张杨在禁区内拉着防守自己的张帅的球衣摔倒,周伟新几乎是同步地鸣哨并指向了点球点。一名现役的北京籍国际级助理裁判对这个球的看法是,在进入禁区前,张杨和张帅两个人都有拉扯的动作,在高速的奔跑中进入禁区,这时张杨在失去了重心的情况下倒地,但是当时张杨的后方有现代队的杨昊跟进保护,而张杨的内侧一方,现代队的郝伟已经卡好了位置,所以这个球即使张帅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动作,也不应该吹点球。另外,从观察的角度来说,当时离事发位置不远的助理裁判张丰年似乎也应就此球向周伟新做出解释,但不知是因为他也没有看清还是其他的原因,在周伟新做出判罚之后,助理裁判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而刚刚扳平比分的现代队显然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比赛就此失去了控制…… 退场——用极端方式创造历史在当事人张帅以及其他两名现代队员上前向周伟新辩解无效之后,徐云龙这时候跑上来推开了大家,而这时已经有几个在场边喝水的现代队员穿上了教练组递过来的大衣,此后守门员姚健也一边摘着手套一边让出了球门。 几乎是在几秒钟之内,现代队队员便开始向本方的教练席集中,隋东亮还在忿忿不平地说着在点球之前一个同样的动作自己被吹了犯规,而金德队的队员却宛若无事。这时现代队的副领队康玉明和教练组组长杨祖武情绪已经非常激动,两人一边打着手机向“家里”汇报情况,一边又不断地走到比赛监督和周伟新面前高声地交涉,而现代队的队医、执行教练魏克兴则一直从中调和。 此时,教练席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个人———沈祥福。这个一度“名动江湖”的中年男人似乎与这一幕并无关联。 大约在过了7分钟之后,见周伟新没有任何改判的意向,现代队的队员开始退场进入球员休息室,大部分队员的脸上都显得很轻松,而此时杨祖武又走到周伟新面前理论了一番,随之退场。在随后的等待现代队队员重新出场的过程中,周伟新与两名助理裁判周德铨、张丰年不断地在场地中央对表,尽管从现代队离场的时间来看就已经可以判现代队罢赛超5分钟违例,按放弃比赛处理,但是他们还是放宽了尺度希望现代队能够回头,大约等待了整整5分钟,周伟新表情复杂地吹响了比赛的结束哨音,至此,比赛已经中断了11分钟,观众稀落的五里河体育场此时响起了阵阵嘘声,沈阳的球迷似乎也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赢得三分。
国安罢赛事件的事件真相
北京时间3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通过专题报道,进一步揭露了中国职业联赛中的黑哨情况。在节目之中,央视揭露了2003赛季上海申花对阵上海国际,2004赛季沈阳金德对阵北京国安,2009赛季广州医药对阵青岛中能,这三场比赛均存在黑哨现象。而这三场问题比赛的“制造者”,分别是陆俊、张健强、周伟新和黄俊杰。 在本次“揭黑”专题节目中,昔日的国际级裁判周伟新是第一位“现身说法”的。2004赛季沈阳金德对阵北京国安一役,当职主裁正是周伟新。而据周伟新交代,主队沈阳金德方面领队兼助理教练刘宏,在赛前与自己进行了“沟通”,并承诺球队一旦赢球将有所表示。所以在当时的比赛中,周伟新在比赛最后时段判给了主队一个点球(赛后经鉴定,周伟新的点球判罚是错判),周伟新的这一判罚立即引来北京国安一方的强烈抗议,从而造成了一度满城风雨的北京国安“罢赛事件”。虽然周伟新在赛后受到了足协处罚,但根据赛季设定,判定沈阳金德3-0北京国安(因北京国安罢赛)。而周伟新则在赛后收到了沈阳金德方面的“表示”,足有20万之多。
为什么叫北京国安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2年12月31日,其前身是北京足球队。它是中国大陆成立最早的一家职业俱乐部。
1997年2月经北京市政府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批准,其变更为直属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经营管理。2003年12月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由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和北京国安建设有限公司两家股东共同出资。
它当年由中信董事长命名,寓意国泰民安的意思。因为是首都球队,加上董事长的爱国情怀,所以取名国安。
谁知道北京国安的历史背景
北京足球队是北京市体委属下的一支专业足球队,队员主要经过北京市的各业余体校选拔进入北京队, 并代表北京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队员退役后,由北京市体委负责安排工作。92年以后北京队曾获得企业的赞助,并以“北京*****队”的冠名作为企业的回报。
1992年,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由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原中信国安总公司)和北京市体委共同建立,1997年2月变更为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原中信国安总公司)直属经营管理。变更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由北京市体委和北京市足协对其实行行业管理和领导,俱乐部执行中国足协、北京市足协对其实行行业管理和领导,俱乐部执行中国足协、北京市足协和市体委业务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是在中国足球协会和北京市足球协会注册的体育产业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力求通过开展足球运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通过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足球活动,提高大众的,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不断培养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同时也通过足球,联系社会各界包括国内外更多的朋友,共同开发足球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自1994年职业联赛成立以来,国安相继更换过五个教练。从94年唐鹏举到2000年魏克兴任主教练时队伍新老交替的轮回,南斯拉夫籍教练乔利奇成了在任时间最短的主教练。金志扬筑造了国安的霸气和神奇,9 :1的悬殊比分使同样有霸气的上海申花无地自容。
随着97年杨晨,曹限东,高洪波等的离去,沈祥福不得不面临培养新人的艰难历程,还是凭着“永远争第一”的信念,使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脾气火爆的细节问题专家乔利奇在2000年上任伊始,就称“如果我们不能塑造出一批优秀的年轻球员,那联赛冠军也将失去意义。”但愿望与现实和与中国国情不相符合的脾气让他过早地退出了甲A的舞台。魏克兴的上任显示出国安独有的魄力和远见,从而也真正体现了乔利奇立下的愿望。2000年赛季王涛状态的回升也说明了国安又在找回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