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2.21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译文:
佛陀世尊说:“财色对于人,人人不舍得。这譬如刀刃上有蜂蜜,这仅仅是不能满足一顿饭的美味。如果小儿用舌头舔于此刀刃,则会有割舌的祸患。”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译文:
佛陀世尊说:“人被妻子、儿女、舍宅系缚住,这比牢狱系缚人还厉害。牢狱还有解散释放的时候,但是对于妻子儿女没有远离的念头。由于情感和爱情的缘故,对于色贪恋不舍,怎么会害怕被它所驱驰呢?虽然有落入虎口的祸患,但心甘情愿地投到泥潭里,自己沉溺自己,因此称为凡夫。透得过对妻子、儿女、舍宅的情爱之门,方可称为出尘阿罗汉。”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译文:
佛陀世尊说:“爱欲中没有比对于女色的贪爱还有更深的,女色作为欲望没有别的比其大的。幸亏只有这样的一个色欲,如果有相同厉害的两个,那么普天之下,就没有人能够行道的了。”
第二十五章 —— 欲火烧身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译文:
佛陀世尊说:“对于纵欲贪爱的人,就像手执火炬,逆风而行走,必然有烧坏自己手的过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义。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译文:
天神魔王波旬献美妙的玉女给佛陀,想使佛陀生起淫欲,破坏佛陀修道的意愿。佛陀世尊对此说:“这是皮囊里盛着的众污秽物,你送了有何作为呢?回去吧,我不会用的。” 天神魔王波旬从而对佛陀世尊愈加恭敬,因此向佛陀世尊请问修学之道。佛陀就为其解说,天神魔王波旬即得须陀洹果。
第二十七章 —— 无著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祸,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译文:
佛陀世尊说:“修道的行者,犹如木头漂在水中,顺着水流而行。不碰触到两岸二被截止,也不被人所取走,不被鬼神所遮,也不被周旋的洄流所住,流动中也不腐败。我保证此木头必定会流入大海。学道的人不被情欲所迷惑,不被众邪知邪见所阻扰,精进无为,我保证此人必定得道!”
《四十二章经》3.2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译文:
佛陀世尊说:“修学佛道的行者,譬如一人和万人作战。披着铠甲出门,意志或有怯弱的,或有半路而退的,或有格斗而死的,或有得胜而还的。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各种境界,破灭内外众魔,从而获得道果。”
【本章说明披甲精进相。学道之人的正觉心,要战胜无明烦恼之心,就像一人与万人战。如果没有兼顾的信心,会把持不定,容易被恶意所转,因此举此喻来明之。】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 “弦急如何?” 对曰:“声绝矣!” “急缓得中如何?” 对曰:“诸音普矣!”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译文:
沙门前不夜诵读迦叶佛的遗教经,其声音悲伤和紧张,见学道艰难,思悔想退却。佛陀世尊问这位沙门说:“你往昔在家里,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沙门回答说:“喜爱弹琴!”佛陀世尊再问他:“弦太松的时候怎样?”沙门回答说:“琴就不响了。” “弦太紧的时候怎样?”沙门回答说:“声音太尖锐了,音乐就出不来。” “那么松紧适中怎样?”沙门回答说:“诸音调就准了,和谐了,音乐也就出来了。”佛陀世尊说:“沙门学道也是如此,心如果调适,道也就可以获得了。修道如果太猛,猛则会身疲。如果身疲,意就会生恼。意如果生恼,修行就会退步了。修行既然退步,那么罪过必然会增加。只要心地清净,安乐守道,道就不会丢失的!”
【本章明摄善精进。前面所说披甲精进只能除恶,这里专明精进行中的善法。说明学道应以调和安适为主,须善调身心,缓急均不可。】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渣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译文:
佛陀世尊说:“像人锻铁,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学道之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了。”
【本章也是说善精进,喻明垢染不可不除,除去垢染即成清净】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注释:
中国:这里指中央之国,与野蛮边地相对。
译文:
佛陀世尊说:“人要离开地狱、恶鬼、畜生诸恶道,得生为人很难。既得人身,脱去女身而能成为男身很难。既得男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备很难。六根既然完备,出生于具有圣贤教化的中央之国很难。既生于中央之国,遇到佛法住世很难。遇到佛法住世,但遇到通达佛道的善知识很难。遇到通达佛法的善知识,生起信心很难。既生起信心,发起菩提心很难。既发菩提心,获得无修无证的道果很难。”
【本章说明利乐精进,以展转明修学佛法之难得,予以警人,使不失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