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

凉州为什么改名武威
凉州改名武威的原因:汉武帝狩二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带领万骑从陇西出发,打败了匈奴休屠、浑邪二王,使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将原休屠王领域设为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也有人认为武威地名出现的更早,是羌语或者匈奴语,寓意不解。凉州是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古称,享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和“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美称。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崔、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占领河西。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军西征,进攻河西,将匈奴彻底赶出河西,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在西北设凉州刺史部,辖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张掖郡、陇西郡等十郡,以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治所。
凉州为什么改名武威
到了西汉汉武帝时,由于霍去病出征河西,并大败匈奴,为彰显汉朝之强盛、武功之威武,就命名为武威,武威则由此得名。 武威,既武威郡,古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姑臧、龙城、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七级城、雍城、侠都、凉都。 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旅游景点 1、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文昌宫、山门、崇圣祠、大成殿、戟门、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尊经阁、儒学院等。 2、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被称为“石窟鼻祖”。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18个洞窟,主体大佛窟开凿于盛唐时期,高达28米,是全身贴金铂的一尊大佛。主要景点有天梯大佛、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陈列馆、天梯湖、围堰坝等。 3、雷台汉墓 武威雷台,因雷台汉墓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闻名,198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汉式大门、音乐喷泉、汉代风格大型浮雕、四神图腾柱、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阵列、汉墓、雷台观、汉文化展览馆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威
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凉州,即现在的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 凉州(Liangzhou),简称雍凉、凉、雍,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古称雍州、姑臧、休屠,今武威市,又称雍凉之都、天下要冲、梦幻之城,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前凉、后凉、南凉、北凉。 大凉在此建都,雍凉文化的发源地,曾经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相关概况 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凉州牧”、“凉州刺史”、“河西节度使”、“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凉州提督”、“永昌路”、“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的政府驻地。 凉州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西夏陪都”、“马踏飞燕故里”、“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凉都”之美誉。
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凉州就是现在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古称凉州、姑臧,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不少北方民族在这里生活。到了西汉汉武帝时,由于霍去病出征河西,并大败匈奴,为彰显汉朝之强盛、武功之威武,就命名为武威。武威则由此得名。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以及后来的大凉,先后都在这里建都。 凉州的相关说明 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崔、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占领河西走廊。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军西征,进攻河西走廊,将匈奴彻底赶出河西,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在西北设凉州刺史部,辖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张掖郡、陇西郡等十郡,以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治所。 汉唐之际,凉州是中国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治。 它还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并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