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120师

八路军120师抗战胜利后为何人数最少?
八路军120师抗战胜利后为何人数最少?
提示:

八路军120师抗战胜利后为何人数最少?

  因为120师所在的晋西北成了大后方,有大量部队被派出,120师所属部队在抗战期间变化较大。其中较著名有:
  1、1938年1月,120师进行整编,以山西忻崞独立团改为358旅714团,团长顿星云,政委彭德大;以河北平山独立团改为359旅新718团(原718团留陕,编为警备第八团),团长陈宗尧,政委刘子奇;以山西崞县独立团改为359旅719团,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彬。5月下旬,宋时轮支队(1937年9月28日,以716团第2营为基础组成宋时轮支队,又称雁北支队,宋时轮任支队长)在河北省宛平县西部与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宋时轮为司令员,邓华为政委,李钟奇为参谋长,苏梅为政治部主任,归晋察冀军区指挥。6月,以715团为基础组成大青山支队,支队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1939年2月,大青山支队改为骑兵支队,姚喆为支队长)。
  为了巩固冀中,扩大部队和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22日,120师主力从晋西北岚县出发奔赴河北中部,随即扩编部队。1939年3月间,以715团和冀中独立第4支队合编为独一旅,旅长高士一,政委朱辉照,副旅长王尚荣,下辖独1、2、3、团和715团;4月6日以716团和冀中独立第5支队合编为独立2旅,旅长魏大光,政委王同安,副政委廖汉生,参谋长赵振国,(9月,改称张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张平化)下辖独立4、5团和716团。与此同时,留在晋西北地区的714团、警备第6团以及由晋西北游击队改编的独立第1、2团和独立第6支队合编为彭358旅,旅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参谋长李夫克,政治部主任张平化。1940年初,贺龙率358旅由晋察冀返回晋西北,扩大部队万余人。
  1940年2月,120师主力在晋西北地区配合新军粉粹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事变”。2月下旬,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成立,总指挥续范亭,政委罗贵波,参谋长张希钦,下辖暂1师、决死第2、4纵队、工卫旅,新军归120师指挥。11月7日,晋西北军区成立,下辖6个军分区,司令员彭绍辉,政委张平化,辖独立第2旅(旅长彭绍辉兼)及暂1师(师长续范亭兼);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张宗逊,政委李井泉,辖358旅(旅长张宗逊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王尚荣,政委白坚(代政委洗恒汉),辖独立第1旅(旅长高士一,政委朱辉照)及决死第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雷任民);第八军分区,司令员韩钧,政委王逢源,辖决死2纵队(纵队司令员韩钧兼)及工卫旅(旅长兼政委侯俊岩);1941年3月成立了军区直属军分区,司令员陈漫远;5月成立了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郭鹏,政委胡全。晋西北军区的成立,对加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的建设起了重大作用。1941年大力加强了地方武装建设,到1941年底地方武装共有5个支队21个大队。地方武装的发展,一方面使主力部队得到了及时的补充,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敌斗争的力量。
  1942年3月,为了积蓄力量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晋西北军区部队进行了精简,主力部队由近4万人减至3.5万人。9月,晋西北军区改为晋绥军区,120师兼晋绥军区,属联防军司令部建制。部队进行了第二次精简,主力部队减至2.5万人,并调整了军分区机关。晋绥军区下辖直属军分区,司令员陈漫远;独二旅兼第二军分区,旅长兼司令员许光达,政委张平化,副政委廖汉生;第四军分区并入第三军分区,358旅兼三分区,旅长兼司令员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副司令员贺炳炎,副政委白坚;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与第五军分区合编为塞北军分区,司令员姚喆,政委高克林;以第三军分区一部组成第六军分区,代司令员孙超群,政委刘文珍;新军总指挥部并入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贵波,参谋长张希钦,政治部主任李曙森;独一旅,旅长高士一,政委朱辉照,代政委洗恒汉;359旅,旅长兼政委王震,副旅长苏进;河防司令部,司令员杨嘉瑞,副司令员王宝珊。
  为了创建湘鄂赣边抗日根据地,把中原地区和广东东江地区联结起来,1944年10月,以359旅第一梯队为基础组建了八路军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支队长王震,政治委员王首道,副司令员郭鹏,副政治委员王恩茂,参谋长朱早观,政治部主任刘型,下辖五个大队,还有两个干部大队。第一大队,由717团的2个营编成;第二大队,由718团的3个营编成;第三大队,由719团一营编成;第四大队,由特务团之教导营编成;第五大队,由4支队编成。中央机关及党校调赴新四军五师工作随南征兵团行动的干部编成六、七大队,共4000余人。717团1个营,719团两个营,特务团之特务营和旅直一部,共4000人,由副旅长苏进领导留守陕甘宁边区,担负着保卫边区和从事生产建设的任务,并作为南征的第二梯队。11月9日,部队奉命从延安南下。1945年1月27日,在鄂豫根据地之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3月下旬,南下支队攻占平江。4月初,毛泽东电示,我军要将根据地建立在敌占区,并提出要进至湘南郴县、宜章地区,为适应湘赣边斗争情况和便于敌后工作,经报请中央批准,南下支队改为“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下辖6个支队,并争取伪军左八的两个团3000余人、毕坊清的5个团5000余人起义,分编为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二师。为了扩大华南解放区,5月18日,军委令359旅第二梯队组成八路军游击第二支队,以刘转连为司令员,张启龙为政委,晏福生为副政委。于6月初由延安出发,经晋绥、太岳渡河南下,后因形势变化,开赴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序列。8月25日,南下支队到达湘赣粤边的大庾县附近。为了避免内战,支队于8月30日开始北返,10月到达礼山地区,第二次与新四军五师会师。不久,奉命撤消救国军名义,恢复359旅番号。
  1945年7月,晋绥军区组成3个二级军区。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张宗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贵波,副政委解学恭,参谋长张希钦。下辖三分区,司令员陈刚,政委秦立声,副政委李梦龄;四分区,司令员杨秀山,政委刘文珍;七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马佩勋;八分区,司令员王长江,政委甘一飞。雁门军区,司令员许光达,政委朱明,副司令员孙超群。下辖二分区,司令员李文清,政委胡治合,副司令员刘子奇;五分区,司令员王示军,副司令员范忠祥;六分区,司令员孙超君兼,副政委龙福才;十一分区,司令员黄立清,政委张毅忱;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政委张达成,副政委苏廉益,参谋长邓家泰,政治部主任任饶兴。下辖骑兵旅,旅长康健民,政委王再兴,副政委李佐玉。军区直属一分区,司令员马仁兴。同时成立晋绥野战军,辖358旅独立一、二旅。358旅,旅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独立一旅,旅长王尚荣,政委朱辉照;独立二旅,旅长许光达,政委孙志远;9月,组成独立三旅,旅长杨嘉瑞,政委金如柏。 政治部主任。抗战结束前,军区司令员为贺龙,李井泉任政治委员,续范亭、周士第任副司令员,陈漫远任副参谋长,张平化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了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贺龙,参谋长张经武,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主任洗恒汉。

120师师长是谁
提示:

120师师长是谁

韩先楚手下大将都有谁1、徐国夫、邓岳、宁显文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是由四野三纵队改编而来的,时任军长韩先楚,带领所属四个师共六万多人,驰骋战场,作风勇猛,当时称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四野旋风军。2、韩先楚(1913年1月30日-1986年10月3日),湖北黄安人,中国共产党著名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韩先楚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3、胡采桑是电视剧《战将》中的虚构人物,历史上没有此人。一九五一年一二0师师长是谁红二师师长陈光,1905年出生,湖南宜章县人。他参加过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和红军长征,是个老革命。值得一提的是,陈光还曾两度代理林彪的职务。建国后,陈光本可以授勋封将,但因为性格原因,他于1954年自焚身亡。关向应有一个儿子,关拯。出生在兵慌马乱的岁月。关向应给儿子取名为拯,期望他的儿子在长大后也能投入革命,拯救百姓于战火。关向应和他的妻子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养在教会的育幼院。师:师长:刘伯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副师长:徐向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少将军衔)。政委:张浩。后期邓小平。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八路军有几个师,指挥官分别是谁分为10个师,分别是八路军的3个师,115师、120师、129师。新四军的7个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许多好友都晓得,八路军下辖3个主力师,即115师,120师,129师,这3个师往后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的主力,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奉献。八路军第一一五师,1937年8月25日,由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七十四师等部编成,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10月改任师政治委员),辖第三四第三四四旅和独立团,共5万余人。8月下旬开赴山西。师共出了2位元帅,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等将军。八路军有几个师,指挥官分别是谁?1、分为10个师,分别是八路军的3个师,115师、120师、129师。新四军的7个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2、八路军115师由本来的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及赤军第74师改编,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周昆任参谋长,肖华任政训处副主任,次要旅团级干部有徐海东、黄克诚、韩先楚、肖华等。3、八路军第一一五师,1937年8月25日,由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七十四师等部编成,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10月改任师政治委员),辖第三四第三四四旅和独立团,共5万余人。8月下旬开赴山西。4、个人分析为115最厉害,八路军下辖3个师,115师、120师和129师。分析如下:名将数量对比(只计算元帅和大将)115师,3位元帅--林、聂、罗,2位大将--徐、黄。129师,2位元帅--刘、徐,1位大将--王树声。5、红八军团军团长兼21师师长周昆,1902年出生,湖南平江人。他参加过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和红军长征。抗战时期,周昆担任八路军115师参谋长,1938年却携款失踪,从此下落不明。红22师师长周子昆,1901年出生,广西桂林人。6、抗战时,八路军是3个师,115师、120师、129师,3个师各5万人的编额(当时各师人人员均未满额),加上军直属部队,八路军的总人数在6万人。随着抗战的发展,八路军3个师至抗战结束时已经发展至近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