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

三藏十二部经指哪些?
三藏十二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心经》、《首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所说经》、《六祖坛经》、《法华经》、《华严经》。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三类。十二部全名是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把所有的经典归纳起来,将它分为十二种类别,十二种方法、说法,就简称十二部,并不是十二部经典的意思。经藏是梵文的意译,主要是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说教以及言行,大多佛经属于这一类,比如《无量寿经》、《金刚经》等。律藏主要讲修戒的部分,讲的是佛弟子的戒律以及教团规则,比如《四分律》、《梵网经》等。论藏主要讲修慧的部分,一般是佛的弟子所说,比如《俱舍论》、《十二门论》。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就叫三藏法师。
三藏十二部经指哪些?
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三类。十二部全名是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把所有的经典归纳起来,将它分为十二种类别,十二种方法、说法,就简称十二部,并不是十二部经典的意思。 经藏是梵文的意译,主要是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说教以及言行,大多佛经属于这一类,比如《无量寿经》、《金刚经》等。 律藏主要讲修戒的部分,讲的是佛弟子的戒律以及教团规则,比如《四分律》、《梵网经》等。 论藏主要讲修慧的部分,一般是佛的弟子所说,比如《俱舍论》、《十二门论》。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就叫三藏法师。 扩展资料 汉传佛教常以“十二部经”为全部大藏经的代名词。比如应颂也叫重颂,长行说完了以后,重复长行的意思,所以又有颂文那一类,就叫作应颂或者叫重颂。比如说《法华经》里面有长行,长行里面有偈颂;比如说大家读过《普贤行愿品》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长行、有重颂。 十二部经中,只有契经(长行)、应颂(复颂)与讽颂(单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佛教中无自说、方广、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
三藏是指哪三藏呢?
三藏指的是佛教圣典中的经,律,论三藏。 经藏,指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 论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能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 唐僧叫三藏原因 唐玄奘“三藏”之称的由来,要追溯到玄奘法师的年幼时期。玄奘生于公元600年的中国唐朝,那时,佛学风靡一时,聪慧的玄奘自幼便对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据说,他十一岁时就能诵读佛经,十三岁时就在当时中国的文化重地洛阳出家,之后他在全国各地遍访名师,刻苦钻研佛教理论。 十八岁时,玄奘在佛教界已经是小有名气。因为他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为法相宗创始人,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因为生在唐朝,所以又名唐三藏。
三藏指的是哪三藏?
佛教所说的三藏,是:论藏,律藏,经藏。 在西游记中,大家肯定都对西行取经团的领袖唐僧的本名印象深刻:唐三藏。大家以往只是觉得,唐三藏可能是带有佛教韵味的一个名字,却鲜少有人往“三藏”到底什么的方向去想这个问题。其实三藏在佛教中,是一切佛法的核心所在。“三藏法师”的三藏,也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背后大有玄机。 注意。 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前273—前232在位)时由高僧编纂。包括:《律藏》、《经藏》和《论藏》。《律藏》规定了佛教僧侣的戒律和佛寺的一般清规,《经藏》记载了释迦牟尼及其最早门徒的教义,《论藏》为佛教各派学者对佛教教义的论述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