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internet最初用作,internet最初建的目的是用于?

本文目录索引

1,internet最初建的目的是用于?

Internet 简史

Internet最初开始于1969年,源自于美国国防研究计划署(ARPA)的一项计划,该计划连接美国西南部的四所大学的主要计算机。此计划的具体执行由MA、CambridgeBBNN具体执行,并于1969年12月连接成功。1970年1月又加入了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MIT、Harvard、BBN、Santa Monica的SDC。到1971年1月,Stanford、MIT的林肯实验室、CMU(卡耐基-梅隆)、Case-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英语世界的译法)也加入进来。之后几个月里,NASA/Ames,Mitre,Burroughs,RAND,Illinois University也加入了。之后,还有很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等待加入。

Ted Kennedy议员于1968年得知BBN赢得了ARPA关于接口信息处理器的研究计划(合同) 他发送了一份电报对BBN的这种精神表示祝贺。

Internet设计之初是为了提供通信网络,即使部分节点遭到核打击而摧毁。 如果直连路由不可用,路由器会自动选择备份路由以到达目的。

最初的Internet只由计算机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用。那些日子里没有 任何事情对它是友好的,同时也不纯在家庭或者办公的PC机。对于任何一个 使用它的人,不管他是谁,都必须去学习使用复杂的系统。

以太网协议出现于1974,很多网络都在使用它,而它其实仅仅是Harvard大学 一个名叫Bob Metcalfe的学生在研究“分组网络”时候的副产品。Metcalfe的 论文最初因为分析不充分被学校驳回,之后当他加入了更多公式后又得到了承认。

Internet于70年代的成熟起源于BBN公司的Bob Kahn提出的TCP/IP技术体系结构。 1980年国防部对其进行了修改并于1983开始普遍使用。

Bell实验室1978年发明了UUCP协议。基于UUCP的Usenet于1979年开始初建, 一些新闻集团开始参加并提供了一种在全世界间交流信息的方法。但是, Usenet并没有被认为是Internet一部分,以为它不共享使用TCP/IP,而 仅仅连接全世界的Unix主机。许多Internet的节点却在享用着由新闻集团 所带来的便利。这仅仅是由网络建立所引起的社区建设显著变化的一部分而已。

同样的,BITNET(因为它的Time Network)连接了所有所有教育 结构的IBM主机并于1981年开始提供Mail服务。Listserv软件用来管理BITNET 上的邮件,之后它也被用到了其它网络中。在BITNET和Internte相连并 允许互传Email后出现了Gateway的概念,特别是在Email讨论列表中。 这类软件和其它形式Email讨论列表形成了建设社区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

当Email、FTP、Telnet标准化后,对于非技术人员使用网络变得容易得多了。 无论如何,今天的协议标准一点都不简单,但是网络的确实被更多的人的使用, 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们。出计算机系意外,物理、工程各系正在寻求更好的方式 去利用网络--如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们交流或者共享文件和资源。图书馆则使得 检索更加自动化并使得自动检索可以为世界所用。

当Internet上的结点数较小,它更容易记录下网络可用资源的路径。但是当 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组织加入后,Internet变得越来越难于查询。所以有更加 迫切的需要去发明一种工具来检索网上的可用资源。

为了这个目的,最初的检索工具出自1989年,即Montreal NcGill University 的Peter Deutsch和他的小组发明了检索FTP的工具,他们管它叫做:Archie。 这个工具可以一步步的告诉使用者网络上所有可用的FTP资源,包括文件的 列表和可查询目录。在Unix系统里archie是一个命令,需要更多关于UNIX的 更多知识以发挥它的完全功效。

McGill University安装了第一个Archie,并发现某天从加拿大到美国的Internet 流量有一半时连接到Archie的。管理员们发现这所大学正在为这样大的流量付出 代价(不知道如何翻译),并切断了Archie和外界的联系。很幸运的是那个年代 还没有很多可用的Archie。

就在同时,Think Machines公司的Brewster Kable发明了Wais服务器,即一个 具有全部文本格式文件的目录服务器并允许对其上文件进行查询。在向高可用 性和复杂性演化的过程中,Wais出了很多不同版本,但是只有最简单的一版成为 网络人人会用的一种。峰值时期Thinking Machines曾经在全球有600个数据库作 为Wais被检索。其间包括了USenet经常被寻及的文件,已经所有为了发展Internet 标准的文档,甚至更多。和Archie并不如像直觉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稍微花一些 功夫去学习如何使用它。

1991年,Minnssota U。发明了第一个面向Internet的友好接口。该大学 希望建立一个本地网以连接校园内的信息和文件。其后在大型机并行和 具有CS结构的分布式小型系统两个方案间产生了巨大的争论。最终大型 机哌获得了胜利。但是CS的坚持者认为他们可以更快的作出原始模型,并 提前作出了演示模型。后来这个系统被人成为Gopher。Gopher被证明是 发展迅猛,在仅仅几年内全球有了超过10000台Gopher主机。它可以使得 没有任何Unix或者计算机知识的人去使用。在Gopher系统上你只需要敲击 数字或者类型就可以进行查询了。直到今天,MU的Gopher人在为全球提供服务。

Novada大学发明了Veronica 可查询服务,这种服务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它的主旨是只取首字母的缩写词,以提供更为简介的Archives服务。标志着 gopher菜单的蜘蛛迅速流行于全世界,以选择连接并获得所需求的目录。由于 太过于流行,它很难连得上。以至其它的Veronica开始发展以均衡负载。同样 的软件还出现在单一的节点上,它叫做jughead(Jonzys Universal Gopher Hierarchy Excavation And Display)

P D Archie的发明者,总坚持认为Archie没有Archiver好,除了看漫画以外 没有任何涌出。当Veronica 和jughead出现后使得他很恼火。

1989年另一件使得网络更容易被使用的事情发生了。Tim Berners-Lee 和 他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同事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协议,目的是为了使得 信息更加分布化。这个协议于1991年成为WWW,即基于HTML形式的文本与 文本的连接,通过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去阅读与之连接的网页。尽管比Gopher 出现的早,它的发展还是要慢。

NCSA的MART Andreessen和他的小组于1993年发展了图形浏览器,并给出了重大 改进的协议。今天,Andressen是Netscape公司的首脑,这个公司提供了最为 成功的浏览器和服务器的产品。微软急于突破这种情形。

因为Internet最初是由政府建立的,它基本只限制于和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 部分的使用。商业化的应用只有直接用于接教育和研究服务的目的时才会被推同 发展,这种政策一直持续道90年代初期,当独立的商业网络出现之前。之后, 利用商业网络横穿整个国家成为可能,而非借助政府的Internet骨干。

Delphi是首个商业机构提供网路接入服务。它于1992年1月开始提供Email服务, 并于1992年11月开始提供所有的Internet服务。1995年国家科学基金中断了和 Internet骨干的连接,所有流量都开始依赖于商业网络如AOL、Prodigy、CampuServe, 自此所有要求限制商业使用的主张全部消失。由于商业应用开始迅速的传播,教育 机构开始建立自己的角色,NSF基金的消失并没有对成本产生可评估的影响。

今天,NSF基金开始支持骨干网和高层教育机构以建立K12和本地化图书馆与 告诉网络连接。

微软开始大举进步浏览器、服务器、ISP市场,对其造成了商业上的推动性 影响,1998年发布的Windows98中捆绑了微软的浏览器,这显示了Bill Gates 向迅猛成长的Internet投资的决定。过去几年里的成功使得微软因垄断罪名 被推上法庭。我们希望您自己思考以判断这样的战斗到底是应该在市场上演 还是在法庭上。

有关未来的一个趋势是高速连接。56KModems及其提供者迅速发展起来,但和 之后的发展比较起来,这仅仅算是一小步。56K不足以承载多媒体业务,例如 音频或者视频也许,因为效果很差。但是新兴的一些技术如DSL(数字用户专线) 卫星广播、CableModem(同轴电缆调制解调器)都在部分区域里开始实用化, 未来的几年里它们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这些技术尚有一些问题,不仅仅体现在 用户端,还包括如何维持高速率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当然,这些问题正在研究中。

在这个巨大增长的年代里,进入到Internet领域商家们很不规则的发现了 网络的经济模型。由广告提供的免费服务已经转移了来自于用户的直接成本。 如Delphi的服务商们提供了很多免费的网页、聊天室和留言版。网上销售迅速 发展起来,尤其是一些特定产品例如书籍、音乐CD和计算机但是利润却非常 微薄,比较商品价格却很容易,同时,公众信任的在线安全一直是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有趣的时代!

internet最初建的目的是用于?

2,1. 最早的网络叫什么名字,它主要应用于哪个领域?起什么作用?是怎样工作的?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3,什么是VLAN,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用在哪些方面?

一、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或简写VLAN, V-LAN)。 是一种建构于局域网交换技术的网络管理的技术,网管人员可以借此透过控制交换机有效分派出入局域网的分组到正确的出入端口,达到对不同实体局域网中的设备进行逻辑分群管理,并降低局域网内大量数据流通时,因无用分组过多导致壅塞的问题,以及提升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保障。 二、VLAN可以为网络提供以下作用,广播控制、带宽利用、降低延迟、安全性(非设计作用,本身功能所附加出的)。 三、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直接以交换机上的端口做为划分VLAN的基础。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简单与直观,因此,运用这种设置VLAN的情况十分普遍。但因为是物理层的设置,所以比较适合在规模不大的组织。 2、数据链接层(data link layer) 以每台主机的MAC地址做为划分VLAN的基础。方法是先创建一个比较复杂的数据库,通常为某网络设备的MAC地址与VLAN的映射关系数据库。当该网络设备连接到端口后,交换机会向VMPS(VLAN管理策略服务器)来请求这个数据库。找到相应映射关系,完成端口到VLAN的分配。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即使计算机在实体上的位置不同,也不影响VLAN的运作。但缺点是网管人员必须在交换机中设置组织内每一台设备MAC地址与VLAN间的映射关系数据库。因此,这种设置策略的管理复杂度会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与实体位置的群落、和不同工作任务需要而增加。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以每台设备的IP地址做为划分VLAN的基础,以子网视为VLAN设置的依据。 这个方式的优点是当网管人员已经将内部网段做好规划与分配的情况下,将可大辐降低网管人员规划并设置VLANs架构的复杂度。 但缺点是原本传统交换机不需要对讯框作任何处理,但在这个机制下,交换机不但必须剖析讯框(Frame),还必须进一步取出Source IP与Destination IP进行比对,连带降低交换机接收与分派分组的效率。 扩展资料: 为实现交换机以太网络的广播隔离,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这种对连接到第2层交换机端口的网络用户的逻辑分段技术实现非常灵活,它可以不受用户物理位置限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VLAN划分;可在一个交换机上实现,也可跨交换机实现;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位置、作用、部门或根据使用的应用程序、上层协议或者以太网通信端口硬件地址来进行划分。 一个VLAN相当于OSI模型第2层的广播域,它能将广播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而不同VLAN之间或VLAN与LAN / WAN的数据通信必须通过第3层(网络层)完成。 否则,即便是同一交换机上的通信端口,假如它们不处于同一个VLAN,正常情况下也无法进行数据通信,特例是由于某著名厂商生产的交换机带有VLAN穿越漏洞,外来分组以广播进到该交换机时,它仍然会流入所有连至交换机上的计算机,而导致信息可能外泄的潜藏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信息安全议题,1995年IEEE 802委员会发表了802.1Q VLAN技术的实现标准与讯框结构,希望能透过设置逻辑地址(TPID、TCI),对实体局域网区隔成独立虚拟网段,以规范分组广播时的最大范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虚拟局域网

4,Internet最初用作

军事 internet 最初是美国国防部内部网,Internet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其前身是阿帕网(ARPRNet,ARPA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和NSFNet(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目的,1989后转向学术应用,1992年以后,由于Internet用户数量急剧增加,应用领域日益扩大。随着Internet协会(ISOC)的成立,商业界和通信业开始广泛应用Internet。

5,Internet起源的时间,它的前身叫什么?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5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扩展资料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越来越加强,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 在Internet 上,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6,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最早从哪一年开始

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的打印件
本报讯(记者张瑾)昨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网上发布了新版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在该大事记修订过程中,技术人员首次核实并确认了我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时间和原文内容。

确认的结果显示,第一封从我国发出的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是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发往德国的。通过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档案馆联系,CNNIC查到了这封邮件的打印件。

附全文:

1. 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启动,其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

2.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侧的PAD机,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

3. 1988年初,中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当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4. 1988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进的采用X400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网与加拿大UBC大学相连,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5.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使该单位的DECnet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6. 1989年5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当时邮电部的X.25试验网(CNPAC)实现了与德国研究网(DFN)的互连。CRN的成员包括:位于北京的电子部第15研究所和电子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位于成都的电子部第30研究所、位于石家庄的电子部第54研究所、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等单位。CRN提供符合X.400(MHS)标准的电子邮件、符合FTAM标准的文件传送、符合X.500标准的目录服务等功能,并能够通过德国DFN的网关与Internet沟通。

7,Internet最初作用在什么方面

Internet 简史
Internet最初开始于1969年,源自于美国国防研究计划署(ARPA)的一项计划,该计划连接美国西南部的四所大学的主要计算机。此计划的具体执行由MA、CambridgeBBNN具体执行,并于1969年12月连接成功。1970年1月又加入了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MIT、Harvard、BBN、Santa Monica的SDC。到1971年1月,Stanford、MIT的林肯实验室、CMU(卡耐基-梅隆)、Case-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英语世界的译法)也加入进来。之后几个月里,NASA/Ames,Mitre,Burroughs,RAND,Illinois University也加入了。之后,还有很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等待加入。
Ted Kennedy议员于1968年得知BBN赢得了ARPA关于接口信息处理器的研究计划(合同) 他发送了一份电报对BBN的这种精神表示祝贺。
Internet设计之初是为了提供通信网络,即使部分节点遭到核打击而摧毁。 如果直连路由不可用,路由器会自动选择备份路由以到达目的。
最初的Internet只由计算机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用。那些日子里没有 任何事情对它是友好的,同时也不纯在家庭或者办公的PC机。对于任何一个 使用它的人,不管他是谁,都必须去学习使用复杂的系统。
以太网协议出现于1974,很多网络都在使用它,而它其实仅仅是Harvard大学 一个名叫Bob Metcalfe的学生在研究“分组网络”时候的副产品。Metcalfe的 论文最初因为分析不充分被学校驳回,之后当他加入了更多公式后又得到了承认。
Internet于70年代的成熟起源于BBN公司的Bob Kahn提出的TCP/IP技术体系结构。 1980年国防部对其进行了修改并于1983开始普遍使用。
Bell实验室1978年发明了UUCP协议。基于UUCP的Usenet于1979年开始初建, 一些新闻集团开始参加并提供了一种在全世界间交流信息的方法。但是, Usenet并没有被认为是Internet一部分,以为它不共享使用TCP/IP,而 仅仅连接全世界的Unix主机。许多Internet的节点却在享用着由新闻集团 所带来的便利。这仅仅是由网络建立所引起的社区建设显著变化的一部分而已。
同样的,BITNET(因为它的Time Network)连接了所有所有教育 结构的IBM主机并于1981年开始提供Mail服务。Listserv软件用来管理BITNET 上的邮件,之后它也被用到了其它网络中。在BITNET和Internte相连并 允许互传Email后出现了Gateway的概念,特别是在Email讨论列表中。 这类软件和其它形式Email讨论列表形成了建设社区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
当Email、FTP、Telnet标准化后,对于非技术人员使用网络变得容易得多了。 无论如何,今天的协议标准一点都不简单,但是网络的确实被更多的人的使用, 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们。出计算机系意外,物理、工程各系正在寻求更好的方式 去利用网络--如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们交流或者共享文件和资源。图书馆则使得 检索更加自动化并使得自动检索可以为世界所用。
当Internet上的结点数较小,它更容易记录下网络可用资源的路径。但是当 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组织加入后,Internet变得越来越难于查询。所以有更加 迫切的需要去发明一种工具来检索网上的可用资源。
为了这个目的,最初的检索工具出自1989年,即Montreal NcGill University 的Peter Deutsch和他的小组发明了检索FTP的工具,他们管它叫做:Archie。 这个工具可以一步步的告诉使用者网络上所有可用的FTP资源,包括文件的 列表和可查询目录。在Unix系统里archie是一个命令,需要更多关于UNIX的 更多知识以发挥它的完全功效。
McGill University安装了第一个Archie,并发现某天从加拿大到美国的Internet 流量有一半时连接到Archie的。管理员们发现这所大学正在为这样大的流量付出 代价(不知道如何翻译),并切断了Archie和外界的联系。很幸运的是那个年代 还没有很多可用的Archie。
就在同时,Think Machines公司的Brewster Kable发明了Wais服务器,即一个 具有全部文本格式文件的目录服务器并允许对其上文件进行查询。在向高可用 性和复杂性演化的过程中,Wais出了很多不同版本,但是只有最简单的一版成为 网络人人会用的一种。峰值时期Thinking Machines曾经在全球有600个数据库作 为Wais被检索。其间包括了USenet经常被寻及的文件,已经所有为了发展Internet 标准的文档,甚至更多。和Archie并不如像直觉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稍微花一些 功夫去学习如何使用它。
1991年,Minnssota U。发明了第一个面向Internet的友好接口。该大学 希望建立一个本地网以连接校园内的信息和文件。其后在大型机并行和 具有CS结构的分布式小型系统两个方案间产生了巨大的争论。最终大型 机哌获得了胜利。但是CS的坚持者认为他们可以更快的作出原始模型,并 提前作出了演示模型。后来这个系统被人成为Gopher。Gopher被证明是 发展迅猛,在仅仅几年内全球有了超过10000台Gopher主机。它可以使得 没有任何Unix或者计算机知识的人去使用。在Gopher系统上你只需要敲击 数字或者类型就可以进行查询了。直到今天,MU的Gopher人在为全球提供服务。
Novada大学发明了Veronica 可查询服务,这种服务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它的主旨是只取首字母的缩写词,以提供更为简介的Archives服务。标志着 gopher菜单的蜘蛛迅速流行于全世界,以选择连接并获得所需求的目录。由于 太过于流行,它很难连得上。以至其它的Veronica开始发展以均衡负载。同样 的软件还出现在单一的节点上,它叫做jughead(Jonzys Universal Gopher Hierarchy Excavation And Display)
P D Archie的发明者,总坚持认为Archie没有Archiver好,除了看漫画以外 没有任何涌出。当Veronica 和jughead出现后使得他很恼火。
1989年另一件使得网络更容易被使用的事情发生了。Tim Berners-Lee 和 他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同事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协议,目的是为了使得 信息更加分布化。这个协议于1991年成为WWW,即基于HTML形式的文本与 文本的连接,通过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去阅读与之连接的网页。尽管比Gopher 出现的早,它的发展还是要慢。
NCSA的MART Andreessen和他的小组于1993年发展了图形浏览器,并给出了重大 改进的协议。今天,Andressen是Netscape公司的首脑,这个公司提供了最为 成功的浏览器和服务器的产品。微软急于突破这种情形。
因为Internet最初是由政府建立的,它基本只限制于和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 部分的使用。商业化的应用只有直接用于接教育和研究服务的目的时才会被推同 发展,这种政策一直持续道90年代初期,当独立的商业网络出现之前。之后, 利用商业网络横穿整个国家成为可能,而非借助政府的Internet骨干。
Delphi是首个商业机构提供网路接入服务。它于1992年1月开始提供Email服务, 并于1992年11月开始提供所有的Internet服务。1995年国家科学基金中断了和 Internet骨干的连接,所有流量都开始依赖于商业网络如AOL、Prodigy、CampuServe, 自此所有要求限制商业使用的主张全部消失。由于商业应用开始迅速的传播,教育 机构开始建立自己的角色,NSF基金的消失并没有对成本产生可评估的影响。
今天,NSF基金开始支持骨干网和高层教育机构以建立K12和本地化图书馆与 告诉网络连接。
微软开始大举进步浏览器、服务器、ISP市场,对其造成了商业上的推动性 影响,1998年发布的Windows98中捆绑了微软的浏览器,这显示了Bill Gates 向迅猛成长的Internet投资的决定。过去几年里的成功使得微软因垄断罪名 被推上法庭。我们希望您自己思考以判断这样的战斗到底是应该在市场上演 还是在法庭上。
有关未来的一个趋势是高速连接。56KModems及其提供者迅速发展起来,但和 之后的发展比较起来,这仅仅算是一小步。56K不足以承载多媒体业务,例如 音频或者视频也许,因为效果很差。但是新兴的一些技术如DSL(数字用户专线) 卫星广播、CableModem(同轴电缆调制解调器)都在部分区域里开始实用化, 未来的几年里它们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这些技术尚有一些问题,不仅仅体现在 用户端,还包括如何维持高速率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当然,这些问题正在研究中。
在这个巨大增长的年代里,进入到Internet领域商家们很不规则的发现了 网络的经济模型。由广告提供的免费服务已经转移了来自于用户的直接成本。 如Delphi的服务商们提供了很多免费的网页、聊天室和留言版。网上销售迅速 发展起来,尤其是一些特定产品例如书籍、音乐CD和计算机但是利润却非常 微薄,比较商品价格却很容易,同时,公众信任的在线安全一直是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有趣的时代!
抄来的。。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19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