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老蚌生珠

老蚌生珠的意思及故事
老蚌生珠的意思及故事
提示:

老蚌生珠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蚌生珠的'意思及故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老蚌生珠的意思及故事1 【成语】: 老蚌生珠 【拼音】: [lǎo bàng shēng zhū] 【解释】: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常作谓语、宾语;指老年得子。 【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汉·孔融《与韦端书》:“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举例造句】: 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成语典故】: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30~ 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钟繇」。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太祖以彧为知人,诸所进达皆称职,唯严象为扬州,韦康为凉州,后败亡。南朝宋·裴松之注:「康字元将,亦京兆人。孔融与康父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苏轼诗集》卷十二〈虎儿〉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于菟。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于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妖狐莫夸智有余,不劳摇牙咀尔徒。 老蚌生珠的意思及故事2 成语解释: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成语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成语繁体: 老蜯生珠 成语简拼: LBSZ 成语注音: ㄠˇ ㄅㄤˋ ㄕㄥ ㄓㄨ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老蚌生珠作谓语、宾语;指老年得子。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老蚌珠胎 成语例子: 已见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明 赵弼《蓬莱先生传》) 英语翻译: give birth to a child 成语谜语: 最受关注的难产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汉代孔融《与韦端书》:“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 昨日仲将复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东汉时期,有一个姓韦名端的大将,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的叫元将,二儿子的叫仲将,他们都是十分优秀的人,和孔融都是世交好友。孔融是当时的一位有名人物,在文学上很有地位。 有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里面有这样几句话:“前天元将到来,我看他那一套高深的学问,透彻明快,才华丰富;他胸怀宽广,意志又坚强;将来必然是一个有大本领,能够创建大事业的人才。 昨天仲将又来,我看他在学问和做事方面有条不紊;资质聪明,才华丰富;心里敏捷;性情敦厚老实,热诚恳切;将来一定是个能继承家业的好子弟。 想不到这一对宝贵的珍珠,就在一对老蚌的身上产生出来!”当时韦端的年纪也很大了,所以孔融就用老蚌来比拟他夫妻两人,又用两颗珠来比拟他那两个优秀的儿子。

老蚌生珠成语解释 成语老蚌生珠是什么意思?
提示:

老蚌生珠成语解释 成语老蚌生珠是什么意思?

1、【成语解释】老蚌还能生出珍珠,本称誉老年得子,父子俱美。语本汉.孔融〈与韦端书〉。后来意义窄化,多仅用以比喻老年得子。

2、【成语典故】汉.孔融〈与韦端书〉(据《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彧》裴松之注引) 康字符将,亦京兆人。孔融与康父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3、【老蚌生珠的成语故事】东汉时,一个名叫韦端的大将军,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元将,次子叫仲将,两人都非常地优秀。当时在文坛上享富盛名的孔融,与韦端一家有深厚的世交关系。有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信中提到:“前几天元将来访,我看他学问高深,才华洋溢,气度恢宏,将来必定是个能创立大事业的人才。昨天仲将又来访,我看他资质聪敏,性情敦厚,将来也一定能继承家业,光耀门楣。没想到这么一对宝贵的珍珠,竟然会是出自你这个老蚌的身上,实在是太珍贵了!”因为当时韦端的年纪已大,所以孔融就用老蚌来比喻他,又用珍珠来比喻两个优秀的儿子。“老蚌生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书言故事.子孙类》:“言人父子俱美,曰老蚌生珠。”说的正是此事。后来“老蚌生珠”意义,多仅用以比喻老年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