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当

问道武当山经典诗句
1. 关于问道山的诗句
关于问道山的诗句 1. 关于山的诗句
1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 李白《劳劳亭》
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唐 李白《蜀道》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唐 李白《游金陵凤凰台》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 柳宗元《绝句》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岳》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1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守枕上看潮头。——唐 白居易《忆江南》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17青海长云暗雪山,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昌龄《从军行》
1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唐——唐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 王维《山居秋暝》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 ·王维《汉江临眺》
2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2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南朝 宋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23岷山高已峻,燕水清切寒。——南朝 宋 吴迈远《棹歌行》
24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南朝 梁 吴均《伤友》
2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
26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南朝 梁 伏挺《行舟值早雾》
27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南朝 陈 沈炯《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
28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南朝 陈 阴铿《晚出新亭》
29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南朝 陈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30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北朝 刘昶《断句》
2. 描写山的诗句三句
1、《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话翻译: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白话翻译: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4、《鹿柴》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白话翻译: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5、《终南山》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白话翻译: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3. 关于青城山的诗句
《游青城山》
年代: 宋 作者: 白逊
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
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
《游青城山》
年代: 宋 作者: 李兴宗
古岷横枕坤维首,连标远接昆仑右。
我历江山欠此游,青梦绕之良已久。
《青城山》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
翩翩野鹤飞如舞,冉冉岩花笑不来。
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
平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
《游青城山》
年代: 宋 作者: 杨可弼
我笑羊叔子,岘首矜一生。
又怪谢阿客,伐山觅峥嵘。
岂如铜梁守,出门便赤城。
《青城山》
年代: 宋 作者: 杨摅
薄宦驱人太不情,好怀谁是与山亲。
胡为又作折腰去,三十六峰应笑人。
《送赵寺丞罢秩游青城山》
年代: 宋 作者: 张咏
公余长闭目,只是老心情。
闻道寻山去,连忙出户迎。
好峰须到顶,灵迹要知名。
回日从容说,余将少解醒。
4. 描写水和山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5. 【关于青城山的诗句】
游青城山年代:【宋】 作者:【白逊】 体裁:【七绝】 类别:【】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再题青城山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体裁:【】 类别:【】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青城山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体裁:【】 类别:【】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翩翩野鹤飞如舞,冉冉岩花笑不来.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平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
6. 关于山和水的诗句各5句`
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问道武当山
2019-04-11 一个多云的天气。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武当山景区。 汽车 行驶在青翠起伏的群山之间,峡谷底的碧水,山间缭绕且不断行走的白云,给这里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令人向往。 中国有着悠久的 历史 ,文化多元。我们这一代,在人生最精华的学习时期,遇上了WG,孔孟之道受到了批判;破四旧中对寺庙的冲击,对佛家的批判......WG结束后,我奔赴农村插队,对祖国的灿烂文化,几乎是一无所知。 武当山迎客松 退休后,有时间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这次到武当山,就是来看看了解 有关道家的一些知识。 阳春四月,春风和煦,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山间春花点缀。 为何武当山为第一山? 武当山海拔1662米,传闻这里是真武大帝的飞升之地,被道家尊为圣地。在“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位于福地第9名,之后又被明朝皇帝册封为"太岳",作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天下第一山当之无愧。 书法家米芾游览时留下一笔-“第一山”。 我们首先到达武当山索道,先乘一段索道上山,然后再登顶。 根据导游图,我们将先到达太和宫,然后进入紫禁城,登上金殿,到达天柱峰。 到达太和宫。 能在如此险要的山间修建道教建筑,先人选址的智慧与工程艰辛可见一斑。 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 大岳太和宫 继续前行 看见紫禁城了 一路上,边走边看,凭八面来风,看群山间白云涌动 建筑在天柱峰上的紫禁城 紫禁城围墙蜿蜒雄伟 圣旨 回望太和宫建筑群 武当山太和宫,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 (1416),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该宫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建筑巍峨,古朴壮观。 道法自然 太极八卦,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的过程。“太极生两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 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两仪 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 走向金殿 金殿,由九种金属冶炼铸造的合金铜殿,俗称九花铜。 武当天柱峰又名金顶,因顶上有金殿而得名。其巅峰拔空峭立,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众峰之中,有“一柱擎天”之名。 站在山顶,我想到了祖先对天与地,云与雨关系的阐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站在山顶,我想起了黄帝曾用阴阳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及治疗对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站在金顶,环视四周,周围群山起伏,环绕天柱峰,群山之间,白云飘绕。站在峰顶,我感受到了天之高,地之大,人之小。此时一种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对“道法自然”有了自己的理解。 行香子.问道武当山 云绕青山,松立高空。天蓝蓝,岭峻山崇。问道 金顶 ,探道天穹。 揖拜太和,惊 古城 ,叹 雄宫 。 山川秀丽,法在其中。行山间,悟道空中。风云变幻,你我同宗。 愿山青葱,云悠远,国繁荣。 注: 金顶: 制武当山 古城 :指武当山紫禁城。 雄宫: 指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