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淦林

王泗原的人物生平
由于父亲早亡,王泗原先生为负担老母及三个弟妹的生活不得不从大学退学,在一所山村小学以每月6元的微薄收入来支撑全家。后幸遇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陈启昌校长(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思想进步,禀性坦诚刚直,对国民党的专制腐败厉声斥骂。为了办学,1945年春,陈启昌变卖全部家产,倾其所有创办了私立中学——至善中学,校名取自《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被聘为至善中学老师,1950年又被举荐调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更重要的教材编撰工作,成为专家,以后还为我国第一大辞典《辞源》任终审工作。 王泗原先生建国前历任《日新日报》、《前方日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教育部、出版总署编审、《中国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长等职。他还主编最早的工农速成中学语文课本,出版《离骚语文疏解》、《离骚例释》、《古语文例释》、《楚辞校释》等专著。其中《离骚语文疏解》被马叙伦先生称许说:“初一循诵,已徵博雅”;《古语文例释》是在叶圣陶先生的鼓励与热情支持下完成的,年近九十岁的叶老还拿起多年不执笔的毛笔破例为《古语文例释》题写了书名,是书就先秦两汉典籍中语文上的疑难问问题,一一作了辨析,提出正确的解释,是研读古籍的一部重要参考书;《楚辞校释》运用语法、训诂、古音、文字、校勘的方法,辨正文字音交的论误,阐释篇章字句的意义,富有创见。如运用故楚旧地的江西吉安、安福、永新、莲花一带的原存方言,解释楚辞的“羌”字,解决了东汉王逸以后历代学者未能正确解释的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赞扬。该书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图书奖。王泗原重视家乡的历史文献,1992年,他担任编《安福县志》顾问,为保存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故乡历史文献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此外,整理出版了王邦玺的《贞石房奏议》和诗集《释簪草》,还整理明代安福刘铎的《来复斋稿》和南明安福抗清女英雄诗人刘淑的诗集《个山集》,合而出版为《刘铎刘淑父女诗文》一书,这也是继承先父王仁照遗志之作。先父王仁照先生曾在民国三年(1914年)刊刻过刘淑遗集——《个山集》,但其中还有多处有待校勘之处,据王泗原先生回忆:“书既成,先父犹时作覆校,命记录之。忆侍先父之日,方十余岁,忽忽七十年矣”(《一九九二年重印后记》)。故而王泗原先生在八十岁高龄之际,不顾年老体弱,将北京图书馆所藏刘铎、刘淑父女诗文集《来复斋稿》、《个山集》整理出版。先生曾向他的学生致信说:“我在印另一本书,也是为民族文化尽一点力。”而且,先生为使北图所藏原书不受复印损害,每日步行去北图一字一句的抄写刘氏父女的十万字的诗文。知识分子的纯诚情怀,令人感动。1992年他自费应邀至江西师大讲《楚辞》,深受师生欢迎,临别时他婉言拒收校方给他的“束修”,连路费也自己掏腰包。他说:“为家乡做点事,难道还要钱?”他是个穷学者,一身旧布衣,一双老布鞋,主餐是烤馒头就咸菜。1992年他出版其祖父王邦玺的两种著作,花尽了他平生的积蓄,免费赠送给有志研究他祖父的人们。
王泗原的家庭情况
祖父王邦玺与王先谦为同科进士,曾任国子监司业及光绪皇帝的南书房行走,甲午战争因主张抵抗而被李鸿章贬斥还乡。父亲王仁照先生,字仲兰,也是博学多才,精通诗词,熟谙文史的教育家。早年曾参加维新派江标的湖南学使幕,宣统二至三年(1910-1911)任吉安府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晚年在乡里办学校,而且他还是一名中医,在自办新式小学的同时也常为贫困农家免费治病。著有《葵芳斋诗集》等书,不幸早逝。王泗原先生是安福县洲湖镇王屯村沙洲自然村人。与王礼锡是叔侄关系。王礼锡是王邦玺长子仁煦(字伯兰)之孙,王泗原是王邦玺次子仁照(字仲兰)之子。
自考新闻学有哪些课程?
自考新闻学本科课程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英语(二)、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
自考新闻学专科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新闻心理学、新闻编辑、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社会学概论、广告学(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报纸编辑、网络新闻采编与制作、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新闻编辑(实践)。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自考新闻学本科科目
自考新闻学本科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英语(二)、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共20科。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https://wangxiao.xisaiwang.com/zikao/xxzl/n126.html?fcode=h1000026